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1, Vol. 36 ›› Issue (3): 280-291.doi: 10.11821/xb198103004
吴正
出版日期:
1981-07-15
发布日期:
1981-07-15
Wu Zheng
Online:
1981-07-15
Published:
1981-07-15
摘要: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央,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沙漠之一。该沙漠早已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先后有不少探险家,地理、地质学家到过这里进行考察;但是,关于沙漠和各种沙丘形态的成因,迄今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搞清楚。
吴正. 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的探讨[J]. 地理学报, 1981, 36(3): 280-291.
Wu Zheng. APPROACH TO THE GENESIS OF THE TAKLAMAKANDESERT[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1, 36(3): 280-291.
[1] | 张玉柱, 黄春长, 陈莹璐, 谭志海, 杨利荣, 张云翔, 邱海军, 刘波, 赵发珠. 新仙女木期黄河晋陕峡谷古风成沙层年代及其物质来源[J]. 地理学报, 2017, 72(5): 790-803. |
[2] | 莫多闻, 周力平, 刘耕年, 李有利, 夏正楷, 张家富, 李宜垠. 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J]. 地理学报, 2017, 72(11): 1974-1996. |
[3] | 张威, 付延菁, 刘蓓蓓, 刘亮, 崔之久, 师源凰, 王斯文. 阿尔泰山喀纳斯河谷晚第四纪冰川地貌演化过程[J]. 地理学报, 2015, 70(5): 739-750. |
[4] | 朱秉启, 于静洁, 秦晓光, 刘子亭, 熊黑钢. 新疆地区沙漠形成与演化的古环境证据[J]. 地理学报, 2013, 68(5): 661-679. |
[5] | 赵井东, 施雅风, 王杰. 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理学报, 2011, 66(7): 867-884. |
[6] | 范天来, 范育新, 魏国孝. 河套盆地西山咀凸起区湖相地层的发现及其测年[J]. 地理学报, 2011, 66(5): 698-708. |
[7] | 杨青, 刘晓阳, 崔彩霞, 李军, 刘蕊. 塔里木盆地水汽含量的计算与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7): 853-862. |
[8] | 李郎平; 鹿化煜. 黄土高原25万年以来粉尘堆积与侵蚀的定量估算[J]. 地理学报, 2010, 65(1): 37-52. |
[9] | 胡小猛; 郭家秀; 胡向阳. 汾河地堑湖盆第四纪地貌—沉积特征的构造控制[J]. 地理学报, 2010, 65(1): 73-81. |
[10] | 许炯心,李炳元,杨小平,周力平,师长兴,高抒,郑祥民,熊康宁,朱秉启,汪亚平,周立旻. 中国地貌与第四纪研究的近今进展与未来展望[J]. 地理学报, 2009, 64(11): 1375-1393. |
[11] | 王雪芹, 张元明, 蒋进, 杨维康, 陈明, 张继凯, 陈均杰, 宋春武. 放牧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 沙垄地表性质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7, 62(7): 698-706. |
[12] | 胡小猛,傅建利,李有利. 汾河流域地貌发育对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02, 57(3): 310-318. |
[13] | 黄镇国,张伟强. 中国热带红树林的发展及其地理背景[J]. 地理学报, 2002, 57(2): 174-184. |
[14] | 熊黑钢, 钟巍, 塔西甫拉提, 海米提, 努尔巴依, 高村弘毅, 铃木裕一, 岛津. 塔里木盆地南缘自然与人文历史变迁的耦合关系[J]. 地理学报, 2000, 55(2): 191-199. |
[15] | 李志忠, 朱大奎, 王颖. 关于中国陆架沙漠化理论几个问题的探讨[J]. 地理学报, 1999, 54(3): 269-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