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1, Vol. 56 ›› Issue (7s): 32-37.doi: 10.11821/xb20017s005
齐清文, 成夕芳, 纪翠玲, 王乃斌
收稿日期:
2001-06-15
修回日期:
2001-07-11
出版日期:
2001-12-25
发布日期:
2001-12-25
作者简介:
齐清文(1963-),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理学博士,清华大学“3S”中心博士后(1996-1998).现主要从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曾发表文章30余篇,参加10余部专着的编写。E-mail : qiqw@igsnrr.ac.cn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IOG-D0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801017)
QI Qing-wen, CHENG Xi-fang, JI Cui-ling, WANG Nai-bin
Received:
2001-06-15
Revised:
2001-07-11
Published:
2001-12-25
Online:
2001-12-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98017;Knowledge Innovation Item of CAS , No. CXIOG-D001-01
摘要:
首先阐述了在实验区范围内,运用国际流行的大型GIS、RS软件包MGE和ERDAS,归纳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的方法和步聚;其次,分析了上述过程中的几项关键技术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三,展示和分析了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的表达样例,包括沟间地个体单元形态表、沟间地组合单元形态表、垂直带谱表、沟间地空间分布格局表、沟谷空间格局表、地貌形态个体/组合体的重组表等6类图谱表。最后,概述了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该信息图谱从目前来看对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地貌制图与形态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齐清文, 成夕芳, 纪翠玲, 王乃斌. 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J]. 地理学报, 2001, 56(7s): 32-37.
QI Qing-wen, CHENG Xi-fang, JI Cui-ling, WANG Nai-bin. Research on the Geo-Info-TUPU of the Landforms of Loess Plateau[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7s): 32-37.
|
[1] | 周思捷, 孙从建, 陈伟, 张鑫. 黄土高原东部夏半年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水汽来源分析[J]. 地理学报, 2022, 77(7): 1745-1761. |
[2] | 马蓓蓓, 党星, 袁水妹, 薛东前, 宋永永. 欠发达地区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正义[J]. 地理学报, 2022, 77(4): 1009-1027. |
[3] | 薛帆, 张晓萍, 张橹, 刘宝元, 杨勤科, 易海杰, 何亮, 邹亚东, 贺洁, 许小明, 吕渡. 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的水沙变化归因识别——以北洛河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22, 77(1): 79-92. |
[4] | 胡胜, 邱海军, 王宁练, 崔一飞, 曹明明, 王家鼎, 王新刚. 地形对黄土高原滑坡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1, 76(11): 2697-2709. |
[5] | 赵雪雁, 马平易, 李文青, 杜昱璇.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时空变化[J]. 地理学报, 2021, 76(11): 2780-2796. |
[6] | 张琨, 吕一河, 傅伯杰, 尹礼唱, 于丹丹.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及其阈值[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49-960. |
[7] | 鲁大铭, 杨新军, 石育中, 王子侨. 黄土高原乡村体制转换与转型发展[J]. 地理学报, 2020, 75(2): 348-364. |
[8] | 刘晓燕, 刘昌明, 党素珍. 黄土丘陵区雨强对水流含沙量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23-1732. |
[9] | 文琦,施琳娜,马彩虹,王永生. 黄土高原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异质性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例[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850-1864. |
[10] | 高海东, 庞国伟, 李占斌, 程圣东.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17, 72(5): 863-874. |
[11] | 高海东, 李占斌, 李鹏, 贾莲莲, 徐国策, 任宗萍, 庞国伟, 赵宾华. 基于土壤侵蚀控制度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15, 70(9): 1503-1515. |
[12] | 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耦合[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052-1059. |
[13] | 赵鸣飞, 王宇航, 邢开雄, 康慕谊, 刘全儒, 李秋颐, 黄永梅. 黄土高原山地森林群落植物区系特征与地理格局[J]. 地理学报, 2014, 69(7): 916-925. |
[14] | 刘晓燕, 刘昌明, 杨胜天, 金双彦, 高亚军, 高云飞. 基于遥感的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J]. 地理学报, 2014, 69(11): 1595-1603. |
[15] | 高云飞, 郭玉涛, 刘晓燕, 何兴照. 陕北黄河中游淤地坝拦沙功能失效的判断标准[J]. 地理学报, 2014, 69(1): 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