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5年, 7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5-11-25
      

  • 全选
    |
  • 彭华, 闫罗彬, 陈智, ScottSIMONSON, 罗谷松
    2015, 70(11): 1699-170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0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回顾国内外荒漠化概念的演变和国内对荒漠化问题的研究,认为发生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极端土地退化也是一种特殊的荒漠化。中国南方湿润区的红层分布区由于岩性的特殊性,在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影响下,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土地退化现象,暂称之为红层荒漠化。作为对该问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本文提出了红层荒漠和红层荒漠化的概念,重点阐述了红层软岩区荒漠化的地貌特征、生态特征和土壤特征。然后以南雄盆地为例,分析了劣地式红层荒漠的分布特征及盆地尺度的荒漠化格局,认为红层荒漠最初以点状揭露的方式形成,然后发展为呈斑块状分布;劣地式荒漠化基本都发生在盆地中部由软岩构成的缓丘和岗地区域。在面上调查和案例地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岩石特性、自然影响和人为干扰等方面探讨了劣地式红层荒漠化的形成机理,劣地式红层荒漠化过程的诱发因素较复杂,主要是人为影响,可概括为:粗放开垦、林地过火、旱地退化、人为取表土以及村庄内的多因素干扰。红层暴露后在自然力和人为作用下都可能发生荒漠区扩展。

  • 查良松, 邓国徽, 谷家川
    2015, 70(11): 1708-171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0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GIS和RS技术,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结合遥感影像、DEM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及相关统计确定了模型中参数因子,计算出巢湖流域1992-2013年土壤侵蚀模数,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土壤侵蚀区域主要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分布。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和剧烈侵蚀占土壤侵蚀总面积百分比分别是93.46%、6.25%、0.68%、0.19%、0.01%、0.01%。1992-2006年土壤侵蚀模数由510.70 t/(km2·a)减少到129.79 t/(km2·a),降幅为74.59%,同时植被覆盖率由37.0%增至47.80%,土壤侵蚀的面积比例变化明显,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和剧烈侵蚀由8.93%、2.33%、1.32%、0.09%、0.05%分别减少为4.74%、1.39%、0.28%、0.02%、0.01%,微度侵蚀由87.88%增加到94.16%。但2013年土壤微度侵蚀又减少为93.46%,土壤微度侵蚀有向高一级转换趋势。2006-2013年土壤侵蚀模数也由129.79 t/(km2·a)增加到149.44 t/(km2·a),增幅为15.14%。

  • 王振波, 方创琳, 许光, 潘月鹏
    2015, 70(11): 1720-173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0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大气霾污染因其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环境问题,PM2.5是中国霾污染频繁的主要原因。过去对国家尺度上PM2.5时空分布的认识主要基于卫星观测,因其反演方法的局限性,卫星资料难以真实反映近地面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本文基于中国2014年190个城市中的945个监测站的PM2.5浓度观测数据,采用空间数据统计模型,揭示了中国PM2.5的时空格局。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城市PM2.5平均浓度61 μg/m3,具有显著的冬秋高、春夏低的“U”型逐月变化规律和周期性U-脉冲型逐日变化规律;中国城市PM2.5浓度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异与集聚规律,以及两次南北进退的空间循环周期;胡焕庸线和长江是中国PM2.5浓度高值区和低值区的东西和南北分界线,胡焕庸线以东和长江以北的环渤海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等地区是2014年PM2.5的高污染城市聚集地,京津冀城市群是全年污染核心区;以珠三角为核心的东南沿海地区是稳定的空气质量优良区。

  • 王瑞丽, 于贵瑞, 何念鹏, 王秋凤, 赵宁, 徐志伟
    2015, 70(11): 1735-174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0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森林植物叶片功能属性的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在2013年7-8月期间系统调查了中国东部南北样带9个森林生态系统的847种植物的叶片面积(LA)、叶片厚度(LT)、比叶面积(SLA)和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并结合群落结构计算了各属性的群落加权平均值(LACWM、SLACWM、LTCWM和LDMCCWM)。结果显示:847种植物的LA、LT、SLA和LDMC的平均值(±标准误)分别为2860.01±135.37 mm2、0.17±0.003 mm、20.15±0.43 m2 kg-1和 316.73±3.81 mg g-1。SLA和LDMC表现出了明显的纬度格局,随着纬度增加,SLA逐渐增加,LDMC降低;然而,LA和LT沿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R2 = 0.02 ~ 0.06)。不同植物类型之间叶片属性的差异是影响LA、LT、SLA和LDMC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叶片功能属性的群落加权值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纬度分布格局(R2 = 0.46 ~ 0.71),这主要受到了气候因素和土壤N含量的影响。本文结果完善了中国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叶片功能属性地理分布的数据库,同时强调了在研究植物属性空间格局时,考虑群落结构在尺度扩展中的重要性。

  • 彭建, 谢盼, 刘焱序, 胡晓旭
    2015, 70(11): 1747-176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05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考虑低丘缓坡开发区域自然生态风险及开发建设生态风险,构建了低丘缓坡开发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基于地质灾害胁迫、土壤侵蚀胁迫定量表征自然生态风险概率,基于污染累积胁迫、资源耗竭胁迫、空间占用胁迫定量表征开发建设生态风险概率,结合生态重要性定量评价低丘缓坡建设开发综合生态风险并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结合现状建设开发强度,实现了流域尺度的发展权衡分区。结果表明,就整体区域而言,综合生态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洱海地区以及巍山、弥渡和南涧等县;从用地类型上来说,水域综合生态风险最高,而建设用地最低,林地综合生态风险也较高,但随着离建设用地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剖面线分析,大理市综合生态风险空间变异受土地利用结构的海拔分异及其与人类活动作用距离等显著影响;由于山脉阻隔,大理州综合生态风险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区域封闭性。结合现状建设开发强度,在流域尺度上将大理州划分为保护优先区(高风险—高开发)、开发优先区(低风险—低开发)、保护权衡区(高风险—低开发)和开发权衡区(低风险—高开发)四类发展权衡区域,并根据生态风险特征差异,提出建设开发策略,以期为低丘缓坡建设开发生态风险防范及发展权衡提供科学指引。

  • 杨晓楠, 李晶, 秦克玉, 李婷, 刘婧雅
    2015, 70(11): 1762-177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06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规划中提出的需要重点发展的第三个经济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带给生态环境巨大压力,因此研究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对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算了2000年至201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净初级生产力(NPP)、保水量以及土壤侵蚀量——反映狭义上的保土服务功能(减少土壤侵蚀),引入玫瑰图以及生产可能性边界方法研究这三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和协同关系,并对2030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情景模拟,在不同情景下研究净初级生产力(NPP)保水以及土壤侵蚀三者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之间权衡和协同关系。结果表明:NPP与保水之间存在协同关系,NPP的增加会促进保水量的提高,反过来,保水量的增加有利于NPP的积累;NPP与土壤侵蚀以及保水与土壤侵蚀之间为权衡关系,NPP、保水的增长有利于减少土壤侵蚀,增加土壤保持量;保护情景下获得的NPP与保水量最多,土壤侵蚀量最少,是最优的土地利用类型方案,最有利于生态环境;不同情景下NPP与土壤侵蚀以及保水与土壤侵蚀之间也存在权衡关系。

  • 周强, 张玉柱
    2015, 70(11): 1774-178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07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黄河上游官亭盆地的考古发掘中喇家史前灾难遗址的发现让人震惊,其灾难的成因是近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地球科学的视角入手,在详细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利用第四纪地质地貌学、沉积学、古洪水水文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当前关于喇家遗址史前聚落毁灭原因的各种观点进行科学辨析,尤其是对剖面中红色粘土层与喇家遗址北部大红山脚下的岗沟源区沉积物及其上游积石峡黄河古洪水滞流沉积层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距今3950年前,伴随着强烈地震发生了暴雨山洪,源自于北侧谷坡大红山地区的大规模泥流,沿着岗沟、吕家沟倾泻而下,彻底的掩埋毁灭了这个重要的古村落,造就了喇家史前灾难遗址。

  • 王良健, 李辉, 石川
    2015, 70(11): 1788-179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08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C-D函数剔除城市经济非期望产出构建随机生产函数模型,以地均投入产出技术效率表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采用2003-2012年282个地级以上市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并建立空间滞后计量模型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溢出效应与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且存在明显的空间特征与区域差异。空间特征显示,效率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湖南、湖北、河南南部、安徽东部、山东与江苏交界处。区域差异显示,中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高而东北地区最低,西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增速最快而西南地区较低且增速最慢;②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其中在中部、东北、西北地区较高,而在西南地区最低;③ 影响因素在各区域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有必要采取具有区域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 乔伟峰, 刘彦随, 王亚华, 方斌, 赵酉辰
    2015, 70(11): 1800-181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09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已成为21世纪初期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特征。利用南京市2000年和2012年两期三维城市数字重建成果,将地类变化转移矩阵的应用方法进行拓展,研究城市建成区用地类型变化引致的用地强度的演变。主要结论为:① 21世纪以来南京建成区处于高速扩张之中,12年间工业用地增长幅度最大,其增加的来源主要是农用地,其次为住宅用地,农用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较为明显;② 在城市内部5种主要地类的转化过程中,除住宅用地转为其他建设用地的类型容积率有所降低外,其余转换类型容积率均有明显增长,城市内部用地类型未发生变化的地块,容积率也处在不断的提高中;③ 在城市扩展区各地类的容积率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新增住宅、教育和其他建设用地的容积率超过了老城区相应地类的容积率,新建工业用地容积率与老工业用地容积率持平,新建商业用地容积率是老商业用地容积率的65.67%。

  • 宁晓菊, 张丽君, 杨群涛, 秦耀辰
    2015, 70(11): 1811-182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10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准确界定无霜期及初、终霜日的时空变化是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有效提升农业适应性的重要内容。根据1951年以来国内824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初、终霜日和无霜期在全国的分布特征,采用累积距平和线性倾向估计模拟三者的变化趋势,并对无霜期进行突变检验。结果显示:① 中国无霜期随纬度增加或海拔升高而减少,无霜期的年际波动幅度随纬度增加或随海拔降低而减少。② 中国80%以上区域呈现初霜日推后、终霜日提前和无霜期延长的趋势,且三者的变化幅度均是北方大于南方、东部大于西部。③ 中国多数农区无霜期延长是初霜日推后和终霜日提前共同影响,而西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部分地区无霜期延长是初霜日的推后幅度大于终霜日的推后幅度或终霜日的提前幅度大于初霜日的提前幅度。④ 中国过半区域无霜期在1980s和1990s发生突变。突变集中分布在东北区中西部、内蒙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青藏区和甘新区;突变时间上,东部农区和西部农区无霜期分别在1980s和1990s突变。

  • 戴长雷, 王思聪, 李治军, 张一丁, 高宇, 李冲
    2015, 70(11): 1823-183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11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地表水、地下水和水环境4个方面集中对黑龙江流域水文地理研究进行综述。地理环境的研究从气候变化、湖泊湿地、流域区划和流域开发进行说明,近年来该流域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湖泊湿地资源丰富,中俄两侧有众多的保护区和保护对象,水库对其水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地表水的研究从径流特征和洪水特征进行说明,该流域可以划分为7条支流和1条干流,大气环流异常是2013年其干流出现连续暴雨的直接原因。地下水的研究从水文地质、地下水位和跨国界含水层进行说明,该流域可以划分为9个水文地质分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有其特殊性,跨国界含水层问题有待于研究。水环境的研究从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进行说明,加强流域污水防治工作,提出流域地下水防治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最后对寒区特色水问题等热点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 刘宪锋, 朱秀芳, 潘耀忠, 李双双, 刘焱序
    2015, 70(11): 1835-184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12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全面分析了农业干旱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其他干旱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基于站点监测和基于遥感监测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业干旱监测的近今进展,对比了不同干旱监测指标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通过文献统计和重要文献引用揭示了国内外农业干旱监测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即农业干旱监测指标从传统的单一气象监测指标逐渐向气象与遥感相结合的综合监测指标转变。最后,在分析农业干旱监测现有挑战和困境的基础上,将农业干旱监测未来发展趋向归纳为5点展望,即进一步明晰农业干旱发生机理和受旱过程、识别农业干旱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多时空尺度农业干旱监测模型、耦合农业干旱定性表征与定量评估模型以及提高农业干旱监测模型中遥感数据的应用水平。

  • 赵明华, 王志宝, 韩荣青, 任建兰
    2015, 70(11): 1849-1854.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13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面向“‘新五化’的地理学机遇与创新”为大会主题的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地区)暨黄河分会学术年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年会在10个大会主题报告之后,安排了7个分会场围绕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与产业转型、农业现代化与“三农”问题、大数据与“3S”技术开发及应用、华北地区环境治理与海岸带综合开发利用、黄河流域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热点问题与编辑出版工作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 王军
    2015, 70(11): 1855-185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11014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