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与“双碳”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国土资源与“双碳”研究
    董寅, 金贵, 邓祥征
    地理学报. 2024, 79(3): 672-68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3008

    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福祉与生态安全,而资源效率成为空间冲突加剧、资源约束趋紧背景下科学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的基础支撑。本文基于全国市域国土资源效率值设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情景方案并评价不同偏好下的国土空间发展潜力,进而定量刻画“点—轴—面”一体化的国土空间布局蓝图。结果表明:① 中国国土资源效率稳步上升但整体水平偏低,区域间发展不均衡。② 研究期内中国国土空间发展潜力持续提升,开发导向下潜力水平相较更高,且不同情景下潜力高值区围绕城市群地区向外轴向扩散。③ 中心点与发展轴线的分布格局经历了由“三足鼎立”向菱形结构演化的过程,其中沿海通道、京哈—京广通道及沿江通道的主体地位突出。④ 战略点向关键轴线有序集聚,优势区在胡焕庸线两侧呈明显分化。组合国土空间结构要素分别形成开发优先、维持现状与保护优先3类情景下“五横三纵,八核三区”“四横三纵,六核三区”与“三横四纵,五核三区”的国土空间布局蓝图。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实现高质量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与美丽国土愿景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支撑。

  • 国土资源与“双碳”研究
    钟顺昌, 焦怡萌, 闫程莉, 汪文竹
    地理学报. 2024, 79(3): 688-71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3009

    空间集聚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研究建设用地资源空间集聚对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为省级政府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提供地理学方案。本文首先构建了以建设用地空间集聚为核心的Kaya恒等式与ImPACT恒等式,作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借鉴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测算了减污降碳协同水平,并用赫芬达尔指数等识别省域建设用地空间集聚,借助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① 建设用地规模对减污降碳产生负向协同效应,但其空间集聚有助于产生减污降碳正向协同效应。② 建设用地空间集聚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减污,另一方面通过能源节约降碳;而技术创新在建设用地空间集聚促进降碳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遮掩效应。③ 建设用地空间集聚对减污、降碳及减污降碳协同分别呈“U”型、倒“U”型和“U”型的驱动过程,但促进作用占主导,当建设用地空间集聚达到一定水平,将产生减污降碳正向协同效应。④ 建设用地空间集聚对减污降碳协同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在东中部地区有助于降碳,但未实现减污,进而未产生减污降碳正向协同效应,西部地区有助于减污和降碳,并产生了减污降碳正向协同效应。

  • 国土资源与“双碳”研究
    马诗萍, 谢永顺, 陈宏阳, 张文忠
    地理学报. 2024, 79(3): 712-73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3010

    电力部门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部门,剖析城市尺度电力生产总碳强度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细化电力生产减排政策、引导区域协同降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1543座6000 kW及以上电厂的微观数据,结合能源、经济、社会多源统计数据,核算了2003年、2010年和2017年中国城市电力生产总碳强度,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IDA-LMDI分解、STIRPAT模型等方法,揭示了城市尺度电力生产总碳强度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2003—2017年中国整体电力生产总碳强度加速下降,但内部差异持续扩大;城市尺度空间分异明显,“博台线”东北半壁长期高于西南半壁;空间集聚程度显著提升,东北和华北地区是总碳强度下降的关键点。② 火电能耗因子是前期电力生产总碳强度下降的主导因素,后期发电结构因子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其他电力系统因素影响较小但空间差异明显。③ 各社会经济因素对电力生产总碳强度的影响随时间变化,通过作用于电力需求、电力政策、电力技术、清洁电力发展空间的复杂系统引起电力系统特征变化。④ 电力生产总碳强度与人均GDP在2003年和2010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2017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新能源电力快速发展突破了适用于火力发电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传统解释框架。未来电力生产部门减排工作应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并需持续关注新兴电力技术突变对传统理论框架的影响。

  • 国土资源与“双碳”研究
    马寅秋, 李佳慧, 曹巍, 尹川, 黄麟
    地理学报. 2024, 79(3): 732-74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3011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GGP)是中国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生态修复项目,也是国土变绿和陆地碳增汇的主要驱动力,然而对其碳增汇潜力及其对碳中和目标的可能贡献仍缺少系统性评估。本文在回溯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GGP碳增汇作用基础上,设置由不同气候变化、经济社会、生态规划组合而成的可持续发展、基准、区域竞争3种未来情景,预测双碳目标年(2030年和2060年)GGP的碳增汇潜力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① 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GGP的碳汇增量超过48.03 Tg C,其中面积占比23.9%的退耕还林碳增汇能力达123.7%。② 2030年京津冀地区GGP年碳汇增量可达5.33~6.20 Tg C a-1,与2020年相比增加95.8%~127.7%,仅能抵消全地区近0.3%的碳排放总量,但对于抵消县域尺度碳排放量的贡献率可达30%。③ 2060年GGP年碳汇增量约4.35~4.88 Tg C a-1,与2020年相比增加59.7%~79.3%,能抵消全地区5.1%~7.2%的碳排放总量,且在县域尺度上对碳排放量的抵消可达到8倍。综上所述,需要正确认识生态修复对京津冀地区双碳目标的作用,特别是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县域可将GGP作为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

  • 国土资源与“双碳”研究
    陈世亮, 李霞, 钱钊晖, 王绍强, 王苗苗, 刘侦海, 李卉, 夏烨, 赵紫祺, 李亭谕, 朱彤彤, 陈璇, 蒋赟浩, 谷鹏
    地理学报. 2024, 79(3): 747-76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403012

    全球变暖导致干旱事件频发,强度不断增大,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评估了2000—2019年澜沧江—湄公河(澜湄)流域的干旱趋势,并通过标准化异常指数(SA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潜在蒸散(PET)、饱和水汽压差(VPD)和土壤水分(Soilw)评价了干旱对该流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2000—2019年澜湄流域向暖干化发展,主要受降水减少的影响,近1/4的区域遭受了中度以上干旱,其中2009—2016年间干旱事件频发,干旱热点地区位于澜沧江上游和湄公河中下游地区;② 尽管澜湄流域碳汇整体上随着气候变暖而增加,但干旱年份植被光合作用降低,生态系统呼吸增加,导致2005年、2010年和2019年湄公河流域生态系统碳源汇发生转变,其中2010年干旱使得GPP减少5.68%,生态系统呼吸增加3.15%,NEP呈现重度异常;③ 干旱对流域NEP普遍具有滞后效应,整体滞后时间为1~4个月,面积占比为57.82%;④ 不同水文气候要素对NEP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澜湄流域NEP与VPD整体呈负相关,云南省、缅甸西部、柬埔寨和越南南部的NEP与SPEI呈正相关,而青藏高原NEP主要受到土壤干旱的影响。干旱对澜湄流域生态系统碳固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量化干旱对碳固定的影响可以为气候变暖背景下澜湄流域不同地区的生态管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