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0年, 5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07-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杨桂山, 施雅风, 张琛, 梁海棠
    2000, 55(4): 385-39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面上升与灾害加剧为标志的海岸环境变化将是21世纪海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评估未来海岸环境变化的易损性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敦促沿海各国政府在评估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时必须优先开展的工作之一。针对已有评估研究存在的问题,发展了适用于面积广阔、微地貌条件复杂且有海堤保护的大河三角洲和滨海平原海岸环境变化易损范围确定和易损性评估的方法。并基于江苏滨海平原典型潮滩剖面野外观测和采样实验室分析划定的易损范围,结合遥感与GIS方法对江苏滨海平原海岸环境变化的易损性进行了综合评估。
  • 论文
    张镱锂, 李秀彬, 傅小锋, 谢高地, 郑度
    2000, 55(4): 395-40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99年8~9月实地调查和以往文献资料、4期航片和地形图等大量信息,运用遥感信息解译和GIS软件分析及GPS定位核查,准确地展现了过去50年中拉萨城市用地变化进程,重点分析了城市用地变化产生的生态与环境效应和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拉萨城区拓展迅速,从1951年始到1999年,城区扩大了10.31倍,城市建设面积扩大了近19倍。城区发展分为:城市扩建初期(1952~1965年)、高速发展时期(1966~1989年)和完善期(1990~1999年)。2确定了拉萨1951年、1965年、1970年、1986年和1989年及1999年城区空间结构、范围、面积;3拉萨市城关区人均耕地急剧减少,1999年初人均耕地0.049hm2,仅为1964年的77.7%.
  • 论文
    刘盛和, 吴传钧, 沈洪泉
    2000, 55(4): 407-41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1982~1997年期间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过程进行空间聚类和历史形态分析。证实工业用地的高速外向扩展是北京城市土地利用规模“超常膨胀”的主要原因。
  • 论文
    陈静生, 洪松, 王立新, 王飞越
    2000, 55(4): 417-427.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东部11条主要河流及其8条支流采集了42个颗粒物样品,筛选其中<63μm粒级部分作为研究介质。分析测定了河流颗粒物的主要地球化学性质,包括:16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粒径分布,粘土矿物含量和组成,铁、锰、铝、钛氧化物含量,有机质含量和组成,pH等;研究了颗粒物地球化学性质的地域差异;计算了颗粒物元素含量与若干地球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系数。
  • 论文
    王军, 傅伯杰, 邱扬, 陈利顶
    2000, 55(4): 428-43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具有较高的分维数,表现出强烈和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1对平均土壤水分来说,基台值(空间总变异)的季节变化与其相反,在干旱季节,土壤水分的基台值高;湿润季节,基台值降低;而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土壤含水量接近凋萎系数,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降低。变程的季节变化在干旱季节数值高,湿润季节变程小,且变程变化在135~160m之间。块金值(随机变异)变化在0.2和1.5,季节变化格局并不明显,与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具有某些相似性。2对剖面土壤水分来说,在整个观测期内,基台值(不包括5cm土壤水分)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变程随土壤深度并不显示明显的趋势而呈现波动变化,其变化幅度60~160m,差异近3倍。块金值随土壤深度也无明显格局,但其倾向于基台值高,块金值也高。
  • 论文
    金德生, 陈浩, 郭庆伍
    2000, 55(4): 439-44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35.56mm/h·cm2定雨强的人工降雨条件下,组成物质中径分别为0.021mm、0.066mm及0.076mm的流域发育对比实验表明,产沙过程具有波动振荡衰减特征;水系发育以增加河道(沟道)数目及弯曲拉伸长度两种方式进行最小消能。水系分形维数正是这种消能的量度。水系分数维值随时间呈不对称上凹型曲线。对比分析表明:产沙过程的振荡性、衰减率,随物质变粗而加强,水系河道数目随物质变细而增多,河道随物质变细拉长,分数维值与产沙间是不对称双曲线的非线性关系。曲线的递变率绝对值随时间推移和物质变细而变小,体现状况代替时间特征。
  • 论文
    汪亚平, 高抒, 贾建军
    2000, 55(4): 449-45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激光粒度仪对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区的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获得了粒径分布和矩法参数。采用Blair-McPherson和Shepard分类方案,将沉积物划分出9种主要类型。以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模型为基础,将采样区域通过一定技术处理,获得该区沉积物粒径趋势所显示的沉积物净搬运方向。结果表明,沉积物在海湾中心的垄脊和口门延伸至外海的深槽尾部是沉积物汇聚区域,与海流、地貌信息及重矿物方面的证据基本相符。
  • 论文
    杨胜天, 朱启疆
    2000, 55(4): 459-46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喀斯特环境退化与自然恢复速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在分析贵州典型喀斯特环境主要因子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用土地覆盖、植被状况和土壤属性反映喀斯特环境退化与自然恢复过程,应用遥感和地面观测方法对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覆盖、生物生产量、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进行研究,从而得出研究区喀斯特环境退化与自然恢复规律及其相应速率。
  • 论文
    胡孟春, 马荣华, 吴焕忠
    2000, 55(4): 467-47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思想为指导,以多因素综合评价为主要方法,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为手段,编绘海南生态环境评价图的方法。在生态环境制图的基础上,对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作了评价分析。
  • 论文
    阎小培, 周春山, 冷勇, 陈浩光
    2000, 55(4): 475-48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评述国内外CBD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实际开发建设部门的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系统研究了广州CBD的功能特征与空间结构,包括CBD范围界定、CBD功能的总体特征和分区特征、CBD平面结构和垂直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并探讨了我国特大城市CBD功能与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论文
    尹观, 范晓, 郭建强, 杨俊义
    2000, 55(4): 487-49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天然水的同位素示踪技术追溯四川九寨沟水的来源及运移过程,研究九寨沟水循环系统,即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转换关系。
  • 论文
    李丽娟, 郑红星
    2000, 55(4): 495-50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探讨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指出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地表水体维持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所必须蓄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计算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基础。以海滦河流域为例,分三部分(即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输沙排盐水量和湖泊洼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概算了区域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海滦河流域生态需水量为124×108m3,约占流域地表径流总量的54%。认为海滦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率超过40%时,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 论文
    徐家良
    2000, 55(4): 501-50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004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上海1873~1999年的气温等实测资料及1961~1999年郊区的资料,在基本剔除城市化热岛效应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之后,研究上海近百余年来两次明显的增暖时期(1937~1953年和1987~1999年)气温结构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第一次增暖期的增温主要在白天,最高气温上升明显,季节中以夏季最突出;第二次增温期的增温主要是夜间气温升高引起的,最低气温具有显著增暖趋势,最高气温呈降温趋势,也以夏季最明显。这种变化使得气温日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2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是与太阳直接辐射的减少、散射辐射的增加以及CO2等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暖造成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加相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