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
    张自银1, 龚道溢1, 何学兆1, 雷杨娜2, 冯胜辉1
    2010, 65(3): 259-269.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极涛动是南半球大气环流的主要模态, 在多种尺度上对南半球及北半球部分地区的气候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在对树轮、珊瑚、冰芯等多种代用资料进行挑选与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公元1500 年以来南半球夏季(当年12 月-次年2 月) 的南极涛动指数。重建序列的解释方差(r2)、误差减少量(RE) 平均值分别为59.9%、0.47,较高的r2、RE表明重建具有了较高的可信度;而整体呈减少趋势的标准误差(SE) 表明代用资料的增多可以减少重建序列的不确定性。重建结果与其它研究给出的南极涛动指数有着较好的一致性。重建序列的功率谱分析表明,过去500 多年南极涛动年际变率突出的周期有2.4a、2.6a、6.3a,年代际变率突出的周期有24.1a、37.6a,均达到95%显著性水平。进一步的小波分析表明南极涛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率及其周期有着随时间而演变的特征。

  • 气候变化
    朱旭东1, 2, 何洪林1, 刘敏1, 2, 于贵瑞1, 孙晓敏1, 高彦华1
    2010, 65(3): 270-28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中国陆地区域1961-2007 年逐年/季节平均光合有效辐射(PAR) 的空间化数据(10km×10km),结合GIS 空间分析技术与Mann-Kendall 趋势分析方法对近50 年年/季节平均PAR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 全国PAR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东南低、西部高的特点,年均PAR在17.7~39.5 mol m-2 d-1之间。② 全国像元平均的年/季节平均PAR表现出一个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过程,年均PAR降幅为0.138 mol m-2 d-1/10a,不同季节下降幅度存在差异,夏季降幅最大。③ 逐像元分析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PAR呈现显著下降趋势(α = 0.05),东部趋势变化较西部明显,夏冬两季在PAR年际变化中的贡献最大。华北地区在不同季节都是下降区域,而青藏高原西北地区在不同季节都表现为上升趋势。④ PAR年际变化率空间分布在不同时段差异明显,同一地区PAR年际变化率不仅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时段也不相同,总体上1990年代之前PAR下降较快,之后下降趋势变缓。

  • 气候变化
    胡金明1, 2 , 何大明1, 2, 吴绍洪3, 李运刚1, 2, 曹杰4
    2010, 65(3): 281-292.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纵向岭谷区北回归线沿线及南北两侧的24 个站点1961-2007 时段月降水资料,基于全部站点的年降水主要特征统计,以及北回归线沿线的9 个站点的年降水变化的趋势性和阶段性检验、9 个站点间的年降水和5-10 月各月降水序列的相关性检验,分析研究区的年降水及变化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降水主要特征及其年际变化,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异,即三个区域各自内部自相似度高,而三个区域之间分异明显。北回归线沿线9 个站点的年降水序列都未表现出明显的“突变趋势性—阶段性”变化。研究区中部“岭—谷”相间的地形格局,对中部区域降水空间分异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相邻站点间多年际降水序列呈高度相关,意味着控制中部区域降水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存在明显分异,间隔分布的“岭—谷”地形会带来局地性降水量的分异。

  • 气候变化
    姚莉1, 赵声蓉1, 赵翠光1, 周兵2, 张静3, 薛峰1
    2010, 65(3): 293-30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我国1991-2005 年逐小时的降水观测资料,利用概率分布、统计检验与极值分布等方法,分析研究了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时降水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一小时最大雨强的50 年、100 年重现期估算等问题。结果表明:对于4 mmh-1以上的较强雨强而言,出现频数最多的地区主要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大部地区一小时雨强的最大值为60~80 mmh-1,沿海地区一小时雨强的最大值可以达到80~90 mmh-1;雨强出现频数的日变化在各地区是很不相同的,西南和华南是雨强日变化最明显的地区,4 mmh-1以上量级的检验结果几乎全部都超过0.01 的信度要求;一小时最大雨强50、100 年重现期估算值的空间分布形态具有一致性,高值区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50 年、100年一遇的一小时雨强达80~120 mmh-1、100~150 mmh-1

  • 气候变化
    段海来1, 2, 千怀遂1, 杜尧东2
    2010, 65(3): 301-312.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考虑柑桔气候适宜性水平及其变率变化,构建柑桔的风险度模型,运用滑动建模技术对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的气候风险性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估。根据风险分布强度将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风险大致分为三类型:低风险型、中风险型和高风险型。温度风险度大致呈纬度地带性分布,除西部高山区外,由低纬向高纬风险度依次增高;降水风险度呈现亚热带中部低,北部和西部高;与降水风险度相反,日照风险度在亚热带中部高,北部和西部低;气候风险度受温度变化的主导,也大致呈现纬度地带性,呈现高纬和西部高海拔区高,低纬和东部沿海区低。柑桔气候风险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上都存在着差异,近46 年来,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气候风险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以20 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增加的最快;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热带东部和南部风险较低的区域分布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而北部和西部风险高的区域分布有进一步增大并向东部和南部扩展的可能。从中国亚热带地区柑桔减产率大于10%、20%、30%的气候风险度分布区域变动过程来看,柑桔各减产率的气候风险度分布具有很明显的区域性和连续性,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呈增高趋势。

  • 气候变化
    边多, 边巴次仁, 拉巴, 王彩云, 陈涛
    2010, 65(3): 313-319.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75 年地形图、80 年代至2008 年的TM、CBERS 卫星遥感资料和近34 年(1975-2008 年) 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冻土深度等气候资料分析得出,西藏那曲地区西部的色林错及其周围的错鄂、雅根错的面积在近30 年来呈较显著的扩大趋势,到2008 年面积分别为2196.23 km2、279.24 km2、103.07 km2,与1975 年分别增长了574.46 km2、11.59 km2和68.13 km2,增长速度分别为35.4%、4.3%和195%。色林错从1999-2008 年湖面扩大速度为20%,平均上涨了420 km2/10a,已超过纳木错面积,成为西藏第一大咸水湖。冰雪融水量的增加是湖泊上涨的根本原因,其次与降水量的增加和蒸发量的减少、冻土退化等暖湿化的气候变化存在很大关系。

  • 地貌与第四纪
  • 地貌与第四纪
    王为, 许刘兵, 吴正, 黄山
    2010, 65(3): 320-33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广东深圳西冲湾海滩东侧基岩海岸上壶穴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测量并对其位置和高程做三角高程测量。结合野外观测结果从经典统计学和空间统计学的角度定量地描述壶穴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基岩海岸发育过程中的地貌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西冲海岸壶穴趋向形成于节理、断裂、层面等岩体软弱带,壶穴的形态和分布受这些软弱带控制,但形成于软弱带的具体位置却是随机的;西冲海岸壶穴的形成、扩大和加深实际上是对二级平台产生破坏,但壶穴以现代低潮线为下蚀极限;海岸壶穴是现代海岸动力侵蚀过程的产物,只要动力、岩石条件适合,壶穴随时都可形成;海岸壶穴的形态不仅与流水动力有关,而且与岩石硬度及壶穴发育过程有关;海岸壶穴与河流壶穴一样,可以在形成于各种类型的岩石,起源于各种各样的凹坑;海岸与河流的水动力差异导致了海岸壶穴和河流壶穴形态差异。

  • 地貌与第四纪
    韩志勇, 李徐生, 张兆干, 陈英勇, 杨达源, 弋双文, 鹿化煜
    2010, 65(3): 331-33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西星子县沙岭沙山位于鄱阳湖湖滨,临湖一侧发育顺盛行风方向延伸的垄状地形。研究从地貌学、沉积学和年代学的角度分析了垄状地形的成因。按照目前的风场计算出的沙丘走向与合成输沙方向近于垂直,说明这些垄状地形不是纵向沙丘。垄状地形内部发育平行层理,缺少滑动面,则进一步表明垄状地形并非沙丘。对垄状地形之间的沟谷形态观察后发现,这些沟谷与前丘上槽形风蚀坑形态颇为相似,且沙山的环境具备发育槽形风蚀坑的基本条件,所以我们将垄状地形之间的沟谷视为槽形风蚀坑。为确定风蚀坑的形成时代,我们在沙山上风区、下风区边缘选取了6 个剖面,测得的28 个光释光年龄显示,构成垄状地形的沙层堆积于约20 ka BP以前的末次冰期。据此我们推测在冬季风最强的阶段(18-14 ka BP),沙山由以前的风沙堆积转变为风沙侵蚀,产生了槽形风蚀坑。相邻槽形风蚀坑之间的条状突起就构成了垄状地形,因此星子县沙岭沙山临湖一侧的垄状地形属于风蚀地貌。

  • 地貌与第四纪
    杜建会1, 2, 3, 严平2, 3, 董玉祥1
    2010, 65(3): 339-35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灌丛沙堆的形成演变、形态特征及其空间格局、表面气流特征及其风蚀堆积平衡、表面植被生态生理特性及其对降水和地下水的响应、土壤理化性质和保育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目前灌丛沙堆研究只是针对某一区域或多个区域的静态研究,对灌丛沙堆演化过程中的形态、气流、土壤以及植被等因素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研究不足,难以解释灌丛沙堆的演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灌丛沙堆研究过于强调其作为土地退化的指示,而忽略了其在退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不利于干旱和半干旱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对灌丛沙堆演化过程中的土壤、植被、水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深入探讨灌丛沙堆在干旱半干旱退化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基于以上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对灌丛沙堆的保育措施进行探索,找出合理的灌丛沙堆保育措施。

  • 土地利用
  • 土地利用
    丛志远1, 康世昌1, 2, 郑伟1, 张强弓1
    2010, 65(3): 351-36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活动释放的重金属(尤其是铅和汞) 通过大气等介质的长距离传输,导致了全球环境的污染和损害,因而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为了认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全球传输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急需在偏远的背景地区开展深入研究。本文概述了目前通过冰芯和湖泊沉积恢复重金属污染历史的研究成果,以及与背景地区大气重金属现代过程相关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科学问题,探讨了青藏高原在开展该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综合集成研究上的独厚区域优势。而高原野外台站的建立(如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 也为此类研究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 地貌与第四纪
  • 地貌与第四纪
    曹志冬1, 曾大军1, 王全意2, 王小莉2, 张奕2, 邓瑛2, 郑晓龙1, 王飞跃1
    2010, 65(3): 361-36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甲型H1N1 正在全球快速传播,中国因人口众多而成为受甲型H1N1 潜在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8 月15 日以前的北京市甲型H1N1 病例数据,论文分析了甲型H1N1 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了94 起聚集爆发事件的时空演变模式。论文还对比了北京市的甲型H1N1 与2003 年SARS的空间传播网络,结果表明,两次流行事件的空间传播模式具有类似模式,朝阳区—海淀区—城市中心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 是影响北京市疫情发展的关键。在资源有限情况下,重点关注这个三角地带的人群防控对缓减北京市甲型H1N1 疫情会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北京市甲型H1N1 的早期防控是有效和及时的。

  • 学术信息
  • 学术信息
    夏军, 占车生, 刘晓洁, 乔云峰, 柳文华
    2010, 65(3): 378-379.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3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