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 详细信息

新质生产力的地理学内涵及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
方创琳, 孙彪
地理学报, 2024, 79(6): 1357-1370.   DOI: 10.11821/dlxb202406001

类型 生产力
属性
生产资
料属性
生产关
系属性
生产要
素属性
生产布
局属性
驱动力
属性
产业发展
属性
基本特征 发展
模式
对环境
的态度
传统生产力 落后生产力,旧动能,传统产业,路径依赖 高资源消耗、高碳排放、高环境污染、高生态破坏 脆弱性,低效能要素配置的市场体系 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强调要素数量 依赖原料地、消费地等 资源与资本依赖 实体产业占主导,产业低端化、低效化、高碳化 低度耦合、低度融合、有限关联、慢速迭代 高增量发展模式 污染型生产力,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新质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新动能、新产业、新模式与新路径 高水平、高效能、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 韧性,高效率的市场要素配
置体系
技术、知识、数据等;强调要素质量 依托优质生态环境和人才集聚地 技术与知识驱动 实体产业与数字产业高度融合,产业高端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低碳化 高度耦合、深度融合、超级关联、快速迭代、空间分异 高质量发展模式 清洁生产力,环境友好,生态优先
表1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基本属性及特征对比分析表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