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
中文
过刊目录
1993年, 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3-03-15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
宁越敏, 严重敏
1993, 48(2): 97-10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确定中心城市概念和标准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中心城市的发展及空间扩散进行了理论探讨,指出中心城市的发展具有空间不平衡的特点,各中心城市的空间扩散效应也不相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本文对不同类型中心城市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Select
论文
论中国地貌图的研制原则、内容与方法——以1:4000000全国地貌图为例
陈志明
1993, 48(2): 105-11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图以多层次表示法和表列式分解型图例,着重表现构造地貌为基础的内外力地貌成因、形态及其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在内力方面,采用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表现了构造地貌;外力方面,除表现传统的堆积成因形态类型外,辅以气候地貌的地带分异;而形态分类则利用DTM,对国土地形进行了基本形态要素的机助分析与制图,并引进地形起伏度概念,调整了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案。通过项目研制,作者力求探讨一种符合现代地貌学理论,服务于科研、教学和国土整治的新型国家地貌图。
Select
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区域土地利用决策的研究
黄杏元, 倪绍祥, 徐寿成, 高文
1993, 48(2): 114-12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江苏省溧阳县为例,研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区域土地利用多目标规划中的应用,着重探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区域土地利用决策原理和方法。研究表明,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单项适宜性评价模型和生产布局决策模型的建立与运行,可以有效地进行研究区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和为区域土地管理提供依据。
Select
论文
喀斯特区现代溶蚀强度与环境的研究——以红水河流域为例
房金福, 林钧枢, 李钜章, 张耀光
1993, 48(2): 122-13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喀斯特溶蚀作用的重要环境因素,即气候、碳酸盐岩性和水动力条件因素的分析为基础,对红水河流域内124个点的溶蚀量值与环境因素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建立了综合因子溶蚀量计算公式,编制了溶蚀量图。得出溶蚀强度变化规律。通过对红水河流域典型区的试验研究,证明采用建立相关因子溶蚀量方程的方法是可行的,用此方法可进行大流域的喀斯特区溶蚀速度的编图,研究喀斯特溶蚀速度区域特征和分布规律。
Select
论文
古地理过程研究的方法与实例——以洛川黄土剖面为例
程伟民, 谢炳庚, 肖宁川
1993, 48(2): 131-142.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取陕西省洛川县黑木沟黄土剖面中CaCO
3
含量、粉粘比(kd值)、FeO/Fe
2
O
3
以及SiO
2
/Al
2
O
3
等指标,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投影变换等数学方法,研究这一地区中、晚更新世古地理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洛川地区在中、晚更新世经历了5种类型的自然环境和9次地理旋迴,地理旋迴的周期和变化幅度不断增大,自然环境朝干冷方向演变。
Select
论文
福建地貌基本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赵昭昞
1993, 48(2): 143-15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从发展农业生产角度出发,分析了福建地貌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继而论述了地貌与农业自然灾害的关系,指出了坡度陡、降水强度大和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三者相结合的部位是农业生态脆弱的地段。最后,根据福建山河分布格局,提出改善福建农业生态的根本性措施——建立防护林体系。
Select
论文
冰川作用区的温度及其特征
康兴成
1993, 48(2): 152-16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西昆仑山崇侧冰川区的观测资料。揭示了冰川区和非冰雪区气温的日变化,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摘变以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冰雪区气温的日变化小,而昼夜温差大,全天均为绝热稳定区。非冰雪区白天为绝热不稳定状态,夜晚存在逆温现象。接近冰雪区地带气温递减率较大。水平方向温差主要发生在冰雪区前缘地带。由此,提出了冰川区特有的现象——“冰川锋”,并给出了该地区作为青藏高原最冷区域之一的一些数值。
Select
论文
黄土高原晋陕蒙毗邻地区土地退化遥感分析
郑兴年, 王长耀, 林恒章, 王乃斌, 池天河
1993, 48(2): 161-17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典型区的分析,对黄土高原土地退化现状及其成因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加以长期人类活动影响,土地退化十分严重,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
Select
论文
贺兰山区气候若干问题
许朝斋, 林之光, 汪奕琮
1993, 48(2): 171-176.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利用宁夏区农业厅和区气象局气候资料中心于1985年3月,组织的贺兰山中部剖面考察期间11个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在国内首次对贺兰山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贺兰山东麓的冷湖效应,东坡磷矿点典型的山谷风现象,雨季的最大降水高度,以及研究确定了剖面上西坡日照百分率随高度的真实分布。
Select
论文
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分型及突变的初步分析
尹训钢, 吴祥定
1993, 48(2): 177-18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CEOF(复经验正交函数)对黄河中下游地区15个代表站点近500年来的旱涝等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历史时期本地区的旱涝分布特点可用三种分布型表征:平均型、东西反相型和南北反相型,对上述三种旱涝分布型的时间振幅,应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检验,可以发现平均型和东西反相型近500年来发生旱涝突变,而南北反相型则相对比较稳定。
Select
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学信息需求分析模式
王铮, 许世远, 丁金宏, 和莹
1993, 48(2): 186-18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302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GIS作为信息系统有特定的信息需要,它包括数据内容、数据形式和信息处理模式等,IRA(信息需求分析)目的在于描述信息内容范畴、形式和信息处理所需的模型体系。在本文中,我们建议了一个IRA分析方法,这个方法描述在图1中,在这个分析模式中,功能需求是分析的中心;功能需求由GIS的应用目标和信息的可能的组织特征、区域特征等决定,由功能需求决定信息需求。实验表明,这一模式适合微机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