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59年, 2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59-05-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程潞, 杨万鐘, 金家相, 吴建藩
    1959, 25(3): 180-200. https://doi.org/10.11821/xb195903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言本文所谓苏锡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乃指江苏省无锡辖区与苏州专署所属苏州、吴县、江阴、常熟、太仓、昆山、吴江、震泽等县市而言。全区土地面积计约7,500平方公里。苏锡地区是我国小农经济时代著名的水稻高产地区,主要的“鱼米之乡”,尤以蚕桑生产闻名中外。解放后,在党的顿导下,全区广大农民解除了封建势力的束缚,各种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有所提高。特别是1958年生产的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任农业战线上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大丰收。这就为全区农业生产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为农业生产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论文
    陈吉余, 虞志英, 恽才兴
    1959, 25(3): 201-220. https://doi.org/10.11821/xb195903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叙言长江为我国第一大河,长达5,800公里,源远流长,水量宏富。长江出南京而下,逐渐摆脱山体约束。挟持的泥沙经消能作用,形成三角洲的堆积。三角洲的发育,处在江海相互作用之下,其形成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然而过去的学者,往往利用单一因素,概括整个三角洲的成长规律,因此得出不正确的结论。海登斯坦以长江输沙量推断三角洲的伸展速度。丁文江以海塘兴建的历史,也对三角洲的推展速度加以估算。二人结论虽然类似,但却都是错误的。
  • 论文
    陈吉余, 恽才兴
    1959, 25(3): 221-239. https://doi.org/10.11821/xb195903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江为强潮河口,潮波影响上溯达距海616公里的安徽大通,因此自大通以下,为长江的河口区。由于长江河口区范围辽阔,水面宽广,水流复杂,所以要掌握它的水文特征和河床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就需要此较庞大的测验组织和比较长时间的观测。由于这一原因,就使得作为世界大河之一的长江河口,研究资料较为缺乏。解放以前,较为系统的研究仅有海登斯坦的“长江口”一文,讨论河口水文及泥沙运动。
  • 论文
    1959, 25(3): 240-247. https://doi.org/10.11821/xb195903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言“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完成以后,连同它的说明书,译成俄文,寄往苏联,广泛征求各位自然地理学家对于区划的意见。不久,即接得他们的书面意见,合计有15万字。1958年12月—1959年1月,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举行讨论会,专门讨论有关综合自然区划的各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