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旅游地理
杨钊, 刘昌琪, 王盼盼, 朱其静, 李潇洒, 蒋鹏飞
风景廊道作为一种新型旅游载体,具有更丰富的要素组合、更开放和更广阔的生计空间,在带动沿线共同富裕、推动区域生计转型和增强农户可持续生计上优势显著。本文从共同富裕目标出发,以皖南川藏线为案例地,基于网络数据、访谈数据和游客调查数据,动态考察了廊道旅游地构成要素、形成过程和农户旅游生计变化,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典型廊道旅游地具有多重空间层次结构,由通勤公路、特色体验路段、风景资源、景区、节点、衍生微吸引物和乡土生态环境7要素构成。② 廊道旅游地发展一般经历通勤阶段、景区带动阶段、主廊辐射阶段和藤蔓网络阶段4个阶段,并且在藤蔓网络阶段,乡土生态环境成为核心吸引力。③ 从总体富裕维度和成果共享维度上看,廊道旅游地具有显著的共同富裕效应,并且阶段差异和时序差异明显。④ 农户旅游生计随廊道旅游地发展而变化,表现为生计资本结构性变化、生计策略复合型趋势、生计脆弱性被动式转向以及生计政策适应性调整,以生计稳定性、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为表征的生计结果得到显著改善。⑤ 区位、政府政策、共建机制等社会因素以及高程、坡度等自然因素是廊道旅游地农户旅游生计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政府政策处于核心位置并对其他因素施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