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海涛, 邱林, 王文川, 陈晓楠, 段春青. 基于信息扩散和混沌理论的西安市玉米生育期旱涝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893-1906. |
[2] |
李哲, 丁永建, 陈艾姣, 张智华, 张世强. 1960—2019年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中的Hiatus现象及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845-1859. |
[3] |
杜军, 胡军, 尼玛吉, 次旺顿珠. 1981-2017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5 cm地温及其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21-1834. |
[4] |
杨家伟, 陈华, 侯雨坤, 赵英, 陈启会, 许崇育, 陈杰. 基于气象旱涝指数的旱涝急转事件识别方法[J]. 地理学报, 2019, 74(11): 2358-2370. |
[5] |
包为民, 沈丹丹, 倪鹏, 周俊伟, 孙逸群. 滑动平均差检测法的提出及验证[J]. 地理学报, 2018, 73(11): 2075-2085. |
[6] |
闪丽洁,张利平,张艳军,佘敦先,夏军. 长江中下游流域旱涝急转事件特征分析及其与ENSO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18, 73(1): 25-40. |
[7] |
万红莲, 宋海龙, 朱婵婵, 张咪. 明清时期宝鸡地区旱涝灾害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7, 72(1): 27-38. |
[8] |
葛全胜, 刘路路, 郑景云, 郝志新. 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J]. 地理学报, 2016, 71(5): 707-717. |
[9] |
何慧, 廖雪萍, 陆虹, 陈思蓉. 华南地区1961-2014年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特征[J]. 地理学报, 2016, 71(1): 129-141. |
[10] |
顾西辉, 张强, 孙鹏, 肖名忠, 孔冬冬. 新疆塔河流域洪水量级、频率及峰现时间变化特征、成因及影响[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390-1401. |
[11] |
拉巴次仁, 索朗加措, 白玛. 1981-2010年西藏霜冻日数的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5): 690-696. |
[12] |
任惠茹, 李国胜, 崔林林, 何蕾. 近60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阶段性与多尺度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5): 619-631. |
[13] |
杜军, 路红亚, 建军. 1961-2010 年西藏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13, 68(9): 1269-1280. |
[14] |
赵爱芳, 张明军, 孙美平, 汪宝龙, 王圣杰, 王琼. 1960-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0 ℃层高度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3, 68(7): 994-1006. |
[15] |
樊辉, 何大明. 怒江流域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J]. 地理学报, 2012, 67(5): 621-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