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2023, 78(8): 1904-1919 doi: 10.11821/dlxb202308004

区域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体系演化——基于动力视角的三维分析框架

夏添,1, 夏迎1, 刘晓宇2, 孙久文3

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成都 610074

2.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成都 610074

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system evolution: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dynamic perspective

XIA Tian,1, XIA Ying1, LIU Xiaoyu2, SUN Jiuwen3

1.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stitute of Western China Economic Research, Chengdu 610074, China

2.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hengdu 610074, China

3.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School of Applied Economics, Beijing 100872, China

收稿日期: 2022-06-9   修回日期: 2023-03-7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2741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1155)

Received: 2022-06-9   Revised: 2023-03-7  

Fund supporte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72274158)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207115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夏添(1990-), 男, 江苏常州人, 博士, 讲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思想史、城镇化与城乡关系转型。E-mail: xt19901025@126.com

摘要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虽已初步实现发展目标,但仍深受外部环境和自身结构影响。回顾历史,中国区域经济从近代萌芽和起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形成发展模式,区域发展由自发转向使动阶段。对比3次区域经济实践后,本文发现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发展阶段相对应,并依次形成沿海与内陆、三大地带、四大板块的发展格局。本文进一步通过梳理文献和历史事实,确定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划分标准、划分方案,总结出区域发展中的3条主线和3对矛盾,即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经济地带分化中的沿海与内陆关系和城镇化历程中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因而将中国区域发展的时空过程构建成三维模型,并基于经济体系现代化视角提出新的区域经济历史阶段:工业经济、特区经济、地区经济、区域经济和城市网络经济。最后,以城镇化为视角,本文提出不同城镇化水平与阶段下区域政策依次应该为产业政策、要素政策和财税政策。

关键词: 政策体系演化; 区域发展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 中国

Abstract

Despite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goals achieved, China's macro-economy is still deeply affected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stuck in its own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In retrospect, not until 1949 with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id China's budding regional economy witness the prominence of a fixed development pattern shifting from a spontaneous to an actuating one. After comparing the three regional economic practices, this paper finds that each development stage has its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At the same time, several development patterns, namely, the coastal and inland areas, the three regions, and four plates were formed accordingly. Furthermore, through combing the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facts, this paper determines the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division criteria and division scheme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efore summarizing three main lines and also contradictions therein: the government-market relation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market reform, the coastal-inland relations against the tide of economic zonation, and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 against 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the paper constructs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ut of the spatio-termporal process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before proposing new historical st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ystem modernization. These historical stages are: industrial economy, special zone economy, district economy, regional economy and urban network economy. Finally, from the urbanization angl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for different urbanization stages, regional policies should be industrial policies, factor policies, fiscal and tax policies sequentially.

Keywords: policy system evolution; regional developing stag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new-type urbanization; China

PDF (202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夏添, 夏迎, 刘晓宇, 孙久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体系演化——基于动力视角的三维分析框架. 地理学报, 2023, 78(8): 1904-1919 doi:10.11821/dlxb202308004

XIA Tian, XIA Ying, LIU Xiaoyu, SUN Jiuwe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 system evolution: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dynamic perspectiv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23, 78(8): 1904-1919 doi:10.11821/dlxb202308004

1 引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对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第一,国际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三大思潮占据主导,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内需市场急需发展壮大,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之外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使区域经济发展逐渐摆脱参与全球供应链贸易格局中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第二,在较高的居民储蓄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整的工业体系等供给基础之上,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但区域政策的长效性和差异性仍显不足,无法通过超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改善或发挥落后地区区位条件,并且区域间不利于要素流动的制度、条例管制等仍然存在。第三,中国城镇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重点从扩容向提质转变,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十分薄弱,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给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带来挑战。第四,数字革命引发的经济信息化浪潮使中国成为创新创业的集聚地,传统的产业路径被打破,产业的更新速度、竞争程度和集聚密度也不断提高。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合作创新、城乡融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域发展战略属性在相对均衡与非均衡之间来回切换,央地政府在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反复博弈。各地区间差异太大,不同的发展需求导致统一的发展政策不易推行,因而逐渐产生了对区域导向型政策的依赖,形成了“两级政府—两级市场”的政策主体结构。在城镇化进程经历需求抑制型工业化、规模扩张型工业化和结构优化型工业化3个动力阶段的同时,城镇化的地区差异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宏观经济总量实现了翻五番的增长奇迹(① 央视网新闻. 数说改革开放40年, 40年GDP翻五番 综合国力快速提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918077 211723877&wfr=spider&for=pc.2018-12-15/2021-07-05.),四大板块的开发振兴政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实施,并形成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但区域差距的特征由东西收敛转向南北失衡,各区域的市场化水平差距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战略与政策的混用、重叠和冲突问题凸显出区域政策体系的松散。因此,尤其是在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下,区域经济的实践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十三五”(②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三五”,并依此类推,下文同。)末,中国宏观经济已基本实现了总量跨越、结构升级、内需引领等多个目标,区域经济也在协调和发展两个方面形成了平衡,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实践正在向理论化的方向不断深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完整而现代化的国民经济体系下不断调整和实现的,区域经济发展反映了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规律。

2020年全球遭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冲击,中国仍然保持2.3%的经济增速,为“十四五”阶段的区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侧重于国内市场的一体化,以市场融合来引领区域政策的协调转型。在总结经济格局演化、宏观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发展模式3个方面规律的基础上,本文对区域经济政策展开文本分析和分类梳理,同时对“三线建设”、沿海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3个战略实践进行事件分析和效果评价,构建区域战略—协调水平—地理格局3个维度的区域经济演化框架,并对未来的发展格局、水平和政策安排进一步展望。

2 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区域化特征和空间模式

中国的经济格局具有不平衡性的特征,并在外贸格局的影响下长期稳定。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调整发展差距,而放松干预则出现政府—市场的分级分化,进而催生了区域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制度环境、要素结构分别是政府干预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发展动力则是区域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依赖。本部分从近代经济格局、现代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模式形成3个视角来分析中国区域经济产生、分化和发展的过程。

2.1 早期经济格局的演化

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不同时空视角下均表现出不均衡和差异化特征,这是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从静态水平来看,核心—边缘结构长期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1],并以“胡焕庸线”的突破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从动态来看,微观层面有新的集聚分散机制产生,形成新的增长模式和空间观[2],宏观层面区域差距的收敛促进城镇化的人本主义转变,发展趋于平衡[3]。此外,多中心化的空间格局将推进中国经济地理走向均衡[4]。综上,区域经济格局既具有宏观经济的分化、差异属性,也具有微观经济的演化、优化属性,本文从区域分化的过程入手,通过考察区域经济特征和区域经济差距来总结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化过程。

区域形成并早期分化表现在经济重心的偏移和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沿海沿江城市成为商埠,沿海地区逐步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区域与港口的距离决定了市场化程度[5]。因此,区域经济出现早期的分化格局——沿海沿江地区和内陆地区。根据民国经济数据测算,20世纪20年代长江流域港口城市的进口贸易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7.4%,珠江流域占15.5%,黄河流域占12.4%,东北地区占14.7%(图1)。商品贸易对于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分化作用表现在3个方面:① 产品商品化提高了自产农产品的外销率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外购率;② 劳动力向港口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和城市型政区出现;③ 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并集聚,通过河流运输体系传导到其他地区。

图1

图1   1871—1947年中国各地区对外贸易进口与出口值占比情况(③ 华中:重庆、万县、沙市、宜昌、长沙、岳州、汉口、九江、芜湖、南京、镇江、上海、苏州、杭州、宁波、温州等埠;华南:汕头、福州、厦门、潮州、广州、九龙、拱北、江门、三水、梧州、南宁、琼州、北海、龙州、蒙自、思茅、腾越等埠;华北:秦皇岛、天津、龙口、烟台、威海卫、滕州等埠;东北:瑷珲、哈尔滨、珲春、延吉、安东、大连、山海关等埠。)

注:据严中平等数据[6]绘制。

Fig. 1   Propor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values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by region from 1871 to 1947


1947年中国户籍人口主要分布在以长江流域、珠江下游、黄河下游为主的“胡焕庸线”南侧地区。外贸活动与金融业发展也呈现与人口分布类似的结构(图2),这是沿海—内陆格局的雏形。中国在区域开发过程中致力于改变这种不平衡格局,比如:1918年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中,从商港开辟、铁路运输系统建设、边疆环境治理与区域性移民等各方面构想加强沿海与内陆的空间联系,但未能成功实施。1949年之后,中央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空间干预,包括工业西渐、人口和教育的西迁,其结果是缩小了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差距,并完善了国民经济体系。

图2

图2   1947年中国各地区户籍人口和银行分布

注:据《中华民国统计年鉴》数据[7]绘制。

Fig. 2   Distribution of China's registered population and banks by region in 1947


1949年之前,中国并未形成覆盖全国的块状经济特征,其原因是工业化薄弱且自主性较差导致的宏观经济规模偏小和国土开发程度不完全。1949—1979年的30年间,中国进行较为系统的工业化建设,但各地政府追求“小而全”的发展思路,同质化的建设致使地域上的产业分工格局没有完全实现,严格的要素政策也阻碍地方经济联系的建立。

2.2 宏观经济问题的地方化解决

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在于区域政府和区域市场的形成。1949年后,市场、政府开始出现分级分权,区域经济呈现多极、多板块和多主体3个特征。结合地方异质性和城市发展需求,可将经济地方化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中央主导经济发展(1949—1978年)、央地经济分权与事权分工(1979—2002年)、跨区域合作与环境治理(2003—2016年)、城镇化转型与乡村振兴(2017年至今)。

第一阶段以中央主导财政、事权为特征,地方在发展中表现出主动性和竞争性;第二阶段以地方财力扩张为特征,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较明显;第三阶段以地方事权加重、财力收缩为特征,跨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突显;第四阶段以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为特征,城镇化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因此,地方政府在平衡财力与事权时会采取地方化政策,导致市场的分化,并先后出现工业化与地区收入差距扩大、重复建设与产业竞争、区域开放和市场一体化3种区域经济现象。

在政府分级、市场分化过程中,中国区域结构形成了“以城市群为核心、四大板块为腹地边界、区域战略为空间联系”的基本格局。其中政府分级推动了城市群的形成,并在市场分化重组过程中形成了以省为边界的市场区域。城市群战略旨在通过城市群的扩容和连通,实现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以解决宏观经济发展动力缺失的问题。

2.3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分类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和政府干预方式是影响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是在要素禀赋、区域特征等具体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社会运行方式,并包括要素结构、制度环境、动力来源等多个维度。学者已从发展环境、制度变迁、科技创新等视角对多个区域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本文基于区域关系视角,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划分成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复合过渡型3种类型(表1),并回顾了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

表1   1949年至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Tab. 1  Classific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China since 1949

类型动力来源政策属性政策目标实施时间范围
自上而下型上级政府资源鼓励性政策缩小区域发展差距1949—1978年
自下而上型本级政府资源竞争性政策提高区域发展水平1979—2002年
复合过渡型多级政府资源包容性政策以上二者兼有2003年至今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采用自上而下型模式是在宏观经济规模不大和区域差距偏大的背景之下,这一模式有利于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增速的恢复,目前在欠发达地区仍在实施。采用自下而上模式则是地方财力稳定和发展需求旺盛的背景之下,这一模式有利于发挥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自主性。1978年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率先采用这种模式,中西部地区也纷纷效仿。复合过渡型模式既控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又主张发挥区域优势,采用动态化和包容性的政策工具,这一模式更符合当前中国区域发展的现实需求。后文还将从政策视角分析3种模式的时空关系。

3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效果、分类与体系

3.1 “五年规划”文本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经历了十三个“五年规划”(④ “五年规划”又名“五年计划”,在“十一五”起更名,相应地,其负责单位国家计划委员会于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并于2003年整合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组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文统一采用“规划”。),并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划分为两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五年规划”作为政府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结构等经济社会重大问题所做出的纲要性实施规划,充分体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国情环境、制度背景和理论思潮。区域规划主要针对生产力布局进行规划设计,体现国情现实和制度背景;空间战略与政策则侧面反映当时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导向和逻辑。

十三个“五年规划”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料文本,仅在1949—1952年、1963—1965年出现断档,因此整理规划文本对于了解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脉络有重要价值(表2)。空间政策效果用区域协调发展度表示,由区域经济联系(Moran's I)指数、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综合而成(⑤ 参考覃成林等的测度方法,由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组成[8]。笔者在其基础上对1952—2019年的数据做了省域尺度测算,再进行5年移动平均和全国尺度平均。在计算过程中,由于西藏、海南和重庆受数据缺失和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分别于“五五”“七五”“九五”开始纳入测算。区际经济联系采用Moran's I指数:I=ni=1nj=1nWji×i=1nj=1nWij(xi-x-)(xj-x-)i=1n(xi-x-)2n为区域数量,xixj表示ij区域的人均GDP,x-为各区域人均GDP的平均值,Wijij区域的空间邻接矩阵。区域经济增长率测度区域经济增长情况:βt=1nj(yj-y-)2y-yjj区域的GDP增长率,y-n个区域的GDP增长率平均值。区域经济增长水平测度区域经济差异情况:Vuw=1nj(xj-x)2x-xjj区域的人均GDP,x-n个区域的人均GDP平均值。)。整体来看,“五年规划”的区域协调作用较为显著,从“五五”到“十三五”该值水平保持平稳上升趋势;区域经济联系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区域经济增长率变异系数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变异系数呈现出沿海沿边地区高于内陆地区的特征。

表2   1949年以来“五年规划”的区域规划与空间政策

Tab. 2  Regional planning and spatial policies of Five-Year Plans since 1949

时期区域规划思路空间战略与政策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度
“一五”
(1953—1957)
新建一批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西北和华北由沿海向内地倾斜,以工业快速发展来带动经济并保障农业产量充足11.50
“二五”
(1958—1962)
建立完整工业体系,建立7个经济协作区地域分工与协作,全国计划的宏观调控-40.68
“三五”
(1966—1970)
加快“三线建设”,以国防为中心调整工业布局向西南推进工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铁路水路运输9.83
“四五”
(1971—1975)
加强大、小“三线建设”,并划分出十大经济协作区建成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各有特点、工业和农业直辖市发展的强大的战略后方-0.60
“五五”
(1976—1980)
开始转向外贸、南水北调、城市建设上,开设经济特区经济重心向沿海地区转移,并注重南北水资源调配9.64
“六五”
(1981—1985)
引进外资和盘活地方资本(财政“分灶吃饭”),设立沿海开放城市下放经济管理权到大中城市,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和企业发展10.11
“七五”
(1986—1990)
编制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建立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区“三大地带”战略沿海对外开放与西部开发,并作技术引进13.12
“八五”
(1991—1995)
兴办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和l3个保税区,并开放边境贸易区沿海与沿边的全面开放,支持各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并关注地区差距14.27
“九五”
(1996—2000)
加快中西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促进区域间经济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发展顺序调整为西、中和东,并划分七大经济区域13.60
“十五”
(2001—2005)
健全交通基础设施,实施西部大开发、城镇化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发展顺序调整为西、中和东,构建城镇化体系、发展中小城镇14.59
“十一五”
(2006—2010)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主体功能区,划分四大经济板块“四大板块”战略下区域互动机制(产业转移)、提升城市群竞争力16.09
“十二五”
(2011—2015)
四大板块战略、特殊地区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4.47
“十三五”
(2016—2020)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群建设、“三大战略”的设计、蓝色经济规划、对外开放新格局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完善城市群体系、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长江经济带的绿色交通走廊作用、扶植特殊地区发展、壮大海洋经济17.15

注:为方便比较,对原始的区域协调发展度做了扩大100倍的处理。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具体来看,“一五”至“四五”是计划经济阶段,地方工业体系的恢复和经济协作区的建立降低了区域协调发展度,各地工业发展的“超前”导致区域间分工关系不明确和区域经济联系的弱化。“五五”至“八五”是区域分工阶段,东西区域分工形成,东部率先发展并对西部有一定辐射作用,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全面提升。“九五”至“十一五”是战略调整阶段,东西差距过大引导区域发展战略的板块化,从四大板块角度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十二五”至“十三五”为动能转换阶段,逐步形成东北、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等城市群型经济区域,政策导向由大城市辐射转变为城镇体系完善,区域系统发展水平持续走高。

因此,中国空间政策效果受发展战略、历史背景和经济转型的影响,出现逐步改善的状态。其中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最为显著,对长期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3.2 区域经济政策的分类和梳理

受凯恩斯主义观点的影响,区域经济政策可以定义为以区域经济差距为现实依据而制定出来的一系列政府干预工具集合。要梳理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必须对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基本分类,以厘清其政策结构关系。区域经济政策可从属性、尺度、主体、客体、效果、工具等角度进行分类。①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将区域经济政策分为空间中性政策和空间干预政策(⑥ 空间干预政策也被译为基于地区的政策[10]、基于地方的政策[11]、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政策[12]、以地为主的政策[13]等。这里参考丁嵩等的译法[13]。),但前者一般存在于理论层面,因此后面的讨论排除这种分类。② 区域政策的对象一般为非匀质区域,即具有异质性特征的城乡、城市组合。张可云认为问题区域是政策实施对象,其尺度混乱将导致政策泛化[9]。中国基本的经济地带均是人为地进行划分,因此其内部具有同一性。而按照地域范围划分的尺度则表现出异质性。③ 区域政策制定主体是中央政府,实施过程往往下移到地方政府,央地政府成为区域政策在事前、事中的主体,二者关系对政策效果的持久性、有效性有很大影响。④ 根据前面的属性分类,区域政策对象可分为区域和人,由于空间中性政策的偏移,以“人的富裕”为目标的区域政策暂不讨论。从对象的范围来看,区域经济政策应该是全局性和专项性两种,即客体包括全国和特殊区域。⑤ 区域经济政策的工具分类则尚无定论,有单一政策与集合政策、传统工具与制度工具等分类,本文不就此进行分类。

综上,区域政策分类的基本维度包括尺度(异质性)、主体(央地关系)、效果(区际关系)。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两个:① 关于区域政策“均衡”与“非均衡”的争论点在于区域政策该以政策工具划分还是政策效果划分,本文更侧重于后者;② 随着城市群格局成为区域基本格局,区域政策的主要对象究竟是城市群还是城乡二元的非均质区域。本文认为该问题应该放在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去看,后者是区域政策的一般对象,但前者目前已经成为区域政策的特殊对象并占据主流。

3.3 区域经济战略体系与发展模式

本文首先梳理区域政策与区域战略的关系。区域战略的制定者限于中央政府,是与经济社会其他战略对等、配合的一种区域发展构想。区域政策则是各级政府针对区域发展问题实施个体干预,以协调区域发展水平的工具组合。前者主要形成自上而下型区域发展模式,其实施范围一般跨区域,实施效果是调整经济发展格局;后者将形成3种区域发展模式,政策仅针对具体区域内的具体发展问题进行干预,实施效果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现实中复合过渡型区域发展模式更为主流,因而区域战略存在向区域政策转型的趋势。本文按3个基本维度(尺度、主体和效果)进行分类,将区域战略分为8种理论类型,并发现区域发展模式呈现如下时间顺序:先由VIII向II转型,再由II向III和IV转型的3个阶段(图3)。

图3

图3   中国区域战略演化框架

Fig. 3   Evolutionary framework of China's regional strategy


第一个阶段:以区域同质性和大尺度区划为基础,开始推行要素国有化和非流动制度,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偏低,区域的整体差距在缩小。这种区域政策主要是解决建国后生产力水平不足和分布不均的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区域政策由中央政府主导,地方自主性空间较少。其战略方向是缩小区域差距,具体战略包括:两个大局、“三线建设”等。

第二个阶段:以区域异质性和大尺度区划为基础,要素制度开始进行多元化改革,工业化速度快于城镇化,大中小型城市出现,区域差距不断拉大。这种区域政策由中央政府推动,并由地方做试点,央地经济分权导致地方积极性自主发展提高。其战略方向是借助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具体战略包括:三大地带、对外开放、沿海带动内地等。

第三个阶段:以区域异质性和中尺度为基础,要素制度开始进行流动性改革,工业化速度放缓,主张多元和健康城镇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导,央地经济关系简化,地方财力再平衡。其战略方向是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引导内生的协调发展,具体战略包括:四大板块、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等。

综上,随着区域战略分工化和区域政策精准化的显著趋势,细化政策尺度、激发地方主动性和改革要素制度成为主要的政策导向,体现了异质性、内生性和协调性的发展需求。

4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变革阶段

为对比区域战略演化3个主要阶段的异同,本文选取“三线建设”、沿海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3个持续时间长、效果明显的区域发展战略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实践的主要事件进行分析。

4.1 “三线建设”与工业西渐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为维护中国稳定的政治局面、平衡沿边沿海与内地的关系以及积极备战的背景下进行的大规模重工业和基础设施迁建活动。其理论基础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生产力均衡发展思想(⑦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到,中国的工业集中在沿海,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中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约有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和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针,主要矛盾先后经历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两个阶段。

1965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的决定》,并成立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1965年9月2日《中国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将“要在纵深地区建立起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定为主要目标。“三线建设”共分为两个阶段:1966—1970年“三五”时期,以成昆铁路等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攀枝花等为代表工业生产基地建设;1971—1980年“四五”和“五五”时期,建设1100余个工业项目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生产能力的工业体系(⑧ 有学者提出第二阶段的截止时间是1978年[14-15],1980年主要进行改革开放下的沿海优先发展战略。)。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西部工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但城镇化滞后及其引发的要素流动障碍和城乡差距拉大、产业平移的“飞地现象”等问题也不容小觑。因此,“三线建设”的效果应该从工业体系构建和国民经济基础恢复的角度予以肯定,其实施不仅奠定了内陆地区的工业基础,还缩小了区域发展的差距。

从经济社会结构来看,“三线建设”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导向奠定了农业—工业二元经济结构,并导致农业在改革开放前的现代化进程缓慢。全国的地域发展顺序是内陆—沿海,相应的产业发展顺序是重工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商业。这种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侧管理,通过解决生产力布局的结构性问题,以培育内陆地区增长极。这一过程中,中央在财权和事权上具有主动权,地方积极性受限,政府也未向市场放权,因而该政策具有干预性和单向性。

4.2 沿海优先发展与城镇工业化

沿海优先发展是改革开放国策之下中国优化区域开发格局的战略构想,其背景是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并依次设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新区等一系列政策试点城市,通过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模式来引导产业升级。其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设立4个经济特区。本文将改革开放过程分为3个阶段:1978—1991年以农村两权分离与价格改革、沿海城市外资引进与技术开发为主,改革与开放过程相对独立;1992—1999年以城市住房、企业改革为动力,以央地财政分权、现代企业制度、城镇住房制度等一系列城市经济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区域经济主体的形成;2000年及以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形成开放与改革并举的发展路径。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向沿海地区集聚,并形成了中国城市经济区域。

这一过程中,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需求较为迫切,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发展乡镇企业相继进行,沿海的农村地区工业化水平在这一过程中大大提升,工业化开始真正推动城镇化发展。这种产业布局的调整方式是市场经济初期的需求侧管理,侧重用财税、信贷等工具对总需求进行规模管理,形成需求在空间上的差异。同时,中央在纵向上对地方分权,横向上对市场放权,地方和市场积极性得到激发,央地关系处于竞争状态,其政策具有激励性和双向性。

4.3 西部大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是在东西部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区域经济竞争升级后提出的区域经济开发战略,包括财政转移支付、产业转移、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教育资源转移与人才吸引等政策工具。此外,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也在西部地区开发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其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高质量发展。主要矛盾经历了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转变。

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2000年3月正式开始运作;2001年3月的“十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本文将西部大开发分为两个阶段:2001—2010年对西部大开发进行全面规划,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短板,构建与东部沿海的市场联系。第一阶段的西部大开发有效地缩小了东西部差距,但在体制改革和软环境建设上存在不足。2011年之后是快速发展时期,进行专业化布局、城市群建设和市场化改革等全面转型,以形成与沿海相呼应的内地大市场。

2000年后,中国开始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需求侧管理转向双侧管理,尤其是在第一次供给侧管理(扩大供给规模)之后,供求关系在区域、城乡两个维度尚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要素制度和空间协调两个层面上尤为显著。因此,中国提出了城市群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型城镇化,旨在打破城乡、区域间的分割格局,推进构建以国内大市场为主的新发展格局。这一过程中,央地关系得到改善,财权事权对应,其政策具有规制性和协调性。

综上,中国3次区域战略分别对应了战略演化的3个阶段类型与立国、富国和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区域关系处于差距收敛—差距扩大—协调发展的转型过程中。通过3次战略分析,本文找出区域战略作为地域格局、发展水平变化的标志的可能性,基本形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三阶段雏形。

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演化与战略调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进程的划分依据包括发展战略、地理格局和发展水平,需要对这一过程进行抽象化处理,以构建一个包括区域战略—协调水平—地理格局3个维度的区域经济演化框架。

5.1 区域经济发展的4点理论讨论

回顾中国区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实践事件,本文就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起点、划分标准、划分方案进行逐一梳理,为后面分析框架的构建做铺垫。

首先,本文以1949年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起点,原因包括3个方面:① 1949年以前,中国尚未形成稳定的国土格局,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未能实施,遑论区域战略的长期化。② 1949年以前,宏观经济水平偏弱,区域经济仅出现经济格局分异,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形成。③ 学界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史的研究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起点[16-19],并将1978年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历史转折[20-22]。能够体现发展战略的均衡性与经济格局的演化过程是以1949年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起点的优势。

其次,本文将区域战略调整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格局演化的动力,原因包括3个方面: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受政府影响较深,中央政府主导的区域战略是调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区域政策能够有效缩小区域差距,二者都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②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区别在于区域异质性和经济外溢性,区域发展存在外生宏观政策和内生资源优势两种动力,且存在基于宏观市场分割下的区域市场问题。区域层面同样面临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问题。③ 区域差距缩小在划分区域发展战略调整阶段时具有较好的识别性[23-25],可分为均衡、非均衡和协调3个主要阶段。在此基础上,区域发展格局的分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

然后,本文以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为区域战略调整的测度依据,并考虑到其他3种指标存在的劣势:① 区域发展差距的不同指标之间测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省区间区域差异系数[26]、人均GDP变异系数[14]、人均GDP泰尔指数[19]在收敛性上不一致。② 区域经济结构反应区域间产业分工问题,且划分结果与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为一致,但仅能反应区域间产业转移情况,区域经济增长的外溢性考察不足。③ 经济重心的迁移仅能反应区域经济空间移动的趋向[20],但无法体现区域间经济联系。基于“五年规划”文本分析和历史发展长期性考虑,本文采用更为一般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来表示区域经济格局与集聚形态的演化。

在前文3阶段基础上细化为4个阶段:1949—1978年、1979—1999年、2000—2012年、2013年至今。1949—1978年处于均衡发展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非均衡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结束点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标志,之后四大板块战略开始陆续被提出。第二个均衡发展阶段中,析出协调发展阶段,其特征有3点:区域增速的东西倒置、三大战略的正式提出和南北差距的产生,因此2013年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逐步升至总体战略。为避免区域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存在时滞和误差,本文采用模糊年代法来划分阶段,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1999年西部大开发、2013年三大战略作为时间节点[17]

5.2 区域经济的格局—发展水平—政策关系

基于前文,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包括区域战略—协调水平—地理格局3个维度的区域经济演化框架(图4),整理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核心问题:3条主线、3对关系。第一条主线基于市场化改革,以政府与市场关系为特征进行梳理。把1992年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作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经济体制的分水岭,向东部倾斜的区域格局主要是由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第二条主线基于经济地带分化,以沿海与内地关系为特征进行梳理,这一思路弱化生产要素属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从而将其简化为地理学的区划史。因此,将区域经济格局按照两个大局、三大地带、四大板块进行划分。第三条主线基于中国城镇化历程,以城市与农村(城市空间格局与形态)为特征进行梳理,但政府干预程度的不同致使城镇化发展并不完全遵循诺瑟姆曲线,因而第三条主线并不明确。

图4

图4   1949年以来中国区域战略—协调水平—地理格局演化关系

注:基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网站审图号为GS(2019)1697号标准地图制作,底图边界无修改。

Fig. 4   Evolution of China's regional strategy, coordination level, and geographical pattern since 1949


对应每个阶段展开进一步的分析。1949—1978年为均衡发展战略阶段,以工业西渐和沿海与内地发展差距缩小为表现,国家重点培养中西部工业城市为增长极,人为的工业集聚导致西部地区工业比重超过50%,其产业发展模式为资源密集型。1979—1999年为非均衡发展阶段,以要素向东部地区的转移和中部地带的析出为表现,“胡焕庸线”效应得到强化,东部形成工业带、西部形成发展轴,其产业发展模式为资本密集型。2000—2012年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以四大板块战略为表现,国家开始推进城市群建设,其产业发展模式为知识密集型。2013年至今为区域协调发展新阶段,以三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为表现,国家注重城市群的网络化效应和发展的包容性,其产业发展模式为知识密集型。整个过程体现出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始终围绕集聚与均衡间的权衡取舍,四大板块不同的空间格局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政策红利与经济效率——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属于非均衡的集聚、中部和东北的点轴模式属于局部集聚的均衡、东部的城市群属于更高水平均衡下的集聚。在此过程中,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北差距扩大,北方城市收缩较为普遍,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依次成为中国人口吸引力最强的五大城市群,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下,由南向北的产业类型依次为: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且三者存在交叉。

当然也有学者跨主线归纳,认为是二者或者更多的结合。比如刘乃全等将政策重心移动为划分依据,认为中国存在政策追逐效率的区域现象,同时处理政府—市场、沿海—内陆两对关系[27]。张学良认为国内区域经济由带状向块状演化,包含了支撑带论与城市群论,同时处理沿海—内陆关系、城市—农村两对关系[28]。刘秉镰等还将社会主要矛盾、外部经济环境的转变纳入研究范畴[19]。总之,区域经济发展的3条主线和3对关系的逻辑主体是研究中国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理论基础。

5.3 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新方案

鉴于3条主线和3对关系以及“新时代”的特征,本文提出以经济体系的现代化作为区域发展的演进逻辑(⑨ 宋玉祥等认为中国的空间政策存在由区域倾斜向产业倾斜的高级化趋势,区域政策应该分为全国普适性政策、国家生产力布局政策、国家产业开发政策、改革开放先行区政策和特殊功能区政策[29]。这一观点打破了之前单纯以地理格局作为区域发展逻辑的研究范式,但并未上升到经济体系层面。),将1949年以来至今的区域经济发展细化为5个阶段:工业经济(1949—1978年)、特区经济(1979—1994年)、地区经济(1995—1999年)、区域经济(2000—2012年)、城市网络经济(2013年至今)。该划分方案考虑了经济结构、生产要素、增长方式、市场结构、区域发育程度、发展质量等多重因素,并与改革开放、城镇化过程、经济地带演化相对应,以经济体系现代化为目标(表3)。

表3   1949年至今经济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区域发展阶段

Tab. 3  Regional development st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system modernization since 1949

经济体系现代化阶段特征改革开放对应阶段城镇化
对应阶段
经济地带演
化对应阶段
工业经济(1949—1978年)以工业西渐为主的工业化前期未改革开放农业社会沿海—内地
特区经济(1979—1994年)以三沿开放为主的引进型工业化地方自发性改革城市社会三大地带
地区经济(1995—1999年)以地区竞争为特征,地方政府推动工业化初级市场化改革
区域经济(2000—2012年)以分工互补为特征,中央政府式协调发展市场化改革与宏观调控城市社会向城市网络社会过渡四大板块
城市网络经济(2013年至今)以城市网络为载体,多级多面协调发展市场化改革深化四大板块、
三大支撑带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根据前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阶段划分,本文将第一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称为工业经济阶段,其重工业主导、内地先行的特征十分明显;第二阶段可分为特区经济阶段、地区经济阶段两个子阶段,前者以沿海开放、城市经济起步为主要特征,后者以地方分权、城市经济繁荣为特征;第三阶段可分为区域经济阶段、城市网络经济阶段,前者形成了地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后者则加强城市群在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城乡关系从分割走向统一。

综上,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战略政策—经济协调—地理格局的逻辑,国家战略起到主要推动作用。因而,本文发现理论研究先于区域战略,区域战略又先于实证分析,理论研究以战略回顾和经济格局展望为主,实证分析以地理格局测度与政策评估为主。这是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所具备的理论特质。

5.4 城镇化主导下区域政策转型

前文提到的3次区域经济实践,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平衡功能和规模效应,但长期而言,区域经济政策的干预效果通常会出现扭曲、过度和无法制度化的障碍[30],并在空间上表现为政策重叠、冲突和失灵等问题。国家战略主导下的区域经济政策呈现“以人为本”特征,因而以城镇化历程为基础,提出区域政策在解决“人的富裕”问题层面的发展逻辑,结合经济地带分化做出细化完善,并借助市场化改革来进行制度化提升。这里的区域政策转型阶段将与前文的区域发展模式相对应。区域战略演化的3个阶段以区域发展格局为主要依据,而在发展水平的考察并不深入。

在低水平城镇化阶段(图5),国家主导工业化来牺牲城镇化,以地区产业政策为主,工业分散在中西部的非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形成了沿海—内地的重工业经济空间。这一过程的经济特征是将沿海集聚的工业分散到内地,以产业搬迁来填补西部产业空白和提升经济基础,对应了自上而下型区域发展模式。政策尺度大而异质性强,故难以形成经济集聚。这一阶段的要素制度和财税制度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城镇化率低于20%,对应了工业经济阶段。

图5

图5   中国区域政策的时空排序

Fig. 5   Spatio-temporal sequence of China's regional policies


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外向型工业化拉动城镇化,以地区要素政策为主,工业集聚在沿海沿江地区,形成三大地带的制造业经济空间。这一过程的经济特征是东部经济比重快速上升,区域发展模式从自上而下型慢慢转为自下而上型。政策尺度大而异质性强,但差异化政策给予区域和地方一定自由度。这一阶段还经历了央地财税分权,全国性的财税平衡政策尚未建立,地方存在产业竞争,城镇化率从20%快速增长至60%,包括特区经济、地区经济、区域经济3个阶段。

城镇化转型阶段,产能过剩和户籍障碍凸显,城镇化倒逼工业化转型。这一过程的经济特征是东西部经济增速倒置,区域发展模式开始转为复合过渡型。政策尺度缩小而异质性强,差异化政策覆盖所有区域。这一阶段要素政策开始一体化,全国财税平衡逐步建立,地区产业政策失效,形成了四大板块和城市群经济空间,城镇化率从60%逐步增至70%,对应了城市网络经济阶段。

因此,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业、要素、财税政策依次对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产生作用,并出现叠加——低水平城镇化阶段的产业政策、快速城镇化阶段的要素政策以及城镇化转型阶段的要素和财税政策。产业政策不再满足单一的均衡需求,而是与要素、财税政策互补配合。这种政策安排顺序反映主要矛盾的转变,同时也体现区域发展观的转变——从大尺度平衡到小尺度协调。综上,区域发展内生于城镇化,区域政策也逐步下移至城市群,并随经济社会特征变化而动态调整,呈现出日益细化和制度化的发展趋势。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从近代萌芽和起步,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形成发展模式,并以区域发展战略的形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为区域发展战略的起点较为合理,形成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复合过渡3种发展模式,并在区域异质性、尺度细化、财力事权匹配和政策“以人为本”上逐步深化。这3种模式分别以三线建设、沿海优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代表,并依次形成沿海与内陆、三大地带、四大板块的发展格局。进而,将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为评价标准,构建区域战略—协调水平—地理格局3个维度的区域经济演化框架,总结出区域发展中的3条主线和3对矛盾,即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经济地带分化中的沿海与内陆关系和城镇化历程中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然后,基于经济体系现代化视角提出新的区域经济历史阶段:工业经济、特区经济、地区经济、区域经济和城市网络经济。落脚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提出不同城镇化水平与阶段下区域政策依次应该为产业政策、要素政策和财税政策。

6.2 展望未来的发展格局、水平和政策安排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在遭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之后,逐步形成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时要更注重政策体系的细化和制度化问题,并要善于把握治理体系现代化、市场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1)充分考虑区域异质性,完善区域战略体系,提高区域发展质量。立足区域发展的长期性,将区域间自然禀赋、市场化水平的差异程度纳入区域战略制定过程中,避免区域间的模仿式竞争和低分工程度的发展。站在国内大市场的角度充分挖掘区域的分工优势,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重大战略,提高区域发展对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提升作用。

(2)促进央地关系转型,在尺度细化的基础上规划城市群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央地财力事权分工的边界和方案,在保证中央能够稳步实施重大战略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充分发挥财力的自主性和事权的能动性。尤其是在城市经济规模逐步扩大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城市群在地域划分和经济分工上的优势,推进由区域分工转向城市群分工的尺度转型。同时,在宏观层面也实现从工业社会向城市社会的升级。

(3)推进要素制度改革,强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战略,提高区域吸引力。中国的工业化处在结构优化阶段,这也是城镇化所要求的。人口规模红利正在向结构红利转变,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正在改变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未来要扭转这种局面,应进行要素制度改革,逐步放松户籍和土地制度,让要素在空间上自由流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素不仅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引擎。只有提高区域吸引力,要素才有集聚的动力,方能真正推动区域繁荣。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历程却曲折而光明。未来的中国依旧是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试验田,其政策体系的制度韧性和不断提高的区域竞争力才是发展的新特征。

关联数据信息:本文关联实体数据集已在《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出版,获取地址: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3.07.02.V1.

参考文献

Gu Shutang, Tang Jie, M Fujita.

Spatial equality and overall economic efficiency: Analysi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in China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1994, 29(8): 63-70.

[本文引用: 1]

[谷书堂, 唐杰, M Fujita.

空间平等与总体经济效率: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转型分析

经济研究, 1994, 29(8): 63-70.]

[本文引用: 1]

An Tongliang, Yang Chen.

How the internet is reshaping China's economic geography: Micro mechanism and macro effects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20, 55(2): 4-19.

[本文引用: 1]

[安同良, 杨晨.

互联网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 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

经济研究, 2020, 55(2): 4-19.]

[本文引用: 1]

Fan Jie, Wang Yafei, Liang Bo.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regulation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74(12): 2437-2454.

DOI:10.11821/dlxb201912002      [本文引用: 1]

China's per capita GDP has reached 64520 yuan (about 10,000 US dollar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the inverted U-shaped curv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gaps indicate that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will step into an inflection point segment and that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regions has witnessed a switch from continuing widening to narrowing.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over the 40 years since 1978 before the inflection point: (1) The gap in per capita GDP between the upstream areas (the top 9 most developed provinces) and the downstream (the last 8 underdeveloped provinces) increased from 407 yuan in 1978 to 53817 yuan in 2018. (2) Under the pull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y and non-state-owned economy, the mean center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otates in a clockwise direction. Southeast China has become an area with accelerated economic agglomeration. (3)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has presented a diamond structure with the four core region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Chengdu-Chongqing as the apex and the connection of adjacent regions as the boundary. The GDP in these regions accounts for about 75% of the national total. In 2020,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will enter an inflection point of evolution. The form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narrowing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gap, which is essentially a transition from non-high-quality regional development to high-quality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s a process of growth in which the ecological and social benefits will be basically synchronized in the process of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and a region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model that is differentiated by geographical functions is presented. In the next 30 years, the reg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should focus on three types of regions: key urbanization regions,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regions, and key areas for security, as well as inter-regional inter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dual objectives of promoting regional balance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a space governance system with the major function zoning-strategy-planning-system as the mainstay will become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regul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樊杰, 王亚飞, 梁博.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437-2454.]

DOI:10.11821/dlxb201912002      [本文引用: 1]

2018年底中国人均GDP达到64520元(将近10000美元)。世界各国发展历程和区域发展差距倒“U”字型曲线表明,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将步入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转向缩小的拐点区段。本文讨论了1978年以来拐点发生前40年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① 处于发展上游(前8位最发达的省区)和下游(后8位欠发达省区)省区人均GDP的差距从1978年的407元增加到2018年的53817元;② 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外向型经济、非公有经济的拉动下,呈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中国东南地区成为经济加速集聚的区域;③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四大核心区域为顶点、相邻区域的连线为边界合围成的菱形结构,其GDP占全国比重稳定在75%左右。2020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应进入演变的拐点,一方面表现为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另一方面则是从非高质量的区域发展向高质量区域发展的转变。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过程中,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将相向基本同步的增长过程,并呈现出因地域功能不同而分异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模式。未来30年,按照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要求,应把重点城市化地区、相对欠发达地区、重要安全保障区等三类区域以及区域间互动关系等为调控和优化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重点,而建立以主体功能区划—战略—规划—制度为统领的空间治理体系,将成为调控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基本保障。

Zhang Liangliang, Sun Bindong.

Polarization or convergence: Strategy of 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of large countries: A cross-country study on the evolution and determinants of city size distribu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72(8): 1419-1431.

DOI:10.11821/dlxb201708007      [本文引用: 1]

There is a debate on whether spatially-neutral or spatially-targeted policy is a better strateg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at the national scale. Economists emphasize the spatially-neutral policy and advocate for the free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to the developed regions in southeast China, while economic geographers support the latt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We argue that the radiation radius of an economic hub is not limitless because of geography, more precisely, it is distance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and urbanization. We also believe that not only should economic benefits be taken into account, but also other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thnic minor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The core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scale of a nation is the key determinant of the spatial layout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urbanization, and larger countries should follow a relatively balanced development path. Based on both cross-sectional and fixed-effect panel models, we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le of a nation and city size distribution, the proxy for the spatial pattern of n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ll else being equal, the scale of a nation, represented by either population or land area,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 balanced city size distribution. That is, the economic geography in large countries is inclined to a spatially balanced layout; (2)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is identified betwee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n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er capita GDP. That is, national spatial pattern is unbalanced at lower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vens out at higher levels of development; (3)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a st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also help balance the n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layout. This study's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large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shoul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a relatively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urbanization. Considering the objectives of national security,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fact that China has a large population and a vast territory, it is reasonable for China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with spatially-targeted policies.

[张亮靓, 孙斌栋.

极化还是均衡: 重塑大国经济地理的战略选择: 城市规模分布变化和影响因素的跨国分析

地理学报, 2017, 72(8): 1419-1431.]

DOI:10.11821/dlxb201708007      [本文引用: 1]

关于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经济学家主张要素向中国沿海发达地区自由流动,而城市和经济地理学家则认为应对不发达地区发展给予支持。本文以国家尺度的城市规模分布来测度经济地理格局和城市化空间结构,综合运用截面和面板双重估计方法,探索了国家经济地理格局与国家规模的关系。结论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表征国家规模的人口规模和国土面积与国家经济地理的均衡分布呈现显著正相关,即大国的经济地理倾向于多中心均衡布局。机制在于,经济中心的辐射半径不是无限的,地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距离对于生产力和城市化布局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经济地理格局呈现先极化后均衡的演化趋势;城市化率和非农产业比重的提高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同样也会促进国家经济地理格局向均衡方向发展。再考虑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诉求和中国地大物博的既有现实,本文政策启示是,大国的经济地理和城市化格局应该走适度均衡发展之路,国家采取空间干预政策促进中国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Wu Songdi.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performance of China's modern economic geography pattern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2009(8): 65-72.

[本文引用: 1]

[吴松弟.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制与表现

史学月刊, 2009(8): 65-72.]

[本文引用: 1]

Yan Zhongping, et al. Collection of Statistical Data of Modern Economic History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55.

[本文引用: 1]

[严中平, .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5.]

[本文引用: 1]

Bureau of Statistics,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Nanjing: China Culture Enterprise Company, 1948.

[本文引用: 1]

[主计处统计局. 中华民国统计年鉴. 南京: 中国文化事业公司, 1948.]

[本文引用: 1]

Qin Chenglin, Zheng Yunfeng, Zhang Hua.

A study on the tendencies and feature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1): 9-14.

[本文引用: 1]

[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经济地理, 2013, 33(1): 9-14.]

[本文引用: 1]

Zhang Keyun.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5.

[本文引用: 1]

[张可云. 区域经济政策.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本文引用: 1]

Zhou Yulong, Sun Jiuwen.

On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China Soft Science, 2016(2): 67-80.

[本文引用: 1]

[周玉龙, 孙久文.

论区域发展政策的空间属性

中国软科学, 2016(2): 67-80.]

[本文引用: 1]

Wang Yongming, Wang Meixia, Wu Dianting, et al.

Spati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rural poverty: A case of Guizhou Province,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2): 217-227.

DOI:10.13249/j.cnki.sgs.2017.02.007      [本文引用: 1]

China has been a long-period fast economic growth after its opening policy. The whole degree of poverty in China has decreased sharply,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ulfilling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DG) made by the United Nations.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however, China still has a challenge of reducing poverty and promo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Rural poverty is still a serious problem in rural China, especially in mountainous or ethnic areas. Different scales of governments in China develop much poverty-alleviation policy, but the efficacy of these policy are sometimes low because “one size fits all” policy always neglect regional difference in poverty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contexts of different places. Spatial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regional poverty is a key theme for scholars from many disciplines. Giving that determinants of rural poverty in different places are different and the effects of significant factor are dependent on spatial scales,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empirical evidences at different scales or in different regions. Furthermore there is little study to explore the spatial variation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The present article can fill these gap to some ext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determinants of county-level poverty and its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ir effects within Guizhou Province in the southwestern China. The rate of county-level poverty is largely different within this province. Based on methods of OLS regression, spatial econometric and geographic weighted regression (GWR), this article studies spatial variations and determinants of rural poverty at the county lev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rate of rural poverty is higher in the eastern, southern, western counties than middle and northern counterpart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rural poverty, for index of Moran’s I is between 0.45 and 0.55, which indicates that poverty of neighboring countie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overty of a specific county. Some counties with a high-high poor pattern fall into spatial trap of poverty based on results of index of Local Moran’s I. These counties are located at southeast and southern parts of Guizhou and have a high propor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population. For the determinants, the OLS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opographic slope, distance to a local urban center, the percentage of teenagers, the percentage of ethnic minorities are key determinants of spatial variations in rural poverty at the county level. The effects of these four factors are found to have different spatial patterns based on GWR analysi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for distance to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n the rural poverty. The abov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 The core implication is to combine place-based and people-based policy, which surpass the current Poverty-Targeting-Alleviation (jing zhun fu pin) initiatives dominating poverty-reduction policy of China’s governments.

[王永明, 王美霞, 吴殿廷, .

贵州省乡村贫困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分析

地理科学, 2017, 37(2): 217-227.]

DOI:10.13249/j.cnki.sgs.2017.02.007      [本文引用: 1]

以贫困态势严峻、区域内部贫困差异大的贵州省为研究区,分析了贵州省区县层面乡村贫困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依赖性格局,定量测度了乡村贫困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因素效应的空间差异性,进而归纳了贵州省乡村贫困的形成机制。结果发现,贵州省区县乡村贫困具有时空稳定性,呈现出东、南、西部高而中、北部低的“马蹄”形空间异质性格局。区县贫困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高-高”型贫困地域即空间贫困陷阱区域,集聚分布在贵州省的东南部、南部。定量模型发现,坡度、到所在市中心的距离、青少年人口占比、少数民族人口占比是导致贵州区县层面乡村贫困空间差异的显著因素,且这些因素的效应水平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模式。产业发展受限、劳动力流动性差、金融和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是贵州贫困空间形成的主导机制。最后建议扶贫政策层面应将基于地方和基于人的政策相结合。

Dong Dudu.

On the deficiency of the idea and institu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legislation in China

Reformation & Strategy, 2012, 28(6): 28-30, 123.

[本文引用: 1]

[董笃笃.

论中国区域创新立法的理念缺失与制度缺陷

改革与战略, 2012, 28(6): 28-30, 123.]

[本文引用: 1]

Ding Song, Sun Bindong.

Regional policy reshapes economic Geography? A perspective from spatially - neutral and spatially - targeted approaches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2015(6): 56-67.

[本文引用: 2]

[丁嵩, 孙斌栋.

区域政策重塑了经济地理吗? 空间中性与空间干预的视角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6): 56-67.]

[本文引用: 2]

Wang Kai.

The four major change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China in the past 50 years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6, 30(12): 9-14, 86.

[本文引用: 2]

[王凯.

50年来我国城镇空间结构的四次转变

城市规划, 2006, 30(12): 9-14, 86.]

[本文引用: 2]

Chen Binkai, Lin Yifu.

Development strategy, urbanization and the rural-urban income disparity in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3(4): 81-102, 206.

[本文引用: 1]

[陈斌开, 林毅夫.

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中国社会科学, 2013(4): 81-102, 206.]

[本文引用: 1]

Wei Houkai.

Reform and prospec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rend of thought in new China in the past 60 years

Henan Social Sciences, 2009, 17(4): 8-11.

[本文引用: 1]

[魏后凯.

新中国60年区域发展思潮的变革与展望

河南社会科学, 2009, 17(4): 8-11.]

[本文引用: 1]

Fan Hengsha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hina

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2011(6): 1-9.

[本文引用: 2]

[范恒山.

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6): 1-9.]

[本文引用: 2]

Cheng Bid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of China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2015(1): 34-41.

[本文引用: 1]

[程必定.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的三次转型与重构

区域经济评论, 2015(1): 34-41.]

[本文引用: 1]

Liu Binglian, Bian Yang, Zhou Mi, et al.

70 years review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prospect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9(9): 24-41.

[本文引用: 3]

[刘秉镰, 边杨, 周密,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70年回顾及未来展望

中国工业经济, 2019(9): 24-41.]

[本文引用: 3]

Zhou Minliang.

Trend and future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novation, 2011, 5(2): 5-9, 126.

[本文引用: 2]

[周民良.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走势与展望

创新, 2011, 5(2): 5-9, 126.]

[本文引用: 2]

Liu Yong.

Track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expectation

Reform, 2009(4): 98-109.

[本文引用: 1]

[刘勇.

我国城市群演进轨迹与前瞻

改革, 2009(4): 98-109.]

[本文引用: 1]

Gao Guoli, Li Tianjian, Sun Wenqian.

Opening-up in China: Progress,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2018(10): 26-35, 2.

[本文引用: 1]

[高国力, 李天健, 孙文迁.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区域发展的成效、反思与展望

经济纵横, 2018(10): 26-35, 2.]

[本文引用: 1]

Zhang Yan, Wei Houkai.

"U-shaped" change on the degree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its stability in China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2012(2): 78-85, 238.

[本文引用: 1]

[张燕, 魏后凯.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U型转变及稳定性分析

江海学刊, 2012(2): 78-85, 238.]

[本文引用: 1]

Sun Tieshan, Liu Xiaoquan, Li Guoping.

Evolution of China's spatial economy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hift: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anges in economic shares of Chinese Provinces from 1952 to 2010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 56-65.

DOI:10.13249/j.cnki.sgs.2015.01.56      [本文引用: 1]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nges in economic shares of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1952 to 2010, we studied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spatial economy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hif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evious studies mostly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atial economy in the post-reform era, while our study used a long time series data set and tried to give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spatial economy in almost 60 years. We divided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spatial economic pattern into eight phases by using the sequential sample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n we applied the shift-share analysis to decompose the changes in economic shares of Chinese provinces and analyzed the industry that drove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shares of provinces and its shift in different phas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hift and the changes in regional industrial mix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ur findings showed tha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s regional economy has experience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coastal and interior region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with priority in the coastal areas, and the relatively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 general, at the same time, the average changes in economic shares of provinces tend to decrease over the phases. Before the economic reforms and the opening-up of China, economic shares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different phases changed dramatically and in different ways, which was mainly driven by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dustries. After the economic reforms and the opening-up of China, the regional economy had shifted to the coastal areas evidently with the great increase of economic shares of the eastern and coastal provinces, while the industries that drove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shares of coastal regions changed in different phases. Since 2000, China's regional economy has changed a lot, with the shift of regions with the increase of economic shares from the coastal provinces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es. Although the coastal areas still have the relatively high share of secondary industry in their industrial mix,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secondary industry have shifted from the eastern areas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which are indicated by the relatively higher growth rate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es since 2000.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dong in the east have shown more advantages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with more share of tertiary industry in their industrial mix, which shows the tendency of upgrading and servicis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in these areas.

[孙铁山, 刘霄泉, 李国平.

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区域产业变迁: 基于1952—2010年省区经济份额变动的实证分析

地理科学, 2015, 35(1): 56-65.]

DOI:10.13249/j.cnki.sgs.2015.01.56      [本文引用: 1]

从区域经济份额变化出发,分析了1952-2010年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通过有序样本聚类的方法,将省区经济份额变动划分了8个阶段,并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不同阶段驱动省区经济份额上升的产业及其变迁,以及与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总体上经历了沿海-内地均衡发展、沿海化非均衡发展以及东、中、西部相对均衡发展的过程,且整体上区域经济份额变动趋于减小。1979年以前,不同区域的经济份额在不同阶段变化差异较大,主要由第一和第二产业驱动。1979年以后,区域经济格局呈现明显的沿海化趋势,但驱动产业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经历了重大调整,经济份额上升的省区明显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省区在第二产业上仍具有明显的结构优势,但第二产业竞争优势已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的北京、上海、广东在第三产业上呈现更加显著的结构优势,显示出结构升级和服务化的发展态势。

Ren Baoping, He Miao.

An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China's economic gap and its influencing mechanism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19, 39(6): 47-57.

[本文引用: 1]

[任保平, 何苗.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机理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9(6): 47-57.]

[本文引用: 1]

Yang Kaizhong.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China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1994, 29(12): 28-33, 12.

[本文引用: 1]

[杨开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

经济研究, 1994, 29(12): 28-33, 12.]

[本文引用: 1]

Liu Naiquan, Zheng Xiujun, Jia Yanli.

An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policy focus shift and its comprehensive effects in China

The Stud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5, 31(1): 25-37.

[本文引用: 1]

[刘乃全, 郑秀君, 贾彦利.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变及整体效应研究

财经研究, 2005, 31(1): 25-37.]

[本文引用: 1]

Zhang Xueliang.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of megalopolis economy in China

Academic Monthly, 2013, 45(7): 107-112.

[本文引用: 1]

[张学良.

中国区域经济转变与城市群经济发展

学术月刊, 2013, 45(7): 107-112.]

[本文引用: 1]

Song Yuxiang, Ding Sibao.

Spatial policies: From regional inclination to industrial inclination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1): 1-5.

DOI:10.2307/142233      URL     [本文引用: 1]

[宋玉祥, 丁四保.

空间政策: 由区域倾斜到产业倾斜

经济地理, 2010, 30(1): 1-5.]

[本文引用: 1]

Xia Tian, Sun Jiuwen, Lin Wengui.

Re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administrative region economy and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Also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s in China

Economist, 2018(8): 94-104.

[本文引用: 1]

[夏添, 孙久文, 林文贵.

中国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述评: 兼论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经济学家, 2018(8): 94-104.]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