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产业发展”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空间与产业发展
    李巍, 杨文, 王录仓, 漆建武, 王宗相
    地理学报. 2024, 79(6): 1449-146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6006
    PDF全文 (177) HTML (1201)   可视化   收藏

    身份污名化与领土污名化研究由来已久,但对于二者之间互动关系的探讨却相对不足。本文在回溯和梳理污名化由来的基础上,试图从地理学视角探讨人—地污名化的关系,并提出空间污名化的概念,系统诠释了空间污名化的地理过程与形成机制。研究认为:① 空间污名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与认知水平下,施污者通过贬低地方的感知价值与身份构建,对空间及其依附的人和物进行不全面、不准确、不客观的认知过程,从而形成符号化的污名指向。② 在地理空间格局的异质性背景下,空间污名化具有意象构建、主体分离、群体互动、空间定位以及符号化的过程,并在不同方向、距离与尺度上,形成本地或异地的直接污名化和间接污名化类型。③ 空间不平等、权利剥削与斗争、恐惧与逃避以及恋地与社会秩序是空间污名化的基础,人—地间通过感知、识别、定位与标记的复杂互动,推动污名化的空间集中与内化,这就形成了产生、传播、反应与再生产不断循环的空间污名化机制。面对普遍的空间污名化现状,解决的关键在于重建新的叙事体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最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倡导下实现“去空间污名化”。

  • 空间与产业发展
    谢富胜, 江炫辰, 施佰发
    地理学报. 2024, 79(6): 1464-147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6007

    2010年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呈现逐渐下滑的现象成为中国空间发展不均衡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和产业地理学理论,构建空间不均衡发展与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经济增速下滑现象成因的理论和经验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 空间不均衡发展是资本在空间中运动的结果,生产网络的空间变迁与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密切相关。② 2002—2007年东北地区迅速参与到“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的产业链垂直分工中,东北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协同均衡发展。③ 2007—2010年东北地区“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参与度均受到外需严重冲击,“区内循环”由于政府刺激计划而有所提升,经济维持高速增长。④ 2010—2017年外需冲击的产业链关联效应和区域市场的贸易替代效应逐步显现,东北地区制造业“三循环”参与度竞争性下降,导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逐渐下滑出现。本文旨在为研究中国空间不均衡发展问题的成因和经验研究策略提供一个新思路,并为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重振提供政策建议。

  • 空间与产业发展
    王华, 周国华, 赵万民, 吴国华
    地理学报. 2024, 79(6): 1478-150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6008

    山地丘陵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快速扩张与无序生长造成的自然山水环境破坏、山水人文特色渐失与人地矛盾加剧,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需要,也是城市空间重构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空间生长与山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综合探讨要求采取融贯的综合研究范式,即将城市物质空间形态、自然山水生态网络与山水人文空间秩序的组织关系及作用机理进行系统探讨。“山—水—城”空间格局是指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山水环境交互适应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关系,强调城市空间、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综合作用。基于此,本文试图探明“山—水—城”空间格局研究的理论脉络与现实需求,从空间、自然与人文互动的综合视角,解析“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概念内涵,阐明“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构成因素、层级尺度与形成机制,进而探索“山—水—城”空间格局的分析框架并进行研究展望。“山—水—城”空间格局研究,应重点分析“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时空过程、主控要素与演化规律,阐释“山—水—城”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的驱动机制、组织模式及综合效应,探索“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治理方式与调控路径,以期促进“山—水—城”空间格局的共生发展。

  • 空间与产业发展
    戴靓, 丁子军, 马海涛, 曹湛, 王瑞霖
    地理学报. 2024, 79(6): 1503-152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6009

    技术转移是缩小区域差距、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既有文献多从技术势差、技术需求、技术吸收、邻近性等理论探究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本文从网络共生演化视角,提出来自内生结构和微观机制的新发现。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的转让数据,构建2007—2018年6个时间节点的粤港澳大湾区技术转移空间关联网络,分析其空间格局与网络结构的演化特征,并建立动态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网络演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① 大湾区技术转移网络由松散均质向双核驱动再向多中心发展。深圳、广州是区域的技术交易中心,与第二梯队的东莞、佛山、中山、惠州,形成了多维邻近的“深惠莞广佛中”组团。在大湾区城市群尺度下,受制度差异和地域分工影响,香港、澳门在区域多为单向技术输出且较为边缘化。② 大湾区技术转移网络规模和结构有显著提升,技术转移路径稳中有变,不断优化。网络关系的互惠性提升明显,等级结构趋向收敛,网络传输性与凝聚力增强,朝多核联动的均衡化和社群化发展。③ 大湾区技术转移网络演化受内外生动力共同驱动,内生因素可降低对外生因素的依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可促进技术转移,存在发送者效应和接收者效应。制度邻近对技术转移的促进效果显著,其次是空间邻接和技术邻近。结构依赖和时间依赖是大湾区技术转移网络演化的重要内生动力,主要表现为延迟互惠性、传递闭合性、稳定性和创新性。

  • 空间与产业发展
    许吉黎, 叶嘉安, 林初昇, 刘行健, 杨帆, 罗子昕
    地理学报. 2024, 79(6): 1521-143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6010

    珠三角与香港跨境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本文聚焦珠三角高科技企业使用香港科技创新功能及要素的特征,集成客观视角下企业社会经济属性和主观视角下利益相关者合作动机以揭示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香港对珠三角高科技企业的科创功能供给主要体现在“一国两制”框架制度优势的市场拓展、国际化运营和企业融资,投资创业退居相对次要位置,科创要素的供需关联性由强到弱分别是生产性服务、劳动力和科技;② 港资、较大规模和创立年限更久的珠三角高科技企业更倾向使用香港科创要素,内资、中小规模和新创企业对香港科创要素的需求呈减弱态势;③ 香港劳动力、科技和生产性服务供给的优势体现在竞争力、国际接轨和国际视野,劣势在于高成本、粤港相互了解有待深化和合作机制不够健全;④ 宏观层面全球和国家新经济格局下香港的功能转型、中观层面“一国两制三关”跨境区域特性、微观层面企业异质性之间的多层级互动影响珠三角高科技企业与香港科技创新赋能的关联特征。

  • 空间与产业发展
    张蕾, 孙伟, 宋彦
    地理学报. 2024, 79(6): 1540-155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6011

    机场群已经成为航空运输地理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93—2018年美国东北走廊地区世界级机场群航空网络时空演化进行验证分析,发现该区域航空网络经历了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的转变:① “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趋于显著,核心机场与边缘机场的运量差距拉大,相互联系减少,而核心机场快速成长,彼此联系加密,部分枢纽的国内国际中转功能持续增强;② 轴辐结构特征逐渐清晰,轮辐机场连接枢纽机场数量减少,航线更加聚焦,尤其倾向连接邻近多机场系统的枢纽机场;③ 航空网络的小世界特征和节点异配性明显,但轮辐机场连接的枢纽数量减少导致簇系数降低,轴辐结构的形成削弱了航空网络的小世界特征。基于实证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中小尺度下的机场群航空网络演化模型,研究可为航空网络演化理论发展提供实证基础,也可为国内规划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