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2018 , 73 (12): 2440-245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12012

旅游地理

城镇化背景下广州流动儿童对“家”空间的建构

陈淳12, 袁振杰3, 朱竑3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
2. 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广州 510631
3. 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广州 510006

Floating children in Guangzhou: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 in the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CHEN Chun12, YUAN Zhenjie3, ZHU Hong3

1. School of Geograph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2. Centre for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ural Geograph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3. Southern China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朱竑(1968-), 男, 甘肃临夏人,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学与旅游地理学。E-mail: zhuh@scnu.edu.cn

收稿日期: 2017-11-7

修回日期:  2018-11-4

网络出版日期:  2018-12-20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学报》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6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114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A0303134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ZH009)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陈淳(1981-), 女, 广东揭阳人, 博士,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E-mail: chenchun@m.scnu.edu.cn

展开

摘要

随迁流动儿童是当下中国流动人口重要且长期被学术界忽视的部分。城乡的空间跨越和生境差异对儿童关于“家”的理解产生深远影响。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广州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儿童视角”出发,通过绘图、写作、焦点小组讨论等适合儿童特点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探讨城市流动儿童在家的建构过程中的参与和主观感知。主要结论为:① 随迁流动儿童经历着复杂的家庭分离和重组,这种动力机制在空间上体现出“家”空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流动性已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家空间最重要的特性;② 随迁流动儿童的“家”是城市的“家”和乡村的“家”叠加起来的意象。城市流动儿童摇摆在“城”与“乡”之间,其生长的经历中混杂着城市与乡村两种人地关系和生活经历。“城—乡”二元的混杂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理解“家”空间的重要路径;③ 流动儿童拥有构建“家”空间的能动性和策略。在“家”的构建过程中,流动儿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通过分担家庭责任等方式成为迁移的积极参与者,即使经历着与家庭成员的频繁分离,他们依然有自己的策略去维系“家”的存在,实现整个家庭在城乡迁移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研究结论丰富了国内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移民研究及儿童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为认识和缓解当前流动儿童问题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儿童 ; ; 建构 ; 城镇化 ; 广州

Abstract

"Floating children"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Chinese migrants but have long been ignored in research. In this paper, focusing on the floating children in Guangzhou, we attempt to examine the roles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 by conducting interview, drawing, writing and etc. The findings are: (1) "Floating children" are experiencing complex family separation and reorganiz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uncertainty and instability of the space of home. Meanwhile, mobility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urbanization; (2) the perception of home for floating children who moved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is a mosaic constructed by the overlapped experiences of growth process of their variables. The rural-urban dual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understand the space of hom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3) floating children have the ability and means to help create their homes. They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is process in a variety of ways such as sharing their parents' responsibilities. They have their own means to help hold their homes together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rural-to-urban migration even though their family members are always on the go. This study aims to enrich the research on migration and children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to provide the public with practical empirical experiences and possibl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floating children issues.

Keywords: floating children ; home ; construction ; urbanization ; Guangzhou

0

PDF (1041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陈淳, 袁振杰, 朱竑. 城镇化背景下广州流动儿童对“家”空间的建构[J]. 地理学报, 2018, 73(12): 2440-245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12012

CHEN Chun, YUAN Zhenjie, ZHU Hong. Floating children in Guangzhou: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 in the context of urbanizatio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12): 2440-2451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12012

1 引言

承载着家庭核心价值观的“家风”成为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一。在中国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如何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对“家”这一最为人所熟悉的空间进行重新审视和理解,成为了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民风社风的根基。本文认为,当前城镇化所蕴含和催生的流动性正对家空间的建构起到深刻而又根本的影响:“老家”(乡村)何处安放?“新家”(城镇)何去何从?在这一城镇化与流动性的背景下,结合中国城镇化的新动态,回顾儿童视角下的流动性与“家”空间建构的相关文献,认为在中国背景下的城镇化与家的建构的研究中,需要更加关注不同群体对于“家”空间的感知和实践,从关注弱势群体的角度,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深化提供更多不同角度的决策参考。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基于城市流动儿童(随父母迁移到城市生活的农村户籍儿童)逐渐增多这一社会现象,从“儿童视角”出发,审视城市流动儿童在家的建构过程中的主观感知和参与,重新认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能动性和结构性因素,以冀为当前城镇化研究提供“家”的视角和儿童视角。

2 研究回顾

流动性已深深地影响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1],从个体或社群层面看,流动不再是简单的地理空间位移,也不仅是对时空效率的理性考量,流动的过程塑造了独特的个体体验和主体意义,承载着多重社会内涵[2]。而由城镇化所引致的流动性,在不同尺度上对家空间的构建起到深刻的影响。当前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已经关注到流动性与家的建构之间的关系。主流观点认为,家不是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是一系列的社会网络,是不固定和流动的概念[3]。例如,在北京工作的新加坡人通过庆祝节日、维持传统节庆、聚会、阅读新加坡的报纸等仪式和符号化的方式来在异地重新生产家乡的文化,形成所谓的“小新加坡”。这一过程强化了不同文化群体的边界,强化了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重新生产并维持了“家”的感觉[4]。Nowicka[5]深入研究了在跨国机构工作的专业人士,这类人群长期处于流动之中,他们“家”是特定社会关系地方化的动态过程,家的构建并不依赖特定的地方。除全球尺度以外,家的建构更多地体现在国家内部的流动中,而城镇化是塑造流动性的一大动力。

长久以来,家在中华文化的话语体系中大多指一个稳定不变的生活、成长和休憩的地方,是一个稳定的、固定的和内聚的空间概念。然而,处于快速全球化、现代化和城镇化中的中国,家的意义和建构机制也处于剧烈的消解和重构之中:随着社会流动性的急剧增加,“家”的空间意义不再是稳定和固定的,而是一种活生生的、充满风险的实践方式[6],是在人的跨地方流动中得以持续地建构,通俗而言,即“故土难离”被更多的“四海为家”所取代,家由“稳定的港湾”变成“流动的驿站”。在中国当前社会情境下对“家空间”进行重新的审视,成为了理解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角度。家作为住宅建筑与其居住主体联系的空间系统,正是地理学者关注人地关系的微观尺度[7]。然而目前国内地理学关于家的研究侧重于对城市住房发展或住房形态的探讨,以定量的空间分析为主,对人的情感和地方意义的关注较少[8]

中国的人口流动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移民的数量不断加大,迁移尺度在不断延伸,移民的类型也不断地丰富。在中国城镇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关于移民的研究需要转向关注不同类型移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角色和实践。诚然,在家庭生活中,不同性别、年龄及社会地位的个人对家空间的建构角色和作用也可能是不同的。当前人文地理学对“家空间”的理论解释偏重于成人视角,缺乏从儿童出发的视角。无论是把家看作身份地位的象征,还是自我的精神归宿,其出发点多以成人本位,缺少了儿童对“家空间”建构的研究。反观当前社会现实,不同来源的统计结果都显示,中国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日益显现,早期“单打独斗”的流动人口越来越被“携妻带子”者所取代。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可以得知,2010年,在流动人口家庭户中,有43.53%是两代户及以上的家庭,独自一人流动的一代户仅占流动人口家庭户的26.76%。流动人口家庭化背景下,随迁的流动儿童群体每年以一定的速度在扩大,从2005年到2010年增长高达44%。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已有近1亿的儿童被卷入流动大潮中[9]。流动儿童成为流动人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的空间跨越和生境差异给儿童自身以及儿童对于“家”理解产生深远影响。而成长在城镇化深化发展中的儿童,是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实践者,对未来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高低以及成功与否都起到关键性作用。儿童随父母迁移,实现从农村的家到城市的家的流动,体验着家这一重要社会空间的异地重构。在流动的作用力下,家对于孩子而言是变化和非固定的空间。儿童的迁移引起其自身社会关系、归属感以及人地关系的流动和不稳定性,将体现在其日常生活中对于家空间的感知和实践上。探讨城乡迁移背景下流动儿童对家的感知与建构,以及城市流动儿童如何积极协商在迁移过程中的归属感,有助于在城镇化这一背景下拓展对于流动性与家空间等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流动性视角下的儿童地理研究是当前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10]。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及其在迁入地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协商与环境的关系[11]。从重新认识“儿童”开始,儿童地理学者认为儿童是社会主体和文化建构的协商者和创造者,应当作为重要的人口因素去理解在当代全球化和文化变迁中,人与迁移的特殊关系。研究认为流动儿童多样化的社会空间环境和有别于成人移民[12],强调儿童作为自身权利的能动者在迁移过程中扮演的积极角色,并且呼吁从儿童的角度,了解流动儿童如何在全球和地方尺度体验和建构迁移过程[13]。与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儿童在流动过程中处于消极地位的观点不同,Orellana[14]认为儿童是家庭决策过程的中心,儿童从根本上影响家庭迁移经验的性质和过程。儿童在个体的迁移过程中拥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15]。在此新认识推动下,研究热衷于探讨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适应及空间协商策略。Haikkola[16]的研究指出,儿童通过多种方式去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跨国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积极参与到跨国文化和身份认同的建构当中。在流动中,儿童可以积极地影响其家庭或家庭成员的生活,如Orellana[14]指出儿童在家庭中能充当翻译者,协助不会讲当地语言的父母尽快适应环境,并为其家庭成员构成社交网络。

诚然,西方地理学关于移民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7,18,19],但从研究的地理空间来看,大多关注非洲和拉丁美洲,研究对象多为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的儿童[20,21,22,23],而关于亚洲的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地理学的文献较少[24]。2012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的主题为“亚洲的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地理学”国际会议,参会的学者们倡议应开展基于亚洲本土的研究,推动塑造亚洲背景下对于流动、空间与儿童三元交叉的研究体系。从理论角度而言,儿童地理学家Holt在他主编的《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地理学》一书中指出,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儿童地理学研究领域中,由于过于强调儿童青少年自身的能动性,而相对忽视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空间环境。他认为地理学对儿童青少年的研究不仅需要考虑在家庭环境中,结构性因素如何限制和推动儿童关于能动性的表达,同时也要探讨儿童如何协商和回应这些限制[25]。因此,关于儿童能动性的研究要放置在结构性因素下进行充分地讨论。

国内的儿童地理学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缓慢[26]。首先,长久以来,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化”以及“城镇化”的研究中,少数群体,尤其是儿童群体,鲜有学者关注。已有研究主要探讨社会环境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27,28]。近来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流动儿童与外界互动中的建构性与主体性。如刘庆等运用武汉市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结构与现状进行探讨,发现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是社会建构与自我建构共同作用的产物[29]。陈淳等采用绘制感知地图、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探讨城中村流动儿童的空间感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主体能动性强化了他们对城市空间的积极感知[30]。但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将流动儿童视为客观环境面前的被动接受者,而忽略了从流动儿童自身立场出发对外界环境的感受,未能充分关注到流动儿童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实践积极协商移入地的社会空间环境,如何创造与重构基于地方的文化意义与身份认同。

本文认为,在成人世界里,在迁移过程中随迁儿童的陪同身份和从属地位并不一定意味他们在迁移过程中只是一个被动角色。他们也像成人参与到迁移的整个循环中,他们在迁移中的存在和参与,本质上与成人的迁移是融为一体的。儿童所处的空间不仅是物质的空间,同时也具有“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特征”[31]。忽略儿童在流动以及“家”空间的建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将影响对流动的动力机制及空间建构过程的全面理解。

从以上现实及理论背景出发,本文尝试从儿童视角理解城镇化过程中,流动儿童关于家的感知和建构。以此将流动儿童作为新兴城镇化中“人”的一部分重要主体,将更多的目光投射到流动儿童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解与分析他们的生存境遇,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模式,以及在日常实践中构建的朋辈文化与身份认同,挖掘这一特殊群体在城镇化中的真实境遇及诉求,为城镇化的人性化发展做出重要支撑。此外,以冀从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出发,藉此思考中国城镇化背景下流动性、儿童与“家”空间建构之间的关系,在世界儿童地理学研究中展现中国经验及中国知识。

3 研究设计

以“儿童视角”为出发点的儿童地理学研究给人文地理学提出了创新研究方法的要求,需要更谨慎考虑。如何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成人思维的干扰,以及如何尽可能展现儿童自身对于“人地”关系的看法,本文遵循Chawla对于儿童地理学研究的看法,即“儿童在当地环境中是最出色的专家”[32],且研究应努力“从儿童身上学习”[33],采取焦点小组讨论、参与式观察、绘图以及写作等能充分发挥儿童能动性且符合儿童自身认知水平的质性研究方法来获取相关研究资料。研究者通过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确保及时进入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状态,在研究中强调被研究者(流动儿童)的参与和话语权,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用动态的视角来“深描”研究对象和考察调研信息。同时,配合其他适合儿童心智水平的调研方法(绘图和写作等),试图通过多样化的调研方法,来对流动中的主体(流动儿童本身)以及流动的信息进行尽可能的全方位的资料收集,搭建起研究对象与“空间”和“空间重构”的联系并完成研究者自己的理论建构[34],尽可能较为深入的剖析这一群体对地方理解及其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文案例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作为广东的省会城市,以其较高的经济活力和城市包容度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在2011年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州1270万常住人口中,常住的非广州户籍人口已经达到476万人,同“五普”时相比增长43.81%。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33.29%提高到37.48%。也就是说,在广州常住人口中,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外来移民,与此相伴的是城市流动儿童数量的快速增长。根据2013年广州市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小学到初中阶段全市共有在校生122.9万人,其中本市外的流动儿童高达53.0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数的43.1%。因此案例地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而言,案例点位于广州市石牌小学和育华学校。两所学校均接受非本地户籍儿童学生入读,其中石牌小学是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城中村的公立小学,每年接收超过一半的外来工子弟生源;育华学校的学生是清一色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办学历史已近18年,是广州市内最具代表性的外来工子弟学校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纵然在案例地及案例点的选择上仔细考量了典型性及代表性问题,本文基于案例研究这一取向使其在普适性上有一定的限制:本研究的发现是基于案例地的特殊情况,并不能扩展至广州乃至更大尺度范围的样本上。虽然如此,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旨在为当前儿童视角下的城镇化研究提供更多具有可争辩性和可讨论性的实证素材和理论观点,以图在未来引起更多学术争鸣。

具体研究过程为:2015年6月份,在两所学校老师的支持下,每个学校随机抽出10名随迁流动儿童参加以“我说我的家”为主题的焦点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通过家访的方式进一步与家长取得沟通,其后选取10个家庭作为参与式观察的对象。一开始研究者每周到流动儿童家里进行一次课外辅导,做参与式观察和记录,每次时长为两个小时左右。第二个月开始每周到家里两到三次,时长为半天左右。在家中的参与式观察为期6个月,期间对流动儿童进行访谈,并在不影响儿童访谈的情况下,对其家长或监护人也进行了非正式的访谈。在此基础上,邀请这10个家庭参与设计主题为“我和我的家”调查问卷,利用学校第二课堂的时间,在班主任老师的协助下,在石牌小学完成3~5年级共194份有效问卷,在育华学校3~5年级共完成200份有效问卷,在7~8年级完成247份有效问卷。问卷数据表明,学生来自全国22个省份,其中男生占54%,女生占46%;广东户籍的学生占52%,广东省外地区的占48%,其中湖南籍儿童最多,接近12%,其次是河南和广西。有小部分是在广州出生的,年龄为8~17岁。他们在广州的居住时间因就读的年级不同而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在广州生活3年以上的达到85%以上,78%的孩子在广州经历过家的搬迁,搬迁两次的比例最大,占26%。在问卷调查的同时,研究者给有画画意愿的在校儿童提供纸张,让在校儿童画出他的家以及周围的环境。石牌小学收回有效绘画45份,育华学校收回有效绘画96份。最后在两所学校开展主题征文比赛,主题包括“我和我的学校”“我和我的家”以及“我和我的城市”,由学生自选题目在暑假期间完成一篇400字的作文,九月份开学收回。写作调研方面,石牌小学5、6两个年级投稿作文172份,其中描写学校有43份,描写家有86份,描写城市有34份,另有6篇无法分类的日记及3份离题作文。育华小学4、5两个年级投稿作文79篇,其中描述学校的作文14篇,描述家的作文46篇,描述城市的作文11篇,另有9篇作文离题。选择以家为主题的作文篇数最多,共132篇。本文在对问卷和文字资料、图画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在儿童家里的参与式观察,总结研究发现。

4 研究内容

4.1 家是分离和重组共存的空间

当农村家庭开始寻求新的经济机会和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收入时,随之而来的史无前例的城乡迁移加速了农村家庭的重构[35]。随着越来越多的已婚男性和女性的迁移以及绝大多数迁移者留在城市里的强烈愿望,带来了百万计的家庭的分离和重组。儿童对于家的定义和理解也体现出这一结构性的事实。

4.1.1 分离 在20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中国的农村家庭结构倾向于核心家庭化。由于成年人口的流动而带来儿童照顾者的变化重组了核心家庭,并且扩展和强化了家庭之间的亲属关系。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家庭式迁移”已逐渐成为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36],实际上由于孩子入学难以及无人照料等原因,在广州的流动家庭更多是处于拆分的状态。以就读石牌小学和育华学校4~8年级的学生为例,65%的随迁子女是与父母一起在广州生活的,但在孩子心里,这个家还是不完整的,他们当中,有34.2%的家庭还有兄弟姐妹留在农村生活,他们或者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或者由其他家人代为照顾。家是一个被拆分的空间,家庭分离的状态由原来的一位家长带着一个小孩在流动,慢慢趋向父母两人带着一个孩子在城市,而年龄较小的孩子则留在农村。

4.1.2 重组 当身处农村家庭中的成年人克服各种困难往城市流动时,该家庭的儿童便开始经历家空间在异地的重组。以育华学校为例,有25.5%的儿童是在农村完成1~3年级的学业才转学到广州来读书的。与父母的相聚意味着他们要离开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照顾者所构建的家庭网络,离开由玩伴和同学所组成的熟悉的社会网络。有58.1%的流动儿童认为他在老家的朋友比广州多。小学期间离开农村的照顾者来到城市和父母相聚,当面临中考时,又告别父母回到农村。57.8%的流动儿童已经意识到在广州生活的不确定性,知道根据父母的工作情况和安排,自己可能随时被送回老家。如果给他们选择的权利,有12.1%的儿童选择回老家,有34.9%的儿童认为留在广州或者回到老家都可以。

正如Zhang[37]在关于中国城乡流动儿童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对于城市流动儿童而言,家是一个分离与重组不断交互上演的流动的空间。儿童在融入家庭和家庭分离间转换,生活充满了不可预期性。对于成人流动人口来说,将儿女接到城市生活,已经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家庭重聚。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儿童来说,这种城乡的流动往往带来的是双重的分离:首先是与“人”(原有社会网络)的分离,其次是“地”(“城—乡差异下的生活空间”)的分离。再之,在当前教育制度的制约下,这种家空间的建构是临时地,不稳定的:中考时需回老家进行考试和升学。家空间在城乡流动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破碎与重组,显示出较大的不稳定性。57.3%的受访城市流动儿童表示是否继续留在广州要看父母的工作情况,如果父母让他们回老家,他们就随时回去。一方面,儿童在迁移中的从属地位,迫使她们对于在城乡之间切换的差异化的“家空间”采取顺从及主动适应的态度,无论他们在城市还是乡村,家都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空间;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儿童在空间上的灵活流动,维系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分离的家具备一定的张力,从而减少家在迁移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较大限度地满足了家庭不同成员的功能性需求。

4.2 家是现实和想象共存的空间

儿童经历着频繁的分离与重组,她们所定义和感知的家是流动和不稳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流动儿童带来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当她们通过图画和文字描述“家”的时候,自然呈现出流动状态下“城—乡”二元的地方体验对她们带来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分析儿童有关家的图画和文章,分析他们对城市居住空间的创造性想象以及展演,来认识儿童视角下的家空间的构成。

4.2.1 家的外部环境 在流动儿童的图画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楼房和树木花草。有63幅图画出现了楼房,占了总图画的45%,可见在流动儿童的理解中,房子是构成“家”的首要要素,是家的物质基础和情感联结,为他们在陌生的城市里提供一种安全感。画面所呈现的是一个个的“家”组成的楼房建筑,具有显著的城市特征。城市的高楼大厦与流动儿童家乡的乡村景观形成鲜明的反差,给流动儿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因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实际上,据调查问卷上流动儿童所填写的居住地址来看,接近90%的流动儿童的家在城中村和郊区,所画的密集楼房,有些是他们在城中村中租住的握手楼,有些是他们家旁边的商品楼房,如住在石牌城中村的小娟,画的楼房是跟石牌村握手楼紧挨着的东园小区。部分楼顶上画有烟囱和炊烟,烟囱是流动儿童在农村生活经验的一部分,炊烟给人温暖和安全的感觉,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孩子,将乡村的房子和城市的楼房意象结合在一起,画出带有烟囱的尖屋顶高楼。

4.2.2 家的内部摆设 在141副图画中,有47幅图画了房子里面的结构和家具陈设情况。主要呈现的是客厅的家具,包括写字台、沙发、电视、床、衣柜、风扇等,其中,电视出现的频率最高。这与参与式观察中发现的相吻合,电视占据着这些家庭的重要空间,40%以上的流动儿童的闲暇时间是在电视前度过。当“家”成为流动儿童的主要活动空间时,电视成为他们最重要的陪伴。有小部分图画出家的不同功能区,划分出客厅、卧室、厨房等,而现实中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面积狭小,并没有很清晰的功能分区,一件家具同时扮演着不同的功能,如一张桌子,既是餐桌、收银台,也可能是流动儿童的写字台。

4.2.3 家的情感空间 从图画和作文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家不仅有物质的功能,可以遮风挡雨,同时还是一个情感的空间。关于“家”的绘图中,有18副图画出现人物,其中带有情感意义的几幅图如下:一幅是一间房子里有5个人手牵手,爸爸妈妈和3个孩子开心的笑着。一幅画的是一家3口,旁边写着“幸福的家”。有一幅图画的是护栏网状的门,一个小孩无奈的在里面摇晃着门,似乎想要出来。在调查问卷中,有38%的流动儿童认为家就是有爸爸妈妈的地方,父母的陪伴是组成家的重要因素。而在132篇“我和我的家”的主题作文中,有56篇写的是流动儿童的家乡以及农村的家。当流动儿童离开农村的老家,家乡在他们心里就浓缩成“家”的意象,广西的桂林山水,湛江的大海沙滩,到村子里小溪、小巷子,田野里的油菜花等,家乡在流动儿童笔下成为美好快乐的地方。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流动儿童对家乡的描述是有选择性的,很多流动儿童的家乡是偏僻落后的小村庄,但在他们的笔下已经是经过筛选和想象的景象,呈现的是家乡美好的一面。另外有66篇作文描述的是流动儿童的家人,文中主要介绍他们的父母与兄弟姐妹,以及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场景。

通过分析流动儿童的图画和作文,发现儿童视角下的家空间是想象与现实共融共成的空间。如周尚意等[2]所指出的,流动性或许会改变人们对空间的看法,从而改变人们内心的地方感。但是人们身体的空间流动,并不一定带来文化的变化,以及对移入地认同的增加。对于在农村出生,频繁流动于城市与农村的儿童来说,城市生活的不确定性,强化了其对家乡的归属感,城市的家被抽象为高楼大厦和一间间房子的家具摆设,而农村的家乡和家则被想象成为田园般美好的所在地。儿童对于城市“新”家的描述和绘制中,体现出的是城市与乡村景观相混的杂合体。儿童作为“城—乡”二元的亲身经历者,所构成的地理想象既带有城市文化的特性,也带有乡村景观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儿童对于家空间的理解和建构深受城乡流动的影响。此外,儿童所理解的家呈现出物质性和情感性的交互。“家”的概念也被流动儿童解读为“家人”,与父母或亲人在一起的地方是快乐的家。然而城市生活的孤独感,可能让家变成了禁锢和约束的空间。

4.3 流动儿童建构“家”空间的能动性与策略

Holt[25]认为,从儿童的主体性出发,家不仅是一个空间,而且是一个多样化的关键社会环境,是儿童理解和回应现实世界的重要地方。儿童在流动中一方面体验着社会关系以及人地关系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主动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策略去维护“家”在空间和情感上的稳定,建构“家”的归属感。流动儿童通过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成为迁移的积极参与者,努力实现整个家庭在城乡迁移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3.1 流动儿童主动参与家庭事务 对于在广州生活一段时间又离开父母回到老家读书的流动儿童来说,她们往往一边学习,一边扮演着照顾家里年迈老人或者弟弟妹妹的照顾者角色,家庭的责任感使其淡化离开广州,离开父母的消极情绪。

回去读初中也挺好的,我的爷爷已经70多岁了,我回去读书刚好可以照顾他,小时候都是他带着我们,跟我们很亲(密)。

(访谈对象:小李,石牌小学6年级学生,户籍广东 访谈时间:2015年6月)

继续留在城市、留在父母身边的儿童则通过承担家务的方式参与到家庭事务当中。在调研中,36%的流动儿童的闲暇时间是在家里帮父母干家务活,课后最常去的地方是父母工作的地方,给父母当帮手。流动儿童参与到家庭事务中,确立了其作为家人的义务和身份,从而强化了家的稳定性和归属感。

我有3个孩子,下课回来或者周末都在店里帮我送外卖,省了不少人工费。他们都很听话,为这个家做很多事情。

(访谈对象:温阿姨,石牌村快餐店老板 户籍广东,访谈时间:2015年6月)

4.3.2 努力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 国家自2001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其中,中央正式确定的有关流动儿童教育“两为主”原则(①“两为主”政策:一是以公办学校为主;二是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为解决流动儿童的入学与责任问题奠定了基本思路。广州位于中国改革前沿的珠三角地区,也是远离中央决策最远的城市之一,广州市悬置中央“两为主”政策长达12年,直到2010年后政府责任才逐渐明确,从不作为到采取有限的政府责任[38]。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市公立学校的入门坎高,民办学校的办学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大部分学校依赖学生的缴交费用来维持运转,导致广州民工子弟学校的收费标准在北上广城市中较高,尤其是中学阶段的费用。因此,家长在孩子5年级时,便开始焦虑其留在广州还是回老家读初中的事情。留在广州,父母需要承担高昂的费用,回到老家,父母要面对与孩子分离的现实。孩子的成绩如果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则有机会获得广州公立学校的学位,为家里节省一笔费用,并继续留在父母身边。因此,努力保持优秀的成绩然后继续留在广州,从而维系家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也成为流动儿童对于家空间建构的策略之一。

我妈妈说,能自己考入广州的公立学校就给我留在广州,我一定要加油!

(访谈对象:小池,育华学校6年级学生,户籍湖南,访谈时间:2015年6月)

4.3.3 寻找“家”的替代空间 家是亲属间社会交往的主要空间,是一个典型的私人空间[39],当孩子在家得不到应有的安全感和情感寄托时,便会向外寻找可以替代的空间。根据广东省妇联与广东省家庭教育学会合作完成的一项关于“广东省流动儿童家庭状况”的调查显示,因为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是目前这一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查中,有1/3流动儿童家长每周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足7小时,有一部分更不到1小时。

我爸爸在银行做保安,每天很早就去上班,晚上回到家都要8点钟。我妈妈回去建房子了,哥哥要结婚。我基本是一个人在家里。

(访谈对象:小娟,育华学校4年级学生,户籍河南,访谈时间:2015年6月)

“家”并不仅仅意味着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或者装满家具等物体的容器这样的物理空间,更是个人和社会意义根植的地方[40]。家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空间,饱含“意义、情感、经历和社会关系,是人类生活的中心”[41]。在城市里有了物质空间的“家”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需要不同社会空间来综合支撑起对家的感知。研究发现,广州市各大社区和街道成立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成为了支撑流动儿童适应异地生活的重要空间,成为流动儿童的第二个家。中心免费面向社区儿童在周一至周五开设430课堂(②430课堂是指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下午4:30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放学回来的孩子开设的作业辅导课堂。),周末开展各类有趣的集体活动,参与者几乎全部是流动儿童。在中心的参与式观察中,发现经常来这里的流动儿童,与社工和志愿者的关系非常亲密。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综合服务中心为流动儿童构建了一个情感意义上的“家”。无论是回到农村成为留守儿童还是继续留在城市成为流动儿童,这一个儿童群体通过各种实践形式在家里或向外找寻不同的空间来建构自己对于家的理解,从而获得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安全感。

我每天下课后都来这里(石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做完作业再回家,这里的姐姐(社工)很温柔很耐心,我很喜欢她们。

(访谈对象:小王,育华学校3年级学生,户籍江西,访谈时间:2015年6月)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随着对廉价的劳动力的持续需求,全球资本不仅将中国变成世界工厂,还带来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国内移民。户籍制度带来的双轨迁移体制,使迁移到城市的外来工大多处于城市发展中的劣势位置,使他们不得不在城市中面临各种制度的障碍[42]。而随父母迁移到城市的流动儿童则是其中受影响最大的一个流动群体。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符合儿童特点的绘画和作文以及参与式观察等质性形式,尝试展示城市流动儿童在城乡流动过程中对家的感知和建构,以及所处的制度环境对其所造成的深刻影响。研究表明,流动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位移,流动的过程塑造了儿童独特的个体体验,并蕴含着丰富的主体意义和社会内涵。对于流动性的探讨,可使人文地理学者进一步从微观和动态的观点去认识儿童与特定空间和地方的关系。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1)农村移民家庭中的儿童经历着复杂的家庭分离和重组,他们的生活处于流动和迁移状态中,这对“留守”概念的稳定性提出了质疑。在实质上,“流动”和“留守”是一个整体,都是不完全形态人口迁移的结果。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43]。频繁的分离和重聚已经成为农村流动家庭的许多儿童生活常态。这种动力机制在空间上所体现的,是家空间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而流动性,已成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家空间最重要的特性。

(2)随迁流动儿童的家是城市的家和乡村的家叠加起来的意象。城市流动儿童摇摆在“城”与“乡”之间,其生长的经历中混杂着城市与乡村两种人地关系和生活经历。他们通过对城市居住空间的创造性想象以及对老家的选择性描述,在象征意义上重构了一个理想的“家”。“家”对随迁儿童来说,不仅是一个物质的空间,更是一个情感的空间。相对于城市的家,流动儿童对于不稳定性“家空间”的理解,强化了其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地理想象。因此“城—乡”二元混杂,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理解家空间的重要路径。

(3)流动儿童拥有构建“家”空间的能动性与策略。流动儿童通过主动分担家庭责任等策略,来实现“家”在城乡迁移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此过程中,儿童重塑了对自身的理解,同时进行着主体性的重构——不仅仅是学生,也可能是父母工作的帮手;不仅仅是学生,也是承担者社会责任的主体。呈现出全球化和流动性背景下,童年的不稳定性及多元性。基于本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迁移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即使经历着与家庭成员的频繁分离,他们依然有自己的策略去维系家的存在。当流动成为数百万中国农村家庭的生活常态时,流动儿童在家的建构和重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5.2 讨论

人文主义代表人物Relph[44]将“家”形容为“人类存在的参考位置”,是个人意义的来源。“家”是一个极具情感和力量的词汇[45],是理解社会和空间的关键场所[46]。人文主义地理学强调个人的主体能动性所建构出来的地方。由于人们的经历和目的不同,解读出来的地方也不同[47]。流动的生活带来童年关于家的多元体验,儿童也在对家的重新理解和建构中被重塑为积极参与地方认同的主体。本研究既承认流动儿童生活中存在的结构性因素,也关注儿童在迁移过程中如何运用能动性协商、回应和改变所受到的限制,可以更全面的理解社会变迁下童年的本质。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儿童的社会生活差异巨大。地理学对“地方”和“尺度”的研究,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关注不同人群之间瞬息万变的社会关系的新文化地理学,聚焦探讨日常生活如何建构或重构个人对城市、空间或地方的体验,关注不同群体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建构文化意义[48],为更清晰的分析在特定的本土环境中的多样化童年提供了新的思路。流动儿童作为数量众多并且具有独特特征的群体,他们的社会空间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与其他儿童群体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地理学者从地理或空间视角发声,积极参与到有关儿童问题的讨论中,从而为地理学在儿童研究领域中获得的一席之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