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朝君,王世杰,白晓永,谭秋,李汇文,李琴,邓元红,杨钰杰,田诗琪,胡泽银. 全球主要河流流域碳酸盐岩风化碳汇评估[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319-1332. |
[2] |
田原,余成群,查欣洁,高星,于明寨. 青藏高原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边界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及其成因[J]. 地理学报, 2019, 74(5): 975-991. |
[3] |
田原, 余成群, 雒昆利, 武建双, 张宪洲, 倪润祥, 田兴磊. 西藏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和元素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7): 969-982. |
[4] |
孙瑞, 张雪芹, 郑度. 藏南羊卓雍错流域水化学区域差异及其成因[J]. 地理学报, 2013, 68(1): 36-44. |
[5] |
邵天杰, 赵景波, 董治宝.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地下水化学特征[J]. 地理学报, 2011, 66(5): 662-672. |
[6] |
陈永金, 陈亚宁, 李卫红, 刘加珍, 黄辉. 塔里木河下游间歇性输水对土壤水化学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7, 62(9): 970-980. |
[7] |
李甜甜, 季宏兵, 江用彬, 王丽新. 赣江上游河流水化学的影响因素及DIC 来源[J]. 地理学报, 2007, 62(7): 764-775. |
[8] |
李森, 孙武, 李凡, 林培松, 郑影华, 聂磊. 海南岛西部热带沙漠化土地特征与成因[J]. 地理学报, 2005, 60(3): 433-444. |
[9] |
陈永金, 陈亚宁, 李卫红, 刘加珍, 陈亚鹏.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化学特征对生态输水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05, 60(2): 309-318. |
[10] |
张学雷,陈杰,张甘霖. 海南岛不同地形上土壤性质的多样性分析[J]. 地理学报, 2003, 58(6): 839-844. |
[11] |
朱竑, 司徒尚纪. 开疆文化在海南的地域扩散与整合[J]. 地理学报, 2001, 56(1): 99-106. |
[12] |
宋保平, 张先林, 方正, 陈中原. 长江河口地区第四系地下水化学演化机制[J]. 地理学报, 2000, 55(2): 209-218. |
[13] |
黄玉生, 郭慧光, 刘富兴
. 工业区与非工业区辐射雾水的化学组成
[J]. 地理学报, 1992, 47(1): 66-73. |
[14] |
樊自立
. 塔里木河水化学变化及其控制途径
[J]. 地理学报, 1991, 46(3): 319-326. |
[15] |
王颖, 周旅复
. 海南岛西北部火山海岸的研究
[J]. 地理学报, 1990, 45(3): 321-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