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
中文
过刊目录
1981年, 3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1-07-15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中国泥炭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
柴岫
1981, 36(3): 237-253.
https://doi.org/10.11821/xb198103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未完全分解和已分解的有机残体(主要是植物残体),长期积累起来的物质。现代沼泽地仍在积累着的泥炭,叫裸露(或表露)泥炭,亦即现代泥炭沼泽,如沼泽已消失,泥炭被埋没于地下,则称为埋藏泥炭。 泥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有关学科和我室多年的调查研究,经初步整理与分析,草成此文,望指正。
Select
论文
我国地表面与下层土壤间热交换量的计算和分布
高国栋, 陆渝蓉
1981, 36(3): 254-266.
https://doi.org/10.11821/xb198103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表面与下层土壤间的热交换量简称土壤热交换量。是热量平衡中的主要分量之一,它表示了土壤中所能吸收和释放热量的状况和热储存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大气和土壤中的能量分配。因此,它不仅在气候研究上有重要意义;并且对工农业生产可以提供热量资源和指标。
Select
论文
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
刘华训
1981, 36(3): 267-279.
https://doi.org/10.11821/xb198103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球上植被的大型分布,明显地呈现地带性变化。平地上表现为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燥度地带性;山地上表现为垂直(地)带性,就是所谓“三维空间”分布现象。我国地广山多,自然条件复杂,研究山地植被的分布规律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富有实践意义。
Select
论文
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的探讨
吴正
1981, 36(3): 280-291.
https://doi.org/10.11821/xb198103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央,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沙漠之一。该沙漠早已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先后有不少探险家,地理、地质学家到过这里进行考察;但是,关于沙漠和各种沙丘形态的成因,迄今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搞清楚。
Select
论文
华北平原土壤水盐动态与盐分的集散(以石家庄——衡水地区为例)
夏增禄
1981, 36(3): 292-302.
https://doi.org/10.11821/xb198103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是,有些地区由于旱、涝、盐碱的危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土壤的水盐运行规律,提出有效控制旱、涝、盐碱灾害的措施,为本区的一个重要生产课题。 华北平原盐分的迁移,与国内外一般干旱地区不同。
Select
论文
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相和沉积模式
高善明
1981, 36(3): 303-314.
https://doi.org/10.11821/xb198103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滦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中游横穿燕山山地,自滦县大桥向南流入下游平原,在乐亭县王庄子公社汇入渤海,全长877公里,流域面积约44,900平方公里。 滦河是渤海湾北岸一条强流量多沙性河流。据滦县站实测,年平均流量148米
3
/秒(历年最大洪峰流量34,000米
3
/秒,1962年),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2,670万吨(最大8,790万吨,1959年)。
Select
论文
中国东北晚冰期以来自然环境演变的初步探讨
裘善文, 姜鹏, 李风华, 夏玉梅, 王曼华, 汪佩芳
1981, 36(3): 315-327.
https://doi.org/10.11821/xb198103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东北及其毗邻的海域,自晚冰期以来,自然环境,包括气候、生物群、海陆分布和地貌过程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认识自然环境的历史、现状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具有理论意义,对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Select
论文
使用电子计算机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方法试验
地图制图自动化组
1981, 36(3): 328-337.
https://doi.org/10.11821/xb198103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电于计算机进行统计制图是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提出的一项课题。
Select
论文
黄河河源探讨
田尚
1981, 36(3): 338-344.
https://doi.org/10.11821/xb198103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举世闻名的巨川。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它的河源在哪里?历来为人们所关注,进行过多次探讨,积累了许多宝贵资料,但是,历代学者们的认识并不一致,长期争论不休。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