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地貌
    曹明达, 周忠发, 张结, 殷超, 潘艳喜, 闫利会, 陈全
    地理学报. 2016, 71(11): 2010-201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11011
    Baidu(5) CSCD(2)

    通过对贵州绥阳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中发育洞穴之阴河洞地下河河床基岩面上49个壶穴进行详细测量和统计学定量分析,对其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布进行描述,并探讨其形成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阴河洞壶穴的整体形态以极浅的倒“Ω”型和“锅”型壶穴为主,并且壶穴发育相对较年轻;壶穴长短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平均口径与深度的相关性较差,说明壶穴在发育的过程在洪水期以口径增大为主,枯水期以溶蚀深度加深为主,且表现为地下河河床下切的形式之一;从发育阶段看,阴河洞壶穴的形成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其形成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构造条件、推移质、基岩性质和溶蚀作用等因素耦合的作用;洞穴壶穴主要是流水的侵—溶蚀作用形成的,并非冰川作用的结果,与“冰臼”的发育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 地貌
    张绍云, 周忠发, 熊康宁, 田衷珲, 陈全, 闫利会, 谢雅婷
    地理学报. 2016, 71(11): 1998-200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11010
    CSCD(6)

    以贵州水文地质图和地形图为基础,利用ArcGIS对境内近5000个洞穴洞口海拔、经纬度提取及所在地层、岩性、水系、构造划分,并运用最邻近指数、空间分析与耦合分析处理,研究了贵州全省4960个洞穴的分布特征,探讨了洞穴空间格局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贵州洞穴进行点格局分析,得出最近邻指数为0.53,泰森多边形检验其变异系数达72.469%,符合凝聚分布模式;并采用点密度函数将全省洞穴划分为4个集聚区和1个弱影响区,即遵义—铜仁强影响区、毕节强影响区、黔西南—六盘水强影响区、贵阳—安顺—黔南强影响区和黔东南弱影响区。其中贵阳—安顺—黔南强影响区是洞穴最主要的分布区,占全省洞穴总量的36.63%,该影响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24.67%。贵州洞穴分布呈西密东疏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片状”格局。在其研究背景下,地层、岩性、构造、气候、水文、海拔等因素主要制约洞穴的分布、数量、空间格局及其发育。

  • 地貌
    杨云平, 张明进, 李义天, 张为, 由星莹, 朱玲玲, 王冬
    地理学报. 2016, 71(7): 1241-125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7012
    Baidu(15) CSCD(9)

    流域水库工程的修建,将改变坝下游原有的水沙输移过程,三峡水库蓄水作用对坝下游水沙输移的影响已初步显现。具体表现为:① 三峡水库坝下游洪水持续时间和流量被削减,下泄沙量大幅减少,沿程上输沙量虽得到一定恢复,但总量仍未超过蓄水前多年均值;② 2003-2014年d > 0.125 mm(粗)输沙量得到一定恢复,至监利站恢复程度最大,基本达到蓄水前均值,在恢复后其下游该组分泥沙冲淤特性与蓄水前一致,其中2008-2014年恢复程度弱于2003-2007年;③ 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d < 0.125 mm(细)输沙量沿程上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但总量仍小于蓄水前均值;④ 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d > 0.125 mm泥沙输移量因河床补给作用,沿程上得到恢复,但补给量将不超过0.44亿t/y,主要受制于洪水持续时间及流量均值,而上游干流、河段间支流和湖泊分汇作用占次要地位,而d < 0.125 mm悬沙恢复受上游干流、区间支流和湖泊分汇及河床补给控制,因河床粗化使得床沙对细颗粒悬沙的补给作用减弱;⑤ 2003-2007年和2008-2014年两时段间宜昌至枝城、上荆江为粗细均冲,下荆江为淤粗冲细,汉口至大通河段为淤粗冲细,城陵矶至汉口河段2003-2007年为淤粗冲细,2008-2014年为粗细均冲,这一差异受控于螺山站洪水流量持续时间和量值。

  • 地貌
    阮浩波,王乃昂,牛震敏,贾鹏
    地理学报. 2016, 71(5): 873-88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5015
    Baidu(17) CSCD(10)

    运用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分析法和耦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毛乌素沙地31座汉代古城遗址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古城遗址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31处古城址进行点格局分析,得出古城遗址间平均最近邻直线距离为25.5 km,属于凝聚分布模式。汉代古城遗址主要集中在4个集聚区,即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秦长城—秦直道弱影响区(B)、西南集聚区(C)及西北集聚区(D)。其中,秦长城—秦直道强影响区(A)是最主要的遗址分布区,占古城址总量的48.4%。毛乌素沙地汉代古城遗址呈西疏东密的分布特征,形成明显的“空间组群”格局。在当时的气候背景下,地貌和水资源等自然因素主要制约城址的选择,而政治、军事和交通区位等人文因素则对古城遗址的数量和空间结构起主导作用。

  • 地貌
    姚鲁烽, 王英杰
    地理学报. 2016, 71(5): 883-89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5016

    罗来兴先生是中国著名地貌学家。他在中国黄土地貌、河流地貌、构造地貌等地貌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从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罗先生先后在中国东南丘陵、黄河流域、横断山脉、黄土高原、天山山地等地的研究中,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野外考察资料,对研究区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空间规律、演化过程等进行了全面和系统地分析。罗先生发表了多项开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地貌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地貌
    胡小猛, 蔡顺, 陈美君
    地理学报. 2016, 71(5): 864-87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5014

    目前对含大荔人化石的地层年代认识仍存很大争议。采用黄土—古土壤序列定年法广泛调查渭河盆地东北部区域和大荔人化石点附近洛河上下游河段过去的河湖环境演变历史;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出大荔人化石的地貌沉积体特征,分析其形成时所处的区域演化阶段及其中含化石的沉积层位堆积年代。结果显示,区域曾在S14、L9、L6、S2、L2和L1SS发育或堆积时期发生过数次古湖湖退或河流下切;含大荔人化石的沉积层是在区域发生于L6晚期的一次湖退后,洛河于出露至气下的古湖湖底上堆积而成的,其堆积时代与S5古土壤发育时代相当,平均年龄约0.55 Ma BP。由该研究结果推论,学界对北京猿人年龄估计的老的年龄框架可能偏年轻。

  • 地貌
    刘德新, 马建华, 谷蕾, 陈彦芳
    地理学报. 2016, 71(5): 852-86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5013
    Baidu(8) CSCD(2)

    历史时期以来,黄河在开封市附近多次泛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沉积序列。选取开封市西郊25 m岩芯(ZKjm)为研究对象,通过孢粉分析,结合地层沉积旋回和历史文献资料,探讨了全新世中后期以来大洪水事件的孢粉记录。结果表明:黄泛地层中的孢粉含量及其组成很好地记录了大洪水事件,洪水沉积期的木本植物花粉含量高于其间断期,而人工禾本科花粉含量低于间断期。每个粒度旋回基本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孢粉亚带,且其上下界限的吻合度较高,表明孢粉可作为划分沉积旋回的代用指标。岩芯孢粉亚带的数目(12个)多于粒度旋回数目(9个),孢粉组合特征可以识别出规模较小的洪水或者一次洪水事件出现的多个短期洪水间歇期所形成的沉积,孢粉指标划分沉积旋回的精度高于粒度指标。

  • 地貌
    戴岩, 王先彦, 王胜利, 李一泉, 鹿化煜
    地理学报. 2016, 71(3): 412-42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3005
    Baidu(10) CSCD(2)

    宛川河为黄河的一级支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兰州盆地东部.该区域历史时期曾发生多次6级以上地震.以DEM数据为基础,通过河流水系分析和地貌形态指数的计算,讨论了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山前曲折度指数(SMF)在宛川河北为1.03~1.18,在兴隆山北前缘为1.83~2.88;河谷宽高比指数(VF)在宛川河北部为0.36~2.34,在南部的兴隆山为0.55~13.SMF与VF值的大小和分布特征表明研究区新构造活动活跃,且宛川河以北(前人推测有断层存在)新构造活动的活跃程度更高.流域盆地非对称性指数(AF)在宛川河北部东南端的异常揭示存在掀斜断块和褶皱运动;结合裂点分布和沟谷错断等地貌特征,发现宛川河北正断裂的东南端也存在西北--东南向走滑活动.

  • 地貌
    马振华, 李小苗, 郭本泓, 于昊, 叶喜艳, 宋春晖, 李吉均
    地理学报. 2016, 71(3): 400-41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3004
    Baidu(10) CSCD(3)

    夷平面研究在地貌演化和新构造运动,特别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准确界定夷平面分布范围是开展夷平面定量--半定量研究的重要基础.截至目前,前人已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目视解译等方法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然而,以往利用坡度高程指标提取夷平面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发育系列夷平面,其中高原东北缘马衔山地区较好的保存了两级夷平面.被夷平的地层为前寒武系马衔山群混合岩,山顶面上发育冰缘地貌,主夷平面波状起伏,上有岛山和晚新生代沉积,局部覆盖有40 m左右红粘土和30 m以上更新世黄土,并在局地残留3 m以上风化壳,是开展夷平面研究的理想地区.为探讨如何确定提取夷平面的最佳坡度高程指标,本文基于夷平面的特殊地貌几何形态,利用均值变点分析法和最小误差法确定了提取夷平面的最佳高程和坡度指标,并据此对马衔山地区的两级夷平面的分布范围进行提取和统计分析.最后结合剖面线,坡向分布图和区域地质资料探讨了夷平面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发现马衔山地区两级夷平面最佳坡度指标均为12°,山顶面和主夷平面高程主要分布在3470~3640 m和2670~2870 m;统计分析表明山顶面面积约为6.4 km2,平均高程为3559 m,主夷平面面积约为15.5 km2,平均高程为2771 m;而夷平面的变形特征主要受控于区域断层.

  • 地貌
    韩昭庆, 冉有华, 刘俊秀, 李军
    地理学报. 2016, 71(3): 390-39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603003
    PDF全文 (1934) HTML (171)   可视化   收藏
    Baidu(9) CSCD(8)

    根据民国时期《广西省各县石山林木保护办法》中对石山的定义,对应目前石漠化等级划分方法,把该时期的石山区解读为轻度及以上石漠化分布地区.通过对1930s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编绘的1:10万广西省地形图上所绘石山范围进行数字化,并与200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石漠化分布现状图进行比较,揭示了近70年来广西地区石漠化分布在空间上的变化.研究表明:① 1930s广西地区轻度及以上石漠化面积为31922.25 km2,比2000年的27123.21 km2多出4799 km2,说明民国时期广西地区轻度及以上石漠化土地分布范围比当代的大,但在空间变迁上表现出此增彼减的变化特点;② 2000年的数据中有47个县石漠化面积比1930s的少,减少的总面积为9045.5 km2,集中分布在广西西部和中部,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变化最明显,近70年内减少了894.8 km2;③ 2000年有30个县的石漠化面积比1930s的多,共增加了4246 km2,集中分布在广西东北部,其中全州县增加了556.55 km2.

  • 地貌
    彭华, 潘志新, 闫罗彬, Scott SIMONSON
    地理学报. 2013, 68(9): 1170-118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09002
    Baidu(27)
    在中国丹霞地貌走向世界,开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回顾并评述国内外红层和丹霞地貌的研究进展十分必要。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长期集中在红层特性、工程地质、丹霞地貌特征及发育的基本问题等方面,但对红层的地质和地貌融合研究不足,对不同红层的岩性差异及其在外动力条件下的地貌表现和地貌发育过程缺乏深度研究;国外还没有红层地貌和丹霞地貌的专门研究,学者们主要关注红层形成的地质背景,有关红层地貌的研究多分散在砂岩地貌中,但其在微观、定量、实验研究方面值得借鉴。本文认为当前有关红层和丹霞地貌的研究大多为单因子研究,缺乏系统的思想方法,各学科研究存在多张皮的问题。提出应明确红层和丹霞地貌的学科归属,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并推动国际交流和对比研究。
  • 地貌
    郭磊城, 何青, Dano ROELVINK, Zhengbing WANG, Mick VAN DER WEGEN
    地理学报. 2013, 68(9): 1182-119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09003
    Baidu(10) CSCD(4)
    我国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研究以沉积学和地貌学的方法侧重静态描述,动力地貌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不多,与缺少动力地貌模型技术有关。本文介绍了中长时间尺度的河口海岸动力地貌模型技术及其发展和应用,讨论了决定动力地貌演变的泥沙余输运及引起泥沙余输运的主要动力因子,介绍了动力地貌模型的应用进展,进而分析了河口海岸地貌过程的机制和地貌平衡系统。本文指出对淤泥质及复杂动力条件下的河口海岸动力地貌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地貌
    李炳元, 潘保田, 程维明, 韩嘉福, 齐德利, 朱澈
    地理学报. 2013, 68(3): 291-30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303001
    Baidu(161)
    地貌区划是研究自然环境空间分异的基础,在区域地貌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地貌区划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探讨了地貌区划的具体步骤与方法、地貌区划的原则、各级地貌区划的依据和标准,提出地貌类型组合和地貌成因类型的基本异同是各级地貌区划的依据.本文以中国1:400 万地貌图等新资料为基础,应用GIS 方法,结合中国三大地貌阶梯及其内部地貌格局的特点,通过分析我国各地基本地貌类型组合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将中国地貌区划分为东部低山平原大区、东南低中山地大区、中北中山高原大区、西北高中山盆地大区、西南亚高山地大区和青藏高原大区6 个地貌大区,并分别简要论述了各大区的地貌特征.各大区内部又据次级基本地貌类型和地貌成因类型及其组合差异进一步分区,全国共划分了38个地貌区.
  • 地貌
    赵岩, 王治国, 孙保平, 张超, 纪强, 冯磊, 赵乾坤
    地理学报. 2013, 68(3): 307-317. https://doi.org/10.11821/xb201303002
    Baidu(117)
    水土保持区划是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可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管理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简要回顾了相关区划工作,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的概念,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指标体系和命名规则;通过构建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协作平台和数据上报系统,结合我国已有相关水土保持研究成果,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演绎归纳途径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初步方案,将全国划分为8个一级区,41 个二级区,117 个三级区.
  • 地貌
    南卓铜, 黄培培, 赵林
    地理学报. 2013, 68(3): 318-327. https://doi.org/10.11821/xb201303003
    Baidu(36)
    准确评估青藏高原西部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及多年冻土下限深度情况对该区地下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本底调查”在该区及周边取得的冻土调查资料,利用遥感数据和扩展地面冻结数模型模拟了该区多年冻土的空间分布,调查区的模拟验证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根据有限的地温实测资料建立了地温与位置、高程、坡向和太阳辐射的关系,并根据地温—下限关系估算了该区多年冻土下限深度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该区有多年冻土约占36.9%,季节冻土占57.5%,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34°N~36.5°N范围的喀喇昆仑、西昆仑一带,季节冻土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34°N以南地区.阿里高原及以南是岛状多年冻土分布区域,其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少于此前出版的冻土图所绘制的.青藏高原西部区域的多年冻土下限深度整体表现为由东南—西北逐渐加深.
  • 地貌
    王为, 林志海, 刘志鹏, 黄日辉, 刘韫, 赖宜讯
    地理学报. 2013, 68(3): 328-342. https://doi.org/10.11821/xb201303004
    Baidu(16)
    风化坑和壶穴是一种常见的岩石坑穴地形,其形成原因和形态完全不同,但容易被误解和混淆.结合对福建长乐三溪河地区这两种坑穴地形的实地考察,本文从地貌学,沉积学,岩石化学和矿物学等各个方面对两者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证和对比.研究表明:风化坑形成于岩石面积水的风化作用,壶穴则是由河流的旋转水流对河床产生的侵蚀作用形成;山顶风化坑的发育与河流流水作用没有关系,河流壶穴的形成与河谷的发育过程有关,河谷中的风化坑只能在河流深切后,流水不再作用到的河床部位发育;只要条件合适,风化坑或壶穴随时可以生成;风化坑与河流壶穴的形态,坑内沉积物的磨圆度、粒度特征等反映出各自不同的形成过程.风化坑内碎屑与周边岩石的化学蚀变指数CIA 值的差异反映了风化坑的化学风化成因;风化坑内碎屑与周边岩石石英长石比例的差异说明风化坑是矿物差异风化的结果;用CIA 值和英长比均无法区分河流壶穴和风化坑中的碎屑颗粒,但两者化学元素迁移特征的差别反映了风化坑的风化作用和河流壶穴的流水搬运作用的成因差别;风化坑的风化程度达不到当地风化壳的风化程度,但不同气候带风化坑碎屑的CIA 值能反映不同气候带风化作用的强度差异.
  • 地貌
    胡凡根, 李志忠, 靳建辉, 赵倩, 张辉, 王贤立, 夏菁, 陈秀玲
    地理学报. 2013, 68(3): 343-3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303005
    Baidu(47)
    采用OSL测年技术对福建晋江海岸沙丘剖面(SHA) 进行加密采样测年和粒度分析,初步确定了研究区近1000a 以来海岸沙丘发育的主要时段,以OSL测年值为基础,在统一时间标尺上综合对比东亚季风变化序列和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登陆记录,探讨了控制研究区海岸沙丘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 SHA沙丘表现为典型的海岸风成砂特征,海岸沙丘沉积后受风力侵蚀和后期化学风化作用的影响,粒径变粗,分选性变差,各粒级组分和粒度参数特征发生较大变化;(2) 近1000a 以来晋江海岸带海岸沙丘发育可划分为3 个时期,分别为AD1050~1300、AD1470~1600、AD1720~1950,尤其是小冰期(LIA),海岸风沙活动强烈,海岸沙丘发育盛行;(3) 近千年来区域降水量、海平面和台风强度变化与研究区海岸沙丘发育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而冬季风强度对海岸沙丘发育的影响明显,即海岸风沙活动期主要对应冬季风较强时期,但近50 年来海岸风沙活动较弱除了主要受冬季风减弱影响外,主要与人类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地表覆被条件发生变化有关.
  • 地貌
    黄松
    地理学报. 2006, 61(3): 227-24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3001
    Baidu(148)

    国际、国内地质遗迹保护的发展反映出地质遗迹保护理念从单一保护到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演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地质公园将地质遗迹保护与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地质遗迹保护的最佳途径。新疆地质遗迹数量大、类型齐、等级优,复杂的地质地貌环境,造就和控制了新疆地质遗迹的类型和空间分布,主要类型为地质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空间分布可划分为阿尔泰、准噶尔、天山、塔里木、昆仑-阿尔金5个区,其中天山区和昆仑-阿尔金区是新疆最重要的地质遗迹区。基于首次全疆地质遗迹系统调研,指出新疆滞后的地质遗迹保护现状的根本致因是保护与开发协调性差,确定保护类型-形式-模式-级别-时序-分区六大保护步骤,提出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及其他保护地相结合的复合型保护模式优选思路和5个优选模式,并据此建立针对新疆209个重要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备选名录。

  • 地貌
    李新坡, 莫多闻, 朱忠礼
    地理学报. 2006, 61(3): 241-24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3002
    Baidu(43)

    根据从DEM数据中提取的侯马盆地冲积扇及其流域的多项地貌指标,分析了各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曲线与山前地形高程曲线形态的对比以及地貌指标相关性分析来揭示冲积扇及其流域地貌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在侯马盆地相对隆起部位的冲积扇及其流域的地貌指标与在盆地凹陷部位的冲积扇及其流域的地貌指标有较大差异;流域地貌指标的空间分布受到盆地边界断层构造活动性的影响;冲积扇的发育主要受到流域规模、山前构造活动以及盆地基准面等多种因素共同的影响;流域内岩性的差异不是造成研究区域内冲积扇地貌差异的主要因素。

  • 地貌
    刘勇, 赵志军, 李才林, 张茂恒, 陈晔
    地理学报. 2006, 61(3): 249-25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603003
    Baidu(26)

    根据野外实地地貌调查,确定了川西高原杂谷脑河理县段发育了8级阶地,并对阶地沉积物进行了ESR年代测试,初步确定杂谷脑河第II,III,IV,VI级阶地约形成于距今54,125,248,481ka。阶地成因分析表明这些主要阶地序列主要是构造隆升的结果,因此,杂谷脑河各级主要阶地分别代表了川西高原中更新世以来的几次隆升事件。根据阶地高程和阶地形成年代确定的杂谷脑河下蚀速率为0.39m/ka,与大地测量获得的龙门山隆升速率 (0.3~0.4m/ka) 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