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
    黄毅, 马耀峰, 薛华菊
    地理学报. 2013, 68(12): 1689-170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2009
    Baidu(31) CSCD(10)
    运用锡尔指数、ESDA、质—量矩阵、Pearson 相关系数等方法,从时序演变、空间关联、质—量态势、区域影响因素4 个视角对近10 年我国入境旅游服务质量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① 我国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整体呈提升态势,中部逐渐赶超东部,西部常年最低。② 省区间服务质量差异存在收敛趋势,地带内差异比重较高。东、中部服务质量势能差转换较好,差异在低值上表现出连续倒U型演变;西部差异高度震荡,服务质量势能差没有实现稳定、渐进式转换。③ 与入境旅游流及收入不同,多数年份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未呈现显著全局空间自相关。④ 局部空间相关关系的波动主要由邻近省区一方跃迁造成,多为质量下降型;低值集聚区在西部扩大的同时,由西南内陆向南部沿海扩散。⑤ 东部高值集聚区比重较大,但显著程度降低;中部随着吉林的崛起,形成以其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显著程度超过长三角;西部形成滇—川、新—青—藏两大显著低值集聚区。⑥ 东部质—量态势最优,但出现数量型粗放发展趋势;中部质量发展好于数量;西部质—量态势日渐堪忧。各省区表现出9 种质—量态势演变类型。⑦ 入境旅游服务质量与接待设施、劳动力供给、经济生活水平等区域因素正向相关,与入境旅游收入及接待量相关关系不强。
  • 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
    安宁, 朱竑
    地理学报. 2013, 68(12): 1702-171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2010
    Baidu(34)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媒体如何反映人地关系逐渐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热门话题。1970 年代以来,以Said 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开启了“想象地理”的大门,将后殖民主义研究与地缘政治等地理话题结合起来。本研究援引“东方主义”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深入剖析美国《时代》杂志对中国地方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过程,探讨西方是如何通过其话语体系想象和重塑东方世界的。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① 《时代》杂志作为全球地方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建构了中国的国家身份,生产了中国的消极地方知识,并通过读者阅读的过程将其传播;② 在中美既有的二元差异基础之上,《时代》杂志话语权力建构了一种东、西方二元对立的话语策略,将中国与美国分别表述成为落后与先进的形象,并为其政治意图服务;③ 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东方”文本被西方的话语霸权想象、解构和重构。研究弥补了Said 东方学研究在地理学上的缺陷,从想象地理的角度为国家形象的研究注入新的元素,并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以及更加清楚地认识中美关系等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
    徐冲, 柳林, 周素红, 叶信岳, 姜超
    地理学报. 2013, 68(12): 1714-172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2011
    Baidu(48) CSCD(23)
    选取H市中心城区DP半岛作为研究区域,以岛上2006-2011 年发生的街头抢劫案件(共373 起) 作为研究对象,将DP半岛内街头抢劫案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从宏观和局部微观两个尺度层面进行系统的分析。首先,对岛上的街头抢劫案件按年、月和小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2007 年开始的严打使案件数量逐年减少,直到2010 年才略有回升;春节期间(二月前后) 的案件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晚上22:00-23:00 期间是案件高发时段。其次,利用Kernel 密度方法对研究区街头抢劫犯罪的宏观空间分布进行整体的辨别,剥离出犯罪热点空间分布,分析热点与道路网和土地利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热点多分布于主干道、通达性高的节点或土地利用混合度高的地方。最后,选出4 个最主要的热点从微观尺度进行分析,PAI 指数表明这4 个热点在时间上是稳定的,从2006 年到2011 年一直存在。依据“热点时空类型矩阵”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模式,将这4 个稳定热点归类到不同微观时空模式,并对每类模式下的街头抢劫犯罪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以便优化警力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抑制和减少犯罪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