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
中文
图/表 详细信息
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
陈发虎, 吴绍洪, 崔鹏, 蔡运龙, 张镱锂, 尹云鹤, 刘国彬, 欧阳竹, 马巍, 杨林生, 吴铎, 雷加强, 张国友, 邹学勇, 陈晓清, 谈明洪, 王训明, 包安明, 程维新, 党小虎, 韦炳干, 王国梁, 王五一, 张兴权, 刘晓晨, 李生宇
地理学报, 2020, 75(
9
): 1799-1830. DOI:
10.11821/dlxb202009001
图3
黄淮海盐碱地和风沙治理前后对比
注:a、b为禹城北丘洼采用浅群井强排强灌技术改造重盐碱地前后(1990年5月);c、d为禹城沙河洼古河道采用风沙地逆转综合技术治理前后(1989年3月)。
本文的其它图/表
图1
20世纪50年代末至2010年中国沙漠化面积(a)及变率(b)(据王涛等
[
113
]
绘)
图2
中国东部季风边缘区沙尘暴对人类活动和亚洲季风变化响应的示意图(据Chen
[
130
]
绘)
注:a夏季风强—人类活动强—沙漠化扩张—沙尘暴强时期;b夏季风弱—人类活动弱—植被恢复—沙尘暴弱的时期。
图4
中国硒带分布
[
236
]
图5
地理探测器原理示意(据王劲峰等
[
273
]
绘)
注:研究区包括被解释变量
Y
以及空间分层
X
两个图层;
X
可用于表达地理分类或分区;$\bar{Y}$、$σ^{2}$为整个研究区的均值及方差,$\bar{Y}_{h}$、$σ^{2}_{h}$为第
h
个层的均值及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