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水文模拟
  • 水文模拟
    刘昌明, 王中根, 杨胜天, 桑燕芳, 刘小莽, 李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地学的理念,特别是陆地表层系统研究理论,探讨了水循环研究发展趋势,从单一要素过程、到流域多过程综合、再到水系统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的集成,阐述了发展水循环综合模拟技术的重要性。系统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水循环综合模拟系统HIMS(Hydro-Informatic Modeling System)的发展历程、主体结构与特色功能,包括水循环多源信息集成平台、水循环多元要素定量遥感反演系统、水循环过程模块库集成系统、多尺度分布式水循环定制模拟系统等。指出多学科交叉,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水循环模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HIMS系统及其定制模型在国内外的大量验证和应用,显示出其水循环综合模拟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可望为变化环境下的复杂陆地表层过程中涉水问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工具,适应水系统研究的需要。
  • 水文模拟
    周成虎, 刘苏峡, 于静洁, 宋献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刘昌明院士是国际知名的水文水资源学家,长期倡导和力行水循环、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和水灾害的研究,将水文学的地球物理、工程和地理方向相结合,提出了水文循环研究的微观与宏观系统观点和方法,发展了较为完善的“五水”转化的理论模式,构建了全新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并对华北平原的节水农业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环境效应、缓解黄河断流的对策等国家重大应用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科学观点和有效的决策咨询意见。本文仅从实验水文学、稀缺资料地区水文预测和水文模型三方面,探讨刘昌明院士跨越50 多年的研究工作,从中可以体会出先生研究的系统性思想和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
  • 海岸研究
  • 海岸研究
    李志强, 李维泉, 陈子燊, 朱雅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华南47 个典型弧形海岸,选取表征海岸平面形态特征、海岸水动力等10 个地貌动力要素,利用主成分、分层聚类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华南弧形海岸的主要因素及海岸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华南弧形海岸平面形态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水动力、海陆供沙等要素共同作用;(2)华南弧形海岸可以分成4 个大类。第一类型是中、强潮型海岸;第二类型主要为强浪型海岸;第三类型是地质构造控制的大型弧形海岸;第四类型只有洋浦湾与铺前湾,是比较独特的弧形海岸类型;(3)利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探究地貌动力要素及海岸形态与类型的关系,说明华南弧形海岸聚类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 海岸研究
    刘小喜, 陈沈良, 蒋超, 胡进, 张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加剧以及巨量泥沙来源断绝的影响,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侵蚀灾害风险。本文基于研究区特点和脆弱性指数法(CVI),选取岸线变化速率、等深线变化速率、岸滩坡度、水下坡度、沉积动力环境、年平均含沙量、年平均高潮位、海岸利用类型、海岸开发适宜性等9 个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估指标权重,结合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废黄河三角洲整体表现为较高的侵蚀脆弱性,其中较高以上脆弱性超过50%,中度以上脆弱性超过75%。评估得出的海岸侵蚀脆弱性分布可为海岸带资源保护、防灾减灾、规划管理等提供重要的参考。
  • 海岸研究
    任惠茹, 李国胜, 崔林林, 何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950-2011 年黄河利津站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利用突变分析和有序聚类分析方法对60 年来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利用功率谱、交叉谱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同期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多尺度周期性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 年为利津站水沙通量显著变化的时间分界点,此后利津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各种尺度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弱趋势。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在时间尺度上分别在2.86a、4.44a 和13.33a 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受流域的降水以及人类活动尤其是水库建设、干流引水、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的影响,进入80 年代后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来越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准两年周期振荡和年代际振荡、降水的周期性、太阳活动的年代际周期是影响黄河入海水沙通量周期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使得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周期性变化集中在年代际变化和年际变化上。黄河入海水沙通量的阶段性递变除受年代际尺度周期性变化控制外,还与人类活动的干扰有着密切的关系。
  • 气候变化
  • 气候变化
    韩兰英, 张强, 姚玉璧, 李忆平, 贾建英, 王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西南60 多年干旱灾情资料,计算了干旱受灾率、成灾率、绝收率和综合损失率,分析了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灾害规律特点并对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西南近60 年干旱灾害范围、程度和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受灾率、成灾率和绝收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各省也呈上升趋势,四川最明显,其次是贵州,云南最小。西南干旱综合损失率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综合损失率为3.93%,21 世纪综合损失率为7.29%,明显高于全国平均(5.51%)。近10年来干旱重灾中心发生了转移,云南和贵州干旱面积明显增加,西南干旱重灾中心向南北两边分离。综合损失率随土壤湿度、植被盖度和降水降低而增加,但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西南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但降水呈减小趋势。西南温度升高是干旱灾害的主要因素,同时区域降水减少、土壤湿度降低和植被盖度降低等加剧了西南干旱损失和风险。
  • 气候变化
    任正果, 张明军, 王圣杰, 朱小凡, 董蕾, 强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布的1961-2011 年全国0.5°×0.5°逐日降水量数据集和气象站点日降水量实测资料,评估了该套格点降水资料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可信度,并选取了世界气象组织等推荐的5 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格点资料研究了中国南方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结果表明,内插到气象站点位置的格点资料和气象站点实测数据之间的偏差普遍较小,偏差在-10%~0 之间的站点个数占总个数的50.64%,在绝大多数区域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80 以上;各极端降水指数的多年平均值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越靠近西北方向越干旱,而越靠近东南方向越湿润;1961-2011 年间,最大5 日降水量(RX5day)、极端降水量(R95)、日降水量≥ 20mm天数(R20mm)和日降水强度(SDII)的年际倾向率分别为0.17 mm·a-1、1.14 mm·a-1、0.02 d·a-1和0.01 mm·d-1·a-1,持续降水日数(CWD)则以-0.05d·a-1的速率减少;各极端降水指数的变化趋势存在空间差异,RX5day、SDII 和R95 呈增加趋势的格点所占比例分别为60.85%、75.32%和75.74%;各极端降水指数与总降水量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且均通过了0.01 水平的置信度检验。
  • 气候变化
    戴声佩, 李海亮, 罗红霞, 赵一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5 省区104 个及周边39 个资料序列较长的气象站点1960-2011 年逐日平均气温实测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计距平法,以及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积温空间模拟方法,分析了1960-2011 年华南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 10℃期间积温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上看,1960 年以来,研究区日平均气温稳定≥ 10℃期间积温呈现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7.54℃/10a。小于6000℃所占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有逐年减少的规律;大于6000℃小于8000℃所占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在1960-1969年、1970-1979 年呈减少趋势,在1990-1999 年、2000-2011 年呈增加趋势;大于8000℃所占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呈明显增加的趋势。(2)从空间尺度上来看,研究区日平均气温稳定≥10℃期间积温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减少。其空间分布以大于5000℃小于8000℃所占区域的面积最大;其次是大于4000℃小于5000℃所占区域的面积;小于4000℃、大于8000℃所占区域的面积最小。研究区99%的站点日平均气温稳定≥10℃期间积温气候倾向率大于零,表明研究区日平均气温稳定≥10℃期间积温总体增加趋势明显,增加趋势最明显的区域分布在云南中部、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等地区。(3)对比时段I(1960-1989 年)和时段II(1980-2011 年)的气候带分布变化情况,边缘热带和南、中亚热带区域逐渐扩大,北亚热带和温带区域呈减小的趋势,气候带的分布在气候变暖形势下呈现出整体向高海拔扩张和向高纬度北移的趋势。(4)积温的增加对热量要求较高的热带作物生产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种植界限向北、向高海拔扩展,该地区适宜种植热带作物的区域有所增加。
  • 气候变化
    董旭光, 顾伟宗, 孟祥新, 刘焕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山东省121 个气象站1961-2010 年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山东省近50a 来的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气候特征、变化趋势和贡献率、变异场、突变、周期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近50a 山东省年降水日数和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振荡,降水日数总体呈极显著减少趋势。降水日数和强度呈明显的带状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大雨强度较均匀,暴雨日数和强度在鲁中山区南侧较多、较大,北侧则较少、较小。平均年降水日数呈减少变化趋势的站点达116 个,降水强度增强的站点达80 个。大雨日数减少和暴雨强度增强趋势较明显。大雨和暴雨日数占比较小,但对年降水量贡献较大。21 世纪以来大雨和暴雨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比率增大。平均降水日数及其变异系数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90 年代前后和21 世纪初期年际变化较大。降水事件同一年代际间的变异系数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同一降水事件不同年代际间的变异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平均降水日数和大雨强度分别在1977 和2005年发生了突变。大雨和暴雨日数变化的主周期分别为5a、11a,降水强度则分别为13a、21a。
  • 气候变化
    钱锦霞, 李娜, 韩普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山西省境内较为均匀分布的70 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70-2012 年冬季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负积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采用累积距平法确定其突变点,以突变点为界分为前后2 个时间段,依据前后时间段等值线的变化分析冬季气候变暖对山西省冬小麦可种植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西省负积温呈现显著减少趋势(通过了α=0.01 的显著检验),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呈现不显著升高趋势;突变后,负积温平均减少了103.4℃,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分别升高了0.8℃和0.7℃;在3 个指标中,决定山西省冬小麦能否种植的关键因子是负积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小;冬季气候变暖后,平均状况下,冬小麦可种植区域面积扩大了约2.9×106 hm2,扩大52%,80%保证率下,冬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了约2.3×106 hm2,扩大79%。
  • 气候变化
    秦翔, 崔晓庆, 杜文涛, 任贾文, 陈记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冰芯所记录的积累量是恢复高山区过去降水变化最可靠的指标。2006 年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老虎沟12 号冰川粒雪盆海拔5040 m处钻取了的一支20.12 m的冰芯,利用其年积累量估算了1960-2006 年期间的冰川区降水量,结合2010 年实测资料,分析了这一时期降水变化特征并研究其与周边其他地区降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50 年中,高山冰川区降水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960-1980 年,降水量表现出明显增加趋势,1980-2006年表现出明显减小趋势。重建的冰川区降水量变化与临近低海拔区的肃北气象站降水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二者相关系数为0.619(P < 0.001),而量级上高山区是低山区的约3 倍。祁连山老虎沟冰川区降水与周边的敦德冰芯同期的累积量、树轮重建降水、青藏高原东北部多个气象站点的实测降水,以及临近区域格点PDSI干旱指数变化对应较好。此外,近50 年来祁连山老虎沟冰川区及毗邻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降水变化与ENSO呈正相关关系明显,反映了该地区高海拔大气降水变化很可能受ENSO的影响。
  • 气候变化
    拉巴次仁, 索朗加措, 白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西藏38 个气象站点1981-2010 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和R/S 分析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霜冻日数的年际、年代际、异常、突变等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藏霜冻日数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减幅为3.3~14.6 d/10a(37个站P < 0.01);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霜冻日数减幅在增大。在10a 年际变化尺度上,大部分站点霜冻日数20 世纪80 年代为正距平、21 世纪初为负距平;90 年代霜冻日数以正距平居多。有8 个站点霜冻日数存在突变点,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以1997 年居多。特多霜冻日数发生频数为0~3 次,多发生在20 世纪80 年代;特少霜冻日数频数介于0~4 次,以21 世纪初居多。特多霜冻日数发生频次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关系不密切,而特少霜冻日数发生频次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 论文写作
  • 论文写作
    赵歆, 何书金, 姚鲁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分析研究论文是地理学论文的重要类型之一。实验分析类论文写作过程主要涉及样品的选择与采集、分析的方法与过程、数据的校正与检验、数据的对比与分析。地理学实验分析类论文一般应采集较大范围的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选样的依据和选择实验样点的代表性;分析实验产生的数据误差;引用前人的相关工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研究要素变化规律和影响机理。通过总结多年来地理学实验分析类论文评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供此类论文写作的学者参考。
  • 综述
  • 综述
    姚鲁烽, 何书金, 赵歆, 高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整理总结1934-2013年来有关《地理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方面的报道资料,全面回顾《地理学报》创刊80年来在论文编辑、出版管理、印刷发行、引证指标、获得奖励等方面的情况。根据期刊出版情况,将《地理学报》近80年的发展过程分为4个时期:1934-1949年9月的初创发展时期、1949年10月-1966年的整顿发展时期、1978-1998年的恢复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的网络与数字化发展时期。
  • 学术信息
  • 学术信息
    姚鲁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