“生态环境”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生态环境
    秦伟山, 赵明明, 张义丰, 孙海燕, 张朔, 綦凤训, 李笑寒, 杨沁儒
    地理学报. 2023, 78(11): 2883-290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11015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指出,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政府、社会、个人协同推进,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基于此,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探究健康城市基本内涵,构建融合“五维”体系的健康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以341个地级单元为研究对象,探求健康城市建设的时空异质性及形成机制。结果显示:① 健康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呈上升态势,2010年、2015年、2020年综合健康指数均值为0.367、0.402和0.438,表现为“沿海高内陆低、东部高西部低”的布局特征;各地级单元城市在医疗水平、经济基础、文化发展、社会服务、生态环境5个维度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呈现多样性特征。② 健康城市的建设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大致呈现出“东部热,西部冷;沿海热,内陆冷”的空间分布状态。健康城市建设的总体区域差异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健康城市建设逐步走向区域协同发展。③ 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本底条件、建设基础和发展能力分别为健康城市建设空间格局的基础性因素、内在动力因素和外援推动因素。地均GDP产值、平均高程、人口密度、交通通达度等因素对健康城市建设的空间格局影响力较大。本文以“人地关系”为核心,从地理学视角厘清了健康城市建设的“五维”体系,明晰了健康城市建设的路径,据此提出健康城市区域协同建设的调控策略,为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 生态环境
    唐玉芝, 石铁柱, 刘潜, 王梦迪, 颜凤芹, 吕品, 邓东平, 张紫红, 王志华, 胡忠文, 邬国锋, 苏奋振
    地理学报. 2023, 78(11): 2811-283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11011

    本文旨在介绍空间场景概念及其耦合三维生态足迹构建的新一代海岸带与海域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性评估框架;基于该框架,分析了199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与海域空间场景、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性变化。结果表明:① 1990—2019年陆地与潮间带空间场景变化主要表现为森林和水田向海水养殖、居住、商业贸易、工业生产和公铁桥梁等场景的转入,海域则主要表现为开发保留海域和一般可捕捞海域向海洋保护、海水养殖、旅游休闲、港口航道和工业城镇海域的转入。② 总生态承载力先增后降、总体略有上升,但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绝大多数空间场景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升。③ 研究区及大多数空间场景人均足迹深度持续上升,且均超过原始值1,显示出不可持续发展趋势;人均3D足迹则呈先急增后缓增趋势。其中,旱地、陆地交通场站、工业生产等场景人均足迹深度最高,森林、工业生产和陆地交通场站人均3D足迹增长最快。④ 随着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和海洋政策调整优化,1990—2019年研究区不可持续发展趋势得到缓解。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场景更能细致准确反映海岸带与海域复杂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性差异,体现了基于空间场景的新一代可持续性框架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 生态环境
    李倩茹, 贾彦龙, 王慧军, 王哲
    地理学报. 2023, 78(11): 2833-284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1101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分析是当下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可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河北省生态功能区划分,选取粮食生产、碳储存、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4种生态系统服务,利用空间叠置法分析了2017年河北省不同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主要结论为:① 河北省粮食生产总量为3828万t,五大生态区的贡献排序为低平原生态修复区(PY)>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YS)>环京津生态过渡带(HJJ)>坝上高原生态防护区(BS)>沿海生态防护区(YH)。② 河北省碳储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服务的总量分别为8567万t碳、470161万t土、656875万t水。3种服务呈现相似分布,以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贡献量最高(均超过75%),其余各生态功能区贡献量普遍较低。③ 河北省全域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以强权衡和低协同关系为主,强权衡、低协同、弱权衡、高协同的比例分别为48.15%、45.92%、5.09%、0.83%。④ 河北省强权衡关系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与其所处生态区功能定位基本一致,强权衡关系的生态系统可为生态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发挥提供保障。本文可为管理者从生态功能区的角度优化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提供新思路。

  • 生态环境
    吴佳雨, 杨梦夏, 周侃
    地理学报. 2023, 78(11): 2850-286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11013

    全球鸟类多样性正面临巨大威胁。现有关于鸟类特征与其城市化响应的研究多聚焦于地方或区域尺度,采用分类变量对鸟类城市耐受力进行分级,且较少考虑物种间进化关系,致使鸟类特征与其对城市化响应的关联机制存在诸多争议。因此,本文综合了2012—2020年中国范围内952036个鸟类公民科学观测数据和多种连续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城市与建成区比例、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强度),基于系统发育的视角,从国家、省域和城市尺度探究中国鸟类的城市化响应模式及空间适应性。结果表明:具有较多的窝卵数和食性泛化的鸟类是最能适应城市化的物种。非系统发育和系统发育两种视角度量得出的鸟类城市化响应模式不同,表明物种间进化关系的确掩盖了鸟类在城市适应性上的表现:同一进化枝系上在建筑崖壁上筑巢的鸟类更易适应城市建成环境。此外,不同纬度背景下影响鸟类城市适应性的决定性因素有所不同:高位觅食在高纬度城市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食虫鸟在中纬度区表现出高城市耐受力,而迁徙鸟是低纬度区预测鸟类高城市适应性的重要特征。

  • 生态环境
    盛科荣, 李晓瑞, 孙威, 王传阳
    地理学报. 2023, 78(11): 2864-288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11014

    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流动空间环境下,城市碳排放效率不再仅仅取决于集聚经济,而是越来越多地受到网络经济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投资联系数据构建城市网络,研究了2005—2020年城市网络地位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及特征。研究发现:① 网络地位对城市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 网络地位不仅通过价值链重组效应、中间产品多样化效应和网络竞争效应正向影响着城市的碳排放效率,还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和风险资本投资的中介机制改善了城市碳排放效率。③ 网络地位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呈现多维异质性特征,东部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和行政等级较高城市的碳排放效率更多从网络地位的增强中获益。未来中国政府应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城市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网络对碳排放效率提升的推动作用,同时高度关注网络环境下不同类型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协调发展。

  • 生态环境
    刘燕华, 葛全胜, 何凡能, 程邦波
    地理学报. 2008, 63(7): 675-68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807001

    在分析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形势和我国面临的CO2 减排压力后, 综合国家发展规划与国 内外科技研发进展, 提出应对持续增加的国际CO2减排压力的八条途径。其中, 通过改善能 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全民节能减排、增大陆海碳汇、重视产能转移等国内途径, 在实现 现有国家发展规划的前提下, 可在2005-2020 年累计减排507.3 亿吨CO2, 以实际贡献回应国 际压力; 同时, 通过参与科学讨论、增大排放份额等国际途径, 以减轻国际压力, 争取更多 的时间和更大的回旋空间。从根本上看, 应对国际CO2 减排压力还要走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途径。

  • 生态环境
    刘昌明, 刘晓燕
    地理学报. 2008, 63(7): 683-69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807002
    Baidu(181) CSCD(13)

    健康河流是指在相应一定时期其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和谐并能够均衡发挥的河流, 其标志是具有良好的水质、水沙流畅的河床与可维系的河流生态系统。河流健康的指示性因子应是能够基本反映河流自然功能的因子, 包括河床形态、水质、河流生态和河川基流, 但因子的种类和数量因河而异, 其量化标准的确定则要充分考虑河流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均衡发挥 的需要和河流水情背景条件的变化。河流健康的核心是有相应足够而洁净的河川径流, 因此 保障河流一定的环境流量对维护河流健康十分重要。人类过多抽取河川径流和开发水电、不当地调控洪水和泥沙、过多向河流排污和过多改变关键物种栖息地水流环境的活动, 均会对河流健康造成严重伤害。本文以黄河为例, 对河流健康指标和低限健康指标的确定方法进行了阐述。

  • 生态环境
    张志强, 曲建升, 曾静静
    地理学报. 2008, 63(7): 693-70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807003
    Baidu(287)

    温室气体排放的科学定量评价是建立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确定各国合理的减排责任、部署国际减排行动的基础。通过系统阐述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评价指标(国别排放指标、人均排放指标、GDP 排放指标和国际贸易排放指标等), 并通过定量评价剖析这些评价指标的优缺点及其局限性。讨论了发展科学、公平和易于广泛接受的新评价指 标的可能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提出了“工业化累积人均排放量” 的新指标, 以客观定量评价世界各国工业化以来温室气体历史累积排放量的当代人均量。新指标的结果显示, 英美等老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累积人均排放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 水平。还提出并讨论了人均单位GDP 排放量、消费排放量、生存排放量等潜在的评价指标。

  • 生态环境
    陶贞,沈承德,高全洲,孙彦敏,易惟熙,李英年
    地理学报. 2006, 61(7): 720-72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7006
    Baidu(238)

    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高寒草甸草原是青藏高原上最主要的放牧利用草地资源之一。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隅海北站内具有代表性的高寒草甸土壤进行高分辨率采样,测定土壤根系和有机碳含量。研究得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贮存有巨大的根系生物量 (23544.60 kg ha-1~27947 kg ha-1) 和土壤有机碳 (21.52 GtC);自然土壤表层 (0~10 cm) 储存了整个剖面土壤有机碳总量的30%左右。比较发现,高寒草甸土壤的有机碳平均贮存量 (23.17×104 kgCha-1) (0~60 cm) 较相应深度的热带森林土壤、灌丛土壤和草地土壤的有机碳贮存量高约1~5倍多。在全球碳预算研究中,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库不可忽视。随着全球变暖,表层土壤有机碳分解释放的CO2将增加。为了减少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碳排放,应加强高寒草甸土壤地表覆被的保护,合理种植深根系植物。这对减缓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的速率以及可持续开发高寒草甸的生态服务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 生态环境
    王军,陈振楼,王东启,许世远,毕春娟,刘杰
    地理学报. 2006, 61(7): 729-74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7007
    Baidu(13)

    基于3年长江口滨岸湿地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季节性交换通量连续实测数据,建立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空间插值模型与量算模型,对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季节性空间分布特征、滨岸湿地不同岸段无机氮季节性界面交换总通量量算等研究。结果表明:修正GIDS插值模型在无机氮界面交换通量空间插值预测过程中精度明显优于IDS方法,而略优于普通Kriging方法;长江口滨岸湿地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空间分布在不同季节表现出复杂的空间分异特征;利用修正GIDS插值模型对长江口滨岸湿地无机氮交换通量进行空间插值过程中,为提高通量量算模型精度,应采用1.2'×1.2'的空间尺度为最佳;长江口滨岸湿地无机氮界面交换总通量量算表明,长江口滨岸湿地在春季向水体释放无机氮,是水体无机氮的释放源,释放量为1.33×104 t,夏季、秋季和冬季表现为净化水体中无机氮,是水体无机氮的吸收汇,分别净化无机氮量为4.36×104 t、6.81×104 t和2.24×104 t,全年总体表现为净化水体中无机氮,净化量为12.1×104 t;长江口多年水体中无机氮通量多项式拟合分析得出,2002~2004年3年长江口水体中无机氮通量平均值为52.6×104 t,滨岸湿地对长江口水体中无机氮的年均净化率达23.0%。

  • 生态环境
    沈志良
    地理学报. 2006, 61(7): 741-751.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7008
    Baidu(50)

    于1997年枯水期 (11月~12月) 和1998年丰水期 (8月和10月),对长江流域从金沙江至河口干流和主要支流、湖泊各种形式的磷和硅酸盐进行了调查。长江干流枯、丰期颗粒磷和总磷浓度变化几乎是同步的,上游快速增加,中、下游下降且变化不大;溶解态磷和硅酸盐浓度变化较小。枯、丰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通量从上游至中、下游呈增加趋势。枯水期长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通量,大部分是由中、下游贡献的,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支流和湖泊。丰水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的输送,仅上游支流贡献了一半以上的颗粒磷,其余大部分是由干流贡献的。颗粒磷所占的比例,上游高于中、下游,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干流高于支流,主要与悬浮泥沙含量有关,颗粒态磷是长江磷的主要贡献者。溶解态磷的输送通量,枯水期干流中有机磷略占优势,支流中有机和无机磷各占一半;丰水期均是无机磷占优势。长江水中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的输送通量和总磷、磷酸盐的输出通量主要受径流量所控制,特别是硅酸盐通量具有比磷更加明显的随径流而增加的特征。本文提出了长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的输送通量方程式及总磷、磷酸盐的输出通量方程式。

  • 生态环境
    丁圣彦,李志恒
    地理学报. 2006, 61(7): 752-76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7009
    Baidu(133)

    城市生态位作为生态学重要理论之一,用于分析城市生态不同功能模块间竞争、演化等现象。通过以开封市不同功能模块为研究对象,在各模块污染指数和适宜度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位理论和方法,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开封市不同功能模块生态位格局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1994~2003年开封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各模块生态位呈上升趋势的有大气环境模块、城市绿化模块,而呈下降趋势的有水环境模块、声环境模块。(2) 1994~2003年开封市经济系统各模块生态位呈上升趋势的是第三产业模块,呈下降趋势的是第二产业模块,而变化不大的是第一产业模块。(3) 1994~2003年开封市社会系统各模块适宜度生态位呈上升趋势的有社会基础设施模块、社会资源配置模块、社会生产与保障模块,而呈下降趋势的只有人口模块。(4) 国家政策体制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开封市各功能模块生态位发生变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该研究不但对城市不同功能模块的宏观规划、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拓展城市生态学理论、研究复合生态系统的内在作用机制也同样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生态环境
    王丽霞,任志远
    地理学报. 2006, 61(7): 763-77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7010

    根据延安地区各气象站点连续30年的气象资料和各土肥站点连续10年的土壤含水实测资料,通过经验模型、实地观测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土壤复合系统的最小生态需水量、适宜生态需水量和饱和生态需水量三种阈值模式的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并从时空角度定量分析评价区域生态需水量和生态缺水量。结果表明,延安地区植被—土壤复合系统的年最小生态需水量为216.185亿m3,对应的年生态缺水量为23.556亿m3;重度生态缺水的景观类型有针阔混交林—壤土、针叶林—壤土和落阔叶林—粘壤土等,水量供需基本平衡的景观类型有灌草丛—粘壤土、灌丛林—粘壤土和草原—砂壤土等,轻度生态富水的景观类型有农作物—粘壤土、农作物—砂壤土和农作物—砂砾质壤土等;生态缺水较为明显的区域主要位于延安西南部和中部的黄土梁状丘陵沟谷区,时段集中在每年的夏秋两季。

  • 生态环境
    张镱锂, 刘林山, 摆万奇, 沈振西, 阎建忠, 丁明军, 李双成, 郑度
    地理学报. 2006, 61(1): 3-1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1001
    Baidu(319)

    利用黄河源地区1985年和2000年1:100 000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1:250 000 DEM、道路和居民点数据与野外调查资料,分析草地退化与坡向、海拔及距道路和居民点距离之间的关系,探讨黄河源区15年间土地覆被变化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退化草地占源区总面积的8.24%,冬春季牧场退化率显著高于夏季牧场;草地退化是黄河源区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最主要的特征。草地退化表现为:① 阳坡退化率高于阴坡;② 受人口密度影响,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成反比,相关系数为-0.925;③ 距离居民点越近,退化率越高。尤其当与居民点距离 ≤12 km时,草地退化率与其相关系数高达-0.996;④ 在距道路4 km以内,草地退化率与道路距离成反比,相关系数高达-0.978。1985年以来,源区的草地退化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仍起主导作用。科学地减少当地居民对草地的过分依赖是解决脆弱的江河源区环境退化的根本。

  • 生态环境
    张杰, 潘晓玲, 高志强, 师庆东, 吕光辉
    地理学报. 2006, 61(1): 15-25.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1002
    Baidu(35)

    针对中国西部干旱区特有的气候-植被特征,利用卫星遥感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对干旱区植被进行了光合作用植被和非光合作用植被区分和组分解析,尝试通过对干旱覆被植被灌层结构进行解析而解决因植被区系差异和环境背景干扰的问题,并参考国际上遥感—生态模型GLO-PEM和CASA,借助遥感生态反演的物理分析,初步构建起基于遥感与生态过程的干旱区适用的光能利用率模型NPP-PEM,并以中国西部干旱区喀什地区叶尔羌—喀什噶尔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为案例,利用AVHRR/NOAA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和气候资料估算了1992年和1998年中国西部喀什地区叶尔羌-喀什噶尔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1 km分辨率年净第一性生产力,并进行了变化探测分析。模拟检验结果精度较好,生态系统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结果表明,考虑了干旱植被生理特征和灌层结构的光能利用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合理,也为引入其他生态模型应用到干旱区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借鉴,从而为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开辟了途径。

  • 生态环境
    黎夏, 刘凯, 王树功
    地理学报. 2006, 61(1): 26-3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1003
    Baidu(151)

    广东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湿地。但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该湿地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图像和专家系统方法对珠江口红树林湿地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合雷达遥感图像,对红树林群落分类及生物量估算进行了研究,改善了单独使用光学遥感的不足。获得了试验区红树林的变化趋势、类型分布及生物量等情况,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信息和新的监测手段。

  • 生态环境
    王根绪, 杨玲媛, 陈玲, 洼田顺平
    地理学报. 2005, 60(3): 456-46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503012
    Baidu(158)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区域水文过程具有深刻影响。利用1960s以来的三期遥感数据和1980年以来的地下水长期观测数据, 从地下水补给和排泄系统两方面, 分析了近30年来甘肃省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以1985年为界, 随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强度不同, 前后1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系统补给的影响分别达到2.602亿m3/a和0.218亿m3/a, 对排泄系统的影响分别为2.035亿m3/a和4.91亿m3/a, 在保持区域人工开采量不超过3.0亿m3/a的合理幅度下,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变化起着决定作用;在区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和近10年来人类较大规模开采影响下, 甘肃省张掖盆地地下水资源变化出现了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地下水系统的作用与区域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对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规划与管理有重要意义。

  • 生态环境
    杨建平, 丁永建, 陈仁升
    地理学报. 2005, 60(3): 467-47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503013
    Baidu(398)

    使用8 km分辨率Pathdfinder NOAA-AVHRR/NDVI时间序列数据, 对青藏高原长江、黄河源区1982~2001年地表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变化进行了分析, 并在典型区NDVI与气温、降水量和浅层地温单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 在不考虑地温作用和考虑地温作用两种条件下, 构建了NDVI与气温、降水量和浅层地温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近20年来江河源区的植被覆盖总体上保持原状, 局部继续退化。黄河源区的扎陵湖、鄂陵湖周边及其北东部地区、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多曲源头地区、长江源区的曲麻莱和治多一带、托托河沿至伍道梁之间的青藏公路两侧一定范围、格拉丹冬局部地区年NDVI减少显著, 幅度在0%~20%之间, 植被退化严重。江河源区年NDVI的变化, 即植被覆盖状况的好坏主要受温度, 尤其是40 cm附近地温的影响, NDVI对40 cm的地温变化极为敏感。在江河源多年冻土区, 冻土冻融过程不仅与地温变化息息相关, 而且影响土壤含水量的多少, 冻土的退化将会直接影响该区植被的生长。

  • 生态环境
    廖克
    地理学报. 2005, 60(3): 479-48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503014
    Baidu(40)

    提出生态环境遥感综合系列制图方法, 采用GPS、RS、GIS相结合, 在野外综合考察与遥感影像综合判读的基础上, 利用GPS定位和GIS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技术, 在室内先生成综合性的生态环境单元轮廓界线图, 并列表记录其类型及其编码, 然后自动演绎派生出生态环境类型图及各要素专题地图。全文包括三个部分:1生态环境遥感综合系列制图的科学依据与基本方法;2生态环境遥感综合系列制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3结论。该方法不仅保证了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地图的统一协调和科学质量, 而且大大加快了成图速度, 使系列地图更好地反映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便于各地图的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 尤其为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和其他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单元及其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

  • 生态环境
    徐海量, 叶茂, 宋郁东, 魏军
    地理学报. 2005, 60(3): 487-49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503015
    Baidu(215)

    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山区1961~2002年的降水和温度变化, 源流干流水分的消耗, 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结果显示: 塔里木河源流山区降水和温度均有增加,但是降水增加的趋势在?琢 = 0.05水平上不显著, 温度升高的趋势显著; 塔里木河流域几个源流水量增加, 特别是在1994~2002年,年平均径流量比多年平均增加了25.163×108 m3/a, 而上游三源流补给干流水量只增加0.9985×108 m3/a, 塔里木河干流沿程各站的径流量呈现显著的线性递减趋势, 表明连续十年的丰水期并没有改变干流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如果三源流来水以正常年份计算 (1957~2003年平均来水量), 塔里木河干流来水量每年只有22.57×108 m3, 那样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将更令人担忧。

  • 生态环境
    刘晓南,王为,吴志峰
    地理学报. 2004, 59(6): 911-917.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06014
    Baidu(15)

    将广东沿海划分成粤东、珠江口和粤西3个区域,采用每个区域主要城市有关经济指标与广东沿海1980~2002年赤潮发生频率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2年间广东沿海出现了2次赤潮高峰期,分别为1987~1992年和1998~2000年;珠江口海域为珠江水系入海口集中区域,广东陆源污染物集中于此出海,是赤潮发生的敏感区域。随城市的发展,陆源污染物进入海洋的数量加大,临近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珠江口海域赤潮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城市化相对较慢的海域,同时沿海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赤潮出现的高峰期。

  • 生态环境
    刘敏,侯立军,许世远,欧冬妮,蒋海燕,余婕,GardnerWayneS
    地理学报. 2004, 59(6): 918-92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06015
    Baidu(129)

    依据长江河口潮滩自然环境特征和受人文活动影响的差异性,沿长江河口南岸潮滩选取了12个典型的监测站位,并分别于洪水季节 (7月份) 和枯水季节 (2月份) 在各监测站位进行了表层 (0~2 cm)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对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中稳定碳、氮同位素进行分析与测试发现,7月份稳定碳同位素值普遍低于2月份的稳定碳同位素值,其变化范围分别为 -29.8‰ ~ -23.7‰和-27.3‰ ~ -25.6‰;7月份和2月份稳定氮同位素分别为1.0‰ ~ 5.5‰和1.7‰~ 7.8‰。研究区域内,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地区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揭示,有机质中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不仅受陆源和海源有机质输入量之间消长变化的影响,同时一系列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人为有机质的输入和沉积物粒度与叶绿素对碳、氮同位素组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造作用。此外,利用稳定碳同位素质量平衡混合模型,还对陆源有机质输入量的贡献率进行了初步定量估算。

  • 生态环境
    王军,许世远,陈振楼,毕春娟
    地理学报. 2004, 59(6): 927-937. https://doi.org/10.11821/xb200406016
    Baidu(92)

    长江口滨岸湿地环境信息系统 (Yangtze Estuary Tidal Wetl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YETWEIS)是一个适用于长江口滨岸湿地环境管理与决策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基于MapObjects组件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数学建模方法,以Visual Basic为开发平台,功能包括对长江口滨岸湿地环境信息的显示、编辑、查询检索、信息统计、空间分析、专题地图编制和环境质量评价等。本文首先介绍了YETWEIS的体系结构、实现技术和主要功能,然后重点对专题地图编制模块和环境质量评价模块的实现思想进行了阐述,同时对水体、沉积物、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污染因子权重确定方法、基于熵值法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利用YETWEIS分析了长江口滨岸湿地2002年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长江口滨岸湿地2003年环境质量进行了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