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6年, 5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6-11-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王缉慈, 宋向辉, 李光宇
    1996, 51(6): 481-48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中关村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域的企业衍生、集聚与扩散因素,以及企业的异地发展和地区内的商业区化趋势进行了讨论。结论指出,中关村新技术集聚体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进行及时的有效支持和引导,使之获得健康的持续发展。和国外高技术综合体类似,培育企业家创新能力以及加强本地的企业联系和合作是北京新技术集聚体成功的两个最重要的保证。
  • 论文
    龚胜生
    1996, 51(6): 489-50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0多年来,两湖平原城市行政等级体系由两级演变为四级,分别经历了以江陵和武汉为首位城市的两大阶段;城市分布由低级均衡向高级均衡螺旋式上升发展,城市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迁移;城市空间扩展呈圈层辐合型,丘陵与平原交错带的外缘中心城边缘效应强烈;城市空间结构为雏形的交通-市场最优原则复合型中心地体系。
  • 论文
    陈航
    1996, 51(6): 501-507.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港地域组合客观存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本文着重对其形成机制、原理、条件和发展规律进行专门的探讨与论述。
  • 论文
    黄光庆
    1996, 51(6): 508-517.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珠江三角洲新石器时期的贝丘和沙丘类文化属沿海渔业文化带,其产生和发展与全新世海面变化及海陆变迁密切相关。贝丘和沙丘类古文化是随6000aBP以前的海侵而产生的;其文化的发展和盛衰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与珠江三角洲海陆环境演变序列都十分吻合。高海面和海侵往往导致古文化的兴盛;低海面和海退却导致古文化的衰落。
  • 论文
    章名立, 曾昭美, 季劲钧
    1996, 51(6): 518-526.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实测资料分析东亚(20°-55°N,70°-140°E)气温变化,发现100年来在全球增暖的过程中,该区的气温变化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主要特点为冬季变暖,夏季略变冷。高纬度增温明显,中国的中部和中亚细亚到新疆一带降温,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与控制因子不同有关,高纬度的变化与温室气体的增加有较大的关系,而副热带纬度的变化可能与副热带大型环流的长期变化有关。
  • 论文
    陈明, 傅抱璞, 郑维忠
    1996, 51(6): 527-53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原始方程数值模式,模拟山地背风坡的环流系统。模拟结果表明,在较强层结条件下,山地背风坡上地形性中尺度斜压性大大加强,引起背风坡上的反向环流和涡旋偶极子,非粘性动力强迫效应是流场分离的重要机制。在弱层结条件下,非线性山地波动发展,气流在抬升越山的过程中,受地形强迫作用从次临界流状态进入超临界状态,并在山地背风坡上形成风速高值中心。模拟结果表明,在小Fr数条件下,既使地形Rossby数Ro》1,柯氏力作用仍不容忽视。在各种外强迫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山地背风坡成为明显的气旋性辐合区,中尺度背风涡得以迅速发展。
  • 论文
    单鹏飞
    1996, 51(6): 535-542.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宁夏西吉地区滑坡灾害地貌是海原地震区最严重的地形变特征。本文在分析区域滑坡呈带状或团块状密集独特分布及其严重灾害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它的成因机制。表明滑坡地形变的分布规律不仅受地震烈度的影响,而且还受诸如黄土的自然特征、地质构造、地貌结构和区域新构造运动等自然环境的控制。
  • 论文
    尹国康, 陈钦峦
    1996, 51(6): 543-552.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飞云江下游河道特性分析,预测其上游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及滩脚引水工程兴建后,河道的再造床过程,并对其强潮河口段的裁弯工程、航道治理、港口建设的可行性作了综合评价。
  • 论文
    李秀彬
    1996, 51(6): 553-55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已列为“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的核心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渐加强。本文论述了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内涵,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其主要研究内容、关键问题及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国外有关研究项目的情况。
  • 论文
    孙汉群, 傅抱璞
    1996, 51(6): 559-566.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6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坡面天文辐射总量的计算方法。在坡面日出日没时角配置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椭圆积分模式。该模式可计算全球范围内任意坡向、坡度在任意时段内的坡面天文辐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