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
中文
图/表 详细信息
黄河源区气候—植被—水文协同演变及成因辨析
莫兴国, 刘苏峡, 胡实
地理学报, 2022, 77(
7
): 1730-1744. DOI:
10.11821/dlxb202207011
图11
年尺度流域平均径流系数、植被指数和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
注:C为当年降水;B1为之前一年降水;B2为之前两年降水。
本文的其它图/表
图1
黄河源区DEM、水文和气象站分布和2010年土地利用
图2
VIP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型结构
图3
海北站日尺度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ET)模拟值与涡度相关观测对比
图4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蒸散和植被生产力
图5
黄河流域年蒸散和植被生产力倾向率的空间格局
图6
流域多年平均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倾向率的空间格局
图7
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蒸散量及其倾向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注:灰色区域表示标准差范围。
图8
年均GPP及其倾向率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图9
植被水分消耗、生产力与叶面积指数的关联
图10
流域平均水碳通量及其相对年际倾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