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2018 , 73 (2): 393-393

学术信息

《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涑水河流域的个案研究》评介

李龙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充 637009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学报》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展开

0

PDF (221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李龙. 《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涑水河流域的个案研究》评介[J]. 地理学报, 2018, 73(2): 393-393 https://doi.org/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以沿革地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正式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一般而言,学术界将历史地理学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类。历史水文地理学是历史自然地理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较为薄弱的分支学科之一。基于此,科学出版社在2016年11月出版了吴鹏飞博士新著的《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涑水河流域的个案研究》。该书分为七章,共计27万字。第一章在国内外历史水资源环境研究现状评述的基础上对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理论进行了新的阐述,嗣后六章以山西涑水河流域为研究个案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围绕改造该流域盐池而展开的人类系列水文活动行为,作者以“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为核心突破口,系统、深入地探究了涑水河流域的河道变迁、盐池堤堰防洪工程、水利资源利用、河性特征、洪涝灾害、环境变化及其应对措施等,展现了涑水河流域由原生水资源环境向人工次生水资源环境的演变过程。总览全书,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

(1)对历史水文地理学学科理论提出了新的见解。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大家侯仁之、谭其镶、史念海诸先生对历史水文的研究贡献甚大。但是,诸家对“水文”这一要素的称谓不尽相同。侯仁之先生先称为“历史水文”、后称“历史水文地理”,史念海先生称为“水文的变迁”,王育民先生称为“河道的迁徙,湖泊的涨缩”,张全明先生称为“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尽管侯仁之先生明确提出了“历史水文地理”这一分支学科,但仍局限于水系变迁的研究。作者认为,历史水文地理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历史水系研究、历史水文研究、历史水环境研究、历史水文地图研究。这就大大拓宽了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从而丰富了历史水文地理学学科体系的整体构建。

(2)对历史时期的涑水河、姚暹河以及涑水河6次人工改道进行了复原研究。作者在借鉴李新峰、鲁西奇、潘晟、李晓杰、张修桂等学者工作方法的基础上,以郦道元《水经注》时代的涑水河流域为“地理剖面”,详细梳理和考证了涑水河的源头、具体流向、流路以及涑水河流域的水文环境,并复原了《水经注》记载的涑水河河道。同时,又以此为基础,对该河流历史上的6次人工改道进行了空间复原和地图直观呈现,图文并茂,可读性颇强。

(3)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文献梳理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该书第二、三、四章主要探讨了涑水河流域重要河流的人工改道、五姓湖变迁、盐池堤堰防洪工程等,是基于整个涑水河流域宏观视野下政府行为所主导的大型水利工程措施。而该书第五章所探讨的农田灌溉、井泉灌溉、城市引水以及沿河防洪等是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河川径流的措施,更加贴近该流域民众用水生活环境,是微观视野下人类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该书还征引了大量档案、碑刻、正史、别史、政书、诏令、方志、笔记、文集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地貌学、陆地水文学、环境学、水利史学、灾害学等学科方法,辅以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力求探索历史的原生态。

该书中还有一些不足:一是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如陈桥驿先生所著的《<水经注>记载的三晋河流》,作者未将“水经注”加单书名号(第40页注释①);二是笔误,“不攻自破”作者写成“不攻之破”(第163页)。

综上,吴鹏飞所著的《历史水文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涑水河流域的个案研究》一书中虽有微瑕,但是瑕不掩瑜,该书仍不失为近年来历史水文地理学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