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6年, 7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4-25
      

  • 全选
    |
  • 方创琳, 周成虎, 顾朝林, 陈利顶, 李双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大城市群地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区,担当着世界经济重心转移承载地的历史重任,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胁迫压力。开展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的研究,是未来10 年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高优先研究主题。本文系统解析了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的基本理论框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特大城市群系统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及耦合特征,科学辨识近远程主控要素作用下城市群系统内外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胁迫强度、近远程耦合机理与规律,总结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圈理论,进一步构建多要素—多尺度—多情景—多模块—多智能体集成的时空耦合动力学模型,研发特大城市群地区可持续发展优化智能调控决策支持系统;其次从方法上将特大城市群地区视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建立同一标准化共享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多要素—多目标—多模型—多情景环境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集成技术方法、大数据支持下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技术方法,构建多尺度—多技术—多智能体集成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技术框架,按照分析时空演变特征—寻求主控要素—辨识耦合关系—揭示胁迫机制—发现耦合规律—筛选调控变量—求解临界阈值—进行调控试验—完成情景模拟—提出优化方案—完成情景模拟—提出优化方案—实现国家目标这样一条技术路径,提出解 决问题的整体优化方案。本文旨在为特大城市群地区由问题集中区转为可持续发展区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
  • 宋涛, 陆大道, 梁宜, 王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缘政治学以地理的视角探讨国际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政治发展历程。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地缘政治在国际舞台复兴,成为全球格局解读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学科。科学认识和总结国际地缘政治学最新发展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以Web of Science 中地缘政治的学术论文为依据,借助于科学计量工具,系统回顾了1996-2015 年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地缘政治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剖析了国际地缘政治学的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转向。从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来看,近年来在政治地理及地理学相关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地缘政治全球高引用文章重点关注了国家与边境的地缘政治诠释、批判性地缘政治学、情感地缘政治、女性主义地缘政治等主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回顾了边境与领土空间、全球化下的地缘文化与经济、热点区域与中国模式、资源冲突与生态政治、价值情感与文化的地缘政治学分支领域研究趋势。通过文献系统回顾发现,国际地缘政治学的研究出现了如下趋势:后冷战时代中,国家、边境等仍为地缘政治的核心研究方向;地缘政治在进一步强调地理重要性的同时,也出现了向批判性地缘政治,尤其是从人本主义(情感地缘政治、女性地缘政治)对传统地缘政治进行反思的转变。最后提出,中国地缘政治界应强化地理空间与尺度的重要性,采用叙述、 过程等多元方法,并融入人本主义的思想,来进一步丰富地缘政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刘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不同类型大数据在地理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学者基于手机、社交媒体、出租车等数据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社会感知概念刻画了地理空间大数据基于大量人的行为时空模式获取地理环境特征的的技术手段,该手段有助于重新审视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因而本文选择了空间分布和空间交互这两个基本地理概念以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这两个人文地理基本研究方法展开讨论。大数据从微观个体和宏观群体两个层面同时感知空间分布和空间交互,可以定量分析其中的距离以及尺度效应。进而,由于小样本访谈人群和场所是定性研究的基础,而大数据可以通过定量方法识别特定人群和场所并进行刻画,因此,社会感知手段为集成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构建混合地理学奠定了基础。
  • 金凤君, 焦敬娟, 齐元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东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速铁路作为促进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其快速发展势必会对东亚地区的区域发展、空间结构、人口流动和一体化产生重大影响。在分析东亚高速铁路网络发展历程及服务水平的基础上,评价与对比了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交通圈和可达性的影响,及一体化高速铁路潜在的空间效应,以期为东亚一体化高速铁路构建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东亚高速铁路网络扩张整体上呈现出“核心—核心”到网络化的发展历程;高速铁路网络在中国东中部、日本和韩国等地区具有较高的人口和产业服务水平,但国土面积覆盖率相对较低;高速铁路的建设促使核心城市交通圈格局不断扩展与强化,可实现当日往返城市对数量明显增加,主要分布在中国长三角、珠三角,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周边;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分别呈现出以郑州、东京和首尔为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且圈层结构逐渐向高速铁路沿线延伸;高速铁路的建设促使城市人口服务水平和可达性的空间格局均呈现出明显的“廊道效应”。
  • 姜博, 初楠臣, 修春亮, 赵映慧, 李晓庆, 罗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测算可达性的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基于时间、经济与重心视角利用可达性模型并结合ArcGIS 空间分析手段探究高铁通车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利用综合变异系数、层级分析法和改进的哈夫模型分析高铁可达性空间演变特征及规律,构建高铁可达性评价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定量评估各高铁可达综合实力。研究表明:京广、京沪可达综合实力最强,沪昆、杭福深次之,沪汉蓉、哈大、青太再次之,郑西、兰新可达实力最弱;全国高铁可达性强弱变化呈明显地带性规律,东、中部高铁可达性强于东北,东北强于西部,纵向高铁强于横向;经济潜力的增加率明显高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减少率,可达性重心偏移驱使不同等时圈蔓延交叠;高铁以“核心—核心”逐步向“核心—网络”空间链接模式过渡,产生上海、北京、广州、深圳4 个高铁“国家服务中心”,天津、武汉、重庆等6 个“大区域服务中心”,形成“多中心”高铁服务格局以及日益庞大而复杂的高铁特质空间集群;高铁网络影响下的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渐变与重塑日趋复杂,“T”型轴带呈现出由空间极化向空间均衡转变,跨城流动性特征突显,加速空间对接与同城化进程。
  • 王列辉, 洪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1997 年以来,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在“间接通航”、“试点直航”以及“全面直航”特殊政策的影响下,先后经历了直航萌芽期、直航发展期及直航成熟期三个阶段。以国家交通部发布的台湾海峡两岸集装箱海上运输航线为主干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的分析视角,利用网络分析软件GEPHI和GIS技术,对直航背景下海峡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联系格局、中心性空间分异和区域集散效应的演化特征进行定量测度,并进一步探究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① 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总体呈现“特定转运港集中—枢纽港集中—区域网络化发展”的三阶段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航线联系范围的扩大和干线权重的减弱,中心性功能在枢纽港弱化、在次级港口增强,以及新兴小型港口呈现“小世界”区域集聚的现象,体现了重要的复杂网络特性。② 两岸直航前,港口区域集聚性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两岸直航后,区域集聚现象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③ 两岸航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机制受制度、市场及技术三方面因素共同驱动,特殊的通航政策是港口体系形 成、演化的重要社会制度环境,两岸经贸联系和ECFA的全面推进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国沿海四大经济区主要港口与台湾港口间的航运联系,而基于技术革新的港口竞争机制影响了两岸航运企业的航线配置。
  • 王婧, 李裕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00 和2010 年中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方法揭示近期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合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中国城镇化发展类型区划分。结果表明:① 2000-2010 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年均增加1.3 个百分点,32%的县域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超过1.5 个百分点;② 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性和“低快高慢”的收敛性,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城镇化率年均分别增加1.4、0.5、1.4 和1.3 个百分点;③ 60%的中国县域城镇化发展集中在低城镇化率—高增长率、低城镇化率—中高增长率和低城镇化率—中增长率三种类型,且以中、西部地区分布最为密集;④ 中国县域城镇化格局基本未变,仍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的城镇化发展较为突出,东部地区及内陆省会城市周边的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⑤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人力资本状况、人口集聚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地理区位特征对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具有显著而稳健的影响;⑥ 中国城镇化格局可分为具有明显区类一致性和区外异质性的5 大类、20 个区域。新时期的城镇化发展应凸显地域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夯实产业基础、强调节约集约。
  • 朱竑, 李如铁, 苏斌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州石牌村、棠下村和珠村3 个市中心到市郊均匀扩散的城中村为例,通过修订量表对城中村移民进行施测,然后采用SPSS 17.0 和M-plus 7 统计软件整理数据。从微观视角分析城中村移民的地方感(城中村和乡下两种地方感)在性别、年龄、居住时间、居住形式、收入水平、文化资本、根植性、居住环境和社会融合等因素中的差异及其影响路径。研究发现:① 地方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地方感均值不管是在城中村,还是在其故乡的均比男性低;② 移民的地方感在年龄、居住时间和居住形式上的t 检验结果没有差异,而在收入水平上有差异;③ 文化资本、居住环境和社会融合等因素,其在地方感的高低分组之间的影响存在差异;④ 社会融合与文化资本、根植性和居住环境呈显著正相关,而乡下地方感与文化资本和居住环境呈显著负相关;⑤ 从影响路径来看,地方感不能直接影响社会融合,而是通过根植性、居住环境和文化资本等因素进行间接的影响。
  • 周雯婷, 刘云刚, 全志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近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在此背景下,运用实地调查和访谈方法,以北京望京为例,分析在华韩国人居住区及其族裔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演变过程。北京望京是迄今为止在华韩国人聚集规模最大的社区,其以1998 年、2003 年为节点,经历了从花家地北移到望京西园,进而以望京西园为中心向外扩张的发展扩散过程。伴随着韩国人居住范围的扩大,面向韩国人的族裔经济也应运而生。当地的韩国人族裔经济多为韩国人和中国朝鲜族共同经营,以自我服务为主,已形成覆盖生产生活各方面的经济体系。相比中国国内的其他族裔聚居区,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由于中国朝鲜族的参与,形成了主动融入、隐性隔离的特征,而这也为北京的移民管理和国际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新挑战。
  • 刘永强, 龙花楼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农区2000-2010 年间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格局,在构建土地利用转型动力机制分析概念框架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回归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黄淮海平原农区5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动力机制。黄淮海平原农区土地利用转型特征表现为:2000-2010年,耕地、未利用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伴随城乡建设用地、水域和林地面积的增加;2000-2005年变化幅度明显大于2005-2010 年的变化幅度。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海平原农区5 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交通和区位条件对这5 种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导致土地利用转型的共性驱动因子。并指出:地方各级政府在制定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时,既应充分考虑驱动各种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因子及其地域分异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还需考虑各地类之间转换的适宜性及难易程度,因地制宜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利用,让土地利用转型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并使其发生在适宜的区域范围内。
  • 朱晓华, 何书金, 王岱, 孙枫, 汪德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入信息全球化时代,SCI/SSCI 论文越来越成为中国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衡量其基础研究实力的评价标准,甚至出现“唯‘SCI/SSCI’论”的现象,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评定和认可度则相应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文权威核心期刊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学术价值认可度的结构方程假设模型,以地理科学工作者为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研究了地理工作者对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学术价值认可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 学术成果影响力是影响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学术价值认可度的关键因素,科研评价和学术地位认定政策及学术影响力评价是影响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学术价值认可度的重要因素;② 学术成果影响力对认可度影响程度最大,其影响路径系数为0.52,其次为学术影响力评价,路径系数为0.25,科研评价和学术地位认定政策影响程度较小;③ 学术成果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评价与认可度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而科研评价和学术地位认定政策与认可度之间则表现为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增强科研工作者对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学术价值认可度的相关对策,以期提升作者发表中文权威核心期刊论文的意愿度,来促进中文权威核心期刊的持续发展。
  • 何书金, 赵歆, 于信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2016 年2 月11 日发布的信息,《地理学报》被EI 选择作为收录期刊源,EI 收录《地理学报》的论文回溯到2006 年。依据EI 数据库检索和排名分析了中国作者发表地理学EI 论文的学科分布、地理学EI 论文的主要中国机构和作者分布,以及《地理学报》论文被EI收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