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能源与环境
    任志远,李强
    地理学报. 2008, 63(12): 1318-132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812009
    Baidu(86)

    采用1978 年以来近30 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及经济数据, 对中国能源生产、消费重心 及GDP 重心变化进行了测定,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 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① 能源生产重心在逐步向西南方向移动, 整个移动轨迹 近似呈直线变化。揭示了中国能源生产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的差距有所减小, 且东西方向差距减小的速度要比南北方向快。② 能源消费重心也在向西南方向移动但波动较大, 其中 1998~2002 年重心位置相对稳定, 年度位置变化很小, 说明各省区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基本相 同。③ GDP 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均有一定的波动性。④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重心的演变轨迹既具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特点, 也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与GDP 重心的对比分析,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 说明中国GDP 增长中能源成本较大。

  • 能源与环境
    封志明,唐焰,杨艳昭,张丹
    地理学报. 2008, 63(12): 1327-133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812010
    Baidu(285)

    以1km×1km 栅格为基本单元, 选取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子, 构建了基 于人居环境指数的中国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 运用GIS 技术, 定量评价了中国不同 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 揭示了中国人居环境的自然格局与地域特征。研究表明: 中国 人居环境指数整体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 人居环境指数与人口密度显著相 关, 二者的对数曲线拟合度R2 值高达0.87, 人居环境指数可以综合反映区域人居环境的自然 适宜程度。中国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 中国人居环境适宜地区430.47×104 km2 , 接近国土面积的45%, 相应人口占全国的96.56%, 其中3/4 以上的人口集聚在约占1/4 人居 环境高度适宜和比较适宜地区; 中国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225.11×104 km2 , 占国土面积的 23.45%, 相应人口4112 万, 占全国的3.24%,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 人, 是中国人居环境 适宜与否的过渡地区; 中国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304.42×104 km2, 人口249 万, 不到全国的 0.2%,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1 人, 大片地区沦为“无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