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过程与土地利用”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地表过程与土地利用
    高铭君, 李育, 张占森, 周雪如, 李海烨, 段俊杰, 薛雅欣
    地理学报. 2023, 78(5): 1192-121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05009

    人类活动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的耦合过程与机理已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湖泊沉积物储存了丰富的环境信息,已成为反演过去气候变化的良好材料。目前古环境代用指标指示人类活动的研究多通过单一湖泊进行讨论,缺乏一定的整体区域研究,且通过古环境代用指标辨识该区域人类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少,指示人类活动的古环境代用指标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祁连山周边内流河流域14个终端湖泊的岩性、年代和古环境代用指标数据,重建了该区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探索了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关系。初步结果如下:全新世以来祁连山及周边地区终端湖泊中有机质多为水生和陆生植物混合来源;祁连山地区早中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晚全新世以来气候干旱化明显;古环境代用指标变化与沉积相变化密切相关,不同沉积相对应的代用指标指示意义差异较大,2.0 cal ka BP以来湖泊沉积相的变化开始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距今200 a左右开始,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变化起主导作用。

  • 地表过程与土地利用
    张丹枫, 王先彦, 张瀚之, 刘全玉, 王社江, 鹿化煜
    地理学报. 2023, 78(5): 1213-123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05010

    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汉江连通了汉中、安康等山间盆地,其间分布着众多旧石器遗址,是探究地貌过程对古人类活动影响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黄土地层学、磁性地层学、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物源示踪,限定了安康盆地汉江高阶地时代及汉江自东向西贯通安康和汉中盆地的年代,讨论了轨道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汉江地貌和水系格局演化对古人类在南秦岭山间活动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① 汉江在安康盆地发育了8级阶地,其中第六级阶地形成于约1.82 Ma;② 汉江阶地大多形成于间冰期—冰期转换期,且随着1.2 Ma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与秦岭隆升速率的增加,形成更多的阶地;③ 汉江自东向西袭夺、贯通安康盆地和汉中盆地的时代不晚于1.82 Ma。河流袭夺和山间盆地连通为古人类在至少约1.5 Ma沿宽阔河谷往来秦巴山地提供了便利的地貌条件,此后形成的多级阶地为古人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 地表过程与土地利用
    闫罗彬, 黄诚, 李宏卫, 张珂, 袁万明, 田云涛, 齐德利
    地理学报. 2023, 78(5): 1233-125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05011
    PDF全文 (1198) HTML (581)   可视化   收藏

    丹霞景观指以丹霞地貌为主体的景观风貌,在中国分布广泛。丹霞地貌学科发展和保护利用离不开全国尺度上对其景观分异的深入认识。本文依据岩性、崖壁高度、岩层产状、岩石强度等数据,定量分析丹霞景观特征的空间格局;结合对中国超过200处丹霞地貌的实地调查所获认识,半定量地确定了中国丹霞景观的空间分异;综合地质、地貌等因素,将中国丹霞景观划分为东南部、川渝黔边区、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天山—祁连”沿线和青藏高原地区6个各具特色的丹霞景观片区。通过全国尺度丹霞景观的对比发现:① 红层沉积范围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地壳升降格局共同控制了丹霞地貌的空间分布;② 喜马拉雅运动在中国不同区域构造变形特征控制了丹霞成景地层倾斜程度;③ 不同类型盆地岩性的差异,影响崖壁平整程度等坡面形态;④ 岩石强度对崖壁高度影响较小,但垂向岩石强度的差异导致水平凹槽或洞穴的形成,并导致以崩塌为主的地貌过程;⑤ 地貌演化阶段影响单体和群体景观的丰富程度;⑥ 气候主要影响当前活跃的地貌过程,植被和水体等自然地理要素与地貌的组合塑造了不同的丹霞景观特色和美感。全国尺度上,丹霞景观特征在空间上的分异是构造演化历史、地表环境等因素的区域性表现。

  • 地表过程与土地利用
    张明羽, 张正勇, 刘琳, 张雪莹, 康紫薇, 陈泓瑾, 高煜, 王统霞, 余凤臣
    地理学报. 2023, 78(5): 1254-127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05012

    山体效应是隆起山地产生的热力效应,其对山区水热条件格局和生态地理过程有着普遍且深远的影响,也是山地科学相关研究的突破口之一。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进行中国天山气温空间降尺度反演,开展研究区山体效应估算和时空格局分析,借助地理探测器及GWR模型探析中国天山山体效应时空异质性成因规律。结果表明:① 中国天山气温格局复杂多样,整体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气温的地带性特征明显,且与海拔、内外程度均呈负相关。② 研究区山体增温效应普遍且突出,同海拔气温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均呈阶梯式递增;大型沟谷和山间盆地等地貌单元削弱了同海拔气温的纬度地带性和海拔依赖性特征,其中天山南脉、额尔宾及巴里坤等隆起区山体增温效应尤其明显。③ 影响中国天山山体效应整体格局的主导因子为地形及区位,其中内外程度与高程的贡献突出;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山体效应空间分异的影响大于单一因子,地形与气候、降水、NDVI等因子的交互作用强烈。④ 主要驱动因子对研究区山体效应空间变化的作用方向及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绝对高程与山体效应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降水和NDVI则以负反馈作用为主。总体而言,地形与降水、下垫面等因子耦合形成独特的山地环流系统和气候特征,进而增强天山山体效应的时空异质性。本文研究结果是对山体效应成因分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的有益补充。

  • 地表过程与土地利用
    魏长河, 雷梅
    地理学报. 2023, 78(5): 1271-128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2305013

    有色金属采选作为中国制造业支柱产业之一,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是重金属污染防控的重点,掌握其企业用地空间格局及驱动力对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及环境污染统筹治理意义重大,但当前对全国尺度有色采选企业用地格局演化研究仍较为欠缺,难以满足国土空间优化及产业污染防控实际需要。本文基于地理大数据、网络地图POI和环境专题数据等多源信息融合,获取高分辨率企业用地数据,借助GIS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有色采选企业用地时空格局与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探讨了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中国有色采选场地增长总体经历了早期平稳缓慢发展(20世纪初—1978年)、改革开放后逐渐增长至达峰(1979—2006年)、随后趋稳(2007—2019年)的发展趋势;空间上,由湘东南、滇东向资源和能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不断扩展,并呈现出显著的聚集,聚焦特征逐渐增强,最终形成了以滇东、湘赣粤结合区、皖南、豫西为核心热区,西北、东北等局部为副核心热区的“四核多副”聚集模式。上述时空演变特征受到资源禀赋、路径依赖及前期鼓励性产业政策的正向推动,但2010年后密集推出的限制性产业及环保政策对有色采选企业用地的扩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可为相关产业优化宏观战略决策及环境空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文提出的应用多源地理大数据技术构建全国尺度高精度企业用地信息数据集的方法体系,也可为大区域尺度的相关评估工作提供方法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