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10, Vol. 65 ›› Issue (3): 281-292.doi: 10.11821/xb201003003
胡金明1, 2 , 何大明1, 2, 吴绍洪3, 李运刚1, 2, 曹杰4
收稿日期:
2009-11-30
修回日期:
2010-01-14
出版日期:
2010-03-30
发布日期:
2010-03-30
作者简介:
胡金明(1973-), 男, 安徽枞阳人, 博士, 教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2959M), 长期从事区域自然地理研究。E-mail: jhuynu@163.com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30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3CB415101) 资助
HU Jin-ming1, 2, HE Da-ming1, 2, WU Shao-hong3, LI Yun-gang1, 2, CAO Jie4
Received:
2009-11-30
Revised:
2010-01-14
Online:
2010-03-30
Published:
2010-03-30
Supported by:
National Special Basic Research Fund, No.2008FY110300;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2003CB415101
摘要:
利用纵向岭谷区北回归线沿线及南北两侧的24 个站点1961-2007 时段月降水资料,基于全部站点的年降水主要特征统计,以及北回归线沿线的9 个站点的年降水变化的趋势性和阶段性检验、9 个站点间的年降水和5-10 月各月降水序列的相关性检验,分析研究区的年降水及变化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降水主要特征及其年际变化,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异,即三个区域各自内部自相似度高,而三个区域之间分异明显。北回归线沿线9 个站点的年降水序列都未表现出明显的“突变趋势性—阶段性”变化。研究区中部“岭—谷”相间的地形格局,对中部区域降水空间分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邻站点间多年际降水序列呈高度相关,意味着控制中部区域降水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存在明显分异,间隔分布的“岭—谷”地形会带来局地性降水量的分异。
胡金明1, 2 , 何大明1, 2, 吴绍洪3, 李运刚1, 2, 曹杰4. 纵向岭谷区北回归线一带年降水区域分异特征[J]. 地理学报, 2010, 65(3): 281-292.
HU Jinming1, 2, HE Daming1, 2, WU Shaohong3, LI Yungang1, 2, CAO Jie4. Regional Varia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long the Tropic of Cancer in Longitudinal Range-Gorge Regio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3): 281-292.
|
[1] | 于伯华, 吕昌河, 吕婷婷, 杨阿强, 刘闯.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区域分异数据[J]. 地理学报, 2014, 69(s1): 69-71. |
[2] | 刘新有, 何大明. 怒江流域悬移质输沙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J]. 地理学报, 2013, 68(3): 365-371. |
[3] | 杨飞龄, 胡金明, 武瑞东. 基于NPWP的云南植物保护优先区分析[J]. 地理学报, 2013, 68(11): 1538-1548. |
[4] | 蔡晓梅, 朱竑, 刘晨. 情境主题餐厅员工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J]. 地理学报, 2012, 67(2): 239-252. |
[5] | 潘韬, 吴绍洪, 何大明, 戴尔阜, 刘玉洁. 纵向岭谷区地表格局的生态效应及其区域分异[J]. 地理学报, 2012, 67(1): 13-26. |
[6] | 冯彦; 李运刚. 哀牢山——元江河谷对区域地理分异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0, 65(5): 595-604. |
[7] | 刘泽华, 李海涛, 史春云, 汪侠, 张洪. 短期旅游流时间分布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响应——以云南省黄金周旅游客流为例[J]. 地理学报, 2010, 65(12): 1624-1632. |
[8] | 顾世祥, 何大明, 崔远来, 李远华. 近50多年来澜沧江流域农业灌溉需水的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10, 65(11): 1355-1362. |
[9] | 闫慧敏, 刘纪远, 曹明奎. 中国农田生产力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地形控制作用[J]. 地理学报, 2007, 62(2): 171-180. |
[10] | 吴启焰, 陈浩. 云南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组织演变规律[J]. 地理学报, 2007, 62(12): 1244-1252. |
[11] | 傅开道, 何大明, 陈武, 叶长青, 李运刚. 电站建设对澜沧江—湄公河 泥沙年内分配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7, 62(1): 14-21. |
[12] | 杨煜达,满志敏,郑景云. 清代云南雨季早晚序列的重建与夏季风变迁[J]. 地理学报, 2006, 61(7): 705-712. |
[13] | 庞洪喜, 何元庆, 卢爱刚, 赵井东, 宁宝英, 院玲玲, 宋波, 张宁宁. 玉龙雪山冰川稳定同位素分馏冬夏对比[J]. 地理学报, 2006, 61(5): 501-509. |
[14] | 陈同斌, 宋波, 郑袁明, 黄泽春, 郑国砥, 李艳霞, 雷梅, 廖晓勇. 北京市蔬菜和菜地土壤砷含量及其健康风险分析[J]. 地理学报, 2006, 61(3): 297-310. |
[15] | 彭建, 王仰麟, 叶敏婷, 常青. 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5, 60(5): 798-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