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8, Vol. 63 ›› Issue (6): 657-668.doi: 10.11821/xb200806010
• 旅游地理 • 上一篇
汪宇明, 高元衡
收稿日期:
2007-11-19
修回日期:
2008-04-20
出版日期:
2008-06-25
发布日期:
2008-06-25
作者简介:
汪宇明(1953-), 湖北黄冈人,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E-mail: ymwang@re.ecnu.edu.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54); 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10)
WANG Yuming, GAO Yuanheng
Received:
2007-11-19
Revised:
2008-04-20
Online:
2008-06-25
Published:
2008-06-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571054; Supported by Shanghai Leading Academic Discipline Project, No.B410
摘要:
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对1999-2005 年上海及长江干流区域内各省区入境旅游者统计 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在长江流域各省区出、入沪旅游流总量增长中, 结 构性转移分量的贡献影响发挥着主导影响; 份额分量的贡献影响发挥着基础性影响作用; 而 竞争性转移分量的贡献影响虽然有表现, 但其作用绩效明显低于其他分量的影响绩效; 总体 上, 结构性转移分量与份额分量高度集聚于上海毗邻的江浙地区, 表现出长三角地区旅游流 的高度内聚性; 但出、入沪旅游流增量中的各分量贡献影响, 在长江流域各省区间出现显著 的不均衡现象, 上海出沪旅游辐射强度在长江流域自东向西呈现出“U”型格局的空间变化。 其中, 距离尺度虽然是影响旅游流空间差异变化的重要因子, 但省区间的资源禀赋、旅游区 位交通的便捷性、旅游产品特色与供给结构变动、区域间旅游一体化程度等因子所构成的区 域性差异, 则是影响大都市与区域间旅游互动程度和空间格局的深层次原因。促进大都市与 不同尺度规模区域之间的旅游互动, 实现大都市与区域间旅游和谐发展, 全面提升中国旅游 的空间效益, 是中国区域旅游深度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战略性命题。
汪宇明, 高元衡. 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J]. 地理学报, 2008, 63(6): 657-668.
WANG Yuming, GAO Yuanheng. The Tourism Interaction between Shanghai and Province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63(6): 657-668.
|
[1] | 王德, 李丹, 傅英姿.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住宅区居民就业空间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8): 1585-1602. |
[2] | 塔娜, 申悦. 基于共享度的上海郊区社区居民活动空间隔离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0, 75(4): 849-859. |
[3] | 朱玮, 梁雪媚, 桂朝, 冯永恒, 闫嘉. 上海职住优化效应的代际差异[J]. 地理学报, 2020, 75(10): 2192-2205. |
[4] | 林晓,徐伟,杜德斌,杨凡. 上海市风险投资企业的空间分布与“技术—资本”地理邻近性[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112-1130. |
[5] | 徐冬, 黄震方, 黄睿. 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雾霾对中国城市旅游流影响的空间效应[J]. 地理学报, 2019, 74(4): 814-830. |
[6] | 屠爽爽,龙花楼,张英男,周星颖. 典型村域乡村重构的过程及其驱动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 74(2): 323-339. |
[7] | 殷杰,许世远,经雅梦,尹占娥,廖邦固. 基于洪涝情景模拟的城市公共服务灾害应急响应空间可达性评价——以医疗急救为例[J]. 地理学报, 2018, 73(9): 1737-1747. |
[8] | 秦静,李郎平,唐鸣镝,孙岩,宋昕芮. 基于地理标记照片的北京市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J]. 地理学报, 2018, 73(8): 1556-1570. |
[9] | 王德,顾家焕,晏龙旭. 上海都市区边界划分——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探索[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896-1909. |
[10] | 於家, 温家洪, 陈芸, 廖邦固, 杜士强. 基于应急疏散智能体模型模拟的城市避难所空间配置——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8): 1458-1475. |
[11] | 任国平, 刘黎明, 孙锦, 卓东, 袁承程. 基于“胞—链—形”分析的都市郊区村域空间发展模式识别与划分[J]. 地理学报, 2017, 72(12): 2147-2165. |
[12] | 曹有挥, 梁双波, 吴威, 陈欢, 叶士琳. 枢纽港口城市港航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12): 2226-2240. |
[13] | 石忆邵, 周蕾. 上海市地下商业空间使用权估价及空间分异[J]. 地理学报, 2017, 72(10): 1787-1799. |
[14] | 丁亮, 钮心毅, 宋小冬. 上海中心城就业中心体系测度----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J]. 地理学报, 2016, 71(3): 484-499. |
[15] | 汪明峰, 程红, 宁越敏. 上海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合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5, 70(8): 1243-1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