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83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3-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郭其蕴
    1983, 38 (3):  207-217.  doi: 10.11821/xb198303001
    摘要 ( )   PDF(675KB) ( )  
    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域区,季风一直为我国气象学者所重视。但过去由于资料短缺,只能通过一些个例或平均资料的分析来研究我国的季风气候,不能了解季风的变化。目前地面和高空资料,都已连续累积了30多年,因此有可能对季风在近三十年的变化进行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北部和东北部构造地貌发育和第四纪构造应力状态的关系
    杨景春
    1983, 38 (3):  218-228.  doi: 10.11821/xb198303002
    摘要 ( )   PDF(685KB) ( )  
    根据大地测量、震源机制解、地震构造裂缝和第四纪活动断层等资料,对中国北部和东北部的第四纪构造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北部和东北部第四纪期间处于北东东一南西西压应力状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自然条件讨论毛乌素沙区的治沙和生产发展方向问题
    林雅贞, 陈传康, 陈昌笃
    1983, 38 (3):  229-240.  doi: 10.11821/xb198303003
    摘要 ( )   PDF(832KB) ( )  
    毛乌素沙区是我国十二大沙区之一,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城市地域结构的均质性
    于洪俊
    1983, 38 (3):  241-251.  doi: 10.11821/xb198303004
    摘要 ( )   PDF(692KB) ( )  
    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地理学中探讨城市地域组合机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城市,是个密度高,能量大的独特地理系统,不从地域结构人手分析,便难于说明城市的地理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植物区系区划和喜马拉雅南部植物地区的区系特征
    李恒, 武素功
    1983, 38 (3):  252-261.  doi: 10.11821/xb198303005
    摘要 ( )   PDF(633KB) ( )  
    作为地理环境组成成分的植被,包括区系和群落两方面,其中植物区系也是环境诸成分相互作用长期发展的产物。根据植物区系成分进行分区,旨在反映一个地域的区系结构,阐明该地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为开发利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经济地理角度评价中国的经济特区
    朱剑如, 吴仁德
    1983, 38 (3):  262-272.  doi: 10.11821/xb198303006
    摘要 ( )   PDF(806KB) ( )  
    关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建设是海外侨胞十分关心的问题,香港中文大学朱剑如、吴仁德二先生特撰文投寄本刊,我们欢迎港澳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以利于吸引外资,促进国际合作,对特区建设作出贡献。我们认为本文有一定参考价值,除略加节删外,均按原文文体刊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我国轻纺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探讨
    李为
    1983, 38 (3):  273-283.  doi: 10.11821/xb198303007
    摘要 ( )   PDF(930KB) ( )  
    工业布局中的区位选择问题是工业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选择合理的或者最佳的区位,将会给工业生产和布局带来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淮河洪泽湖以上流域夏季水汽输送
    王德瀚
    1983, 38 (3):  284-391.  doi: 10.11821/xb198303008
    摘要 ( )   PDF(425KB) ( )  
    徐淑英曾用1956年1月、7月的探空和测风记录研究我国东部大陆的水汽输送和7月的水分平衡。沈建柱、郑斯中用1957年全年的资料研究了我国大陆上空的水汽输送和我国东部地区的水汽辐合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的国土规划问题
    程潞
    1983, 38 (3):  292-397.  doi: 10.11821/xb198303009
    摘要 ( )   PDF(416KB) ( )  
    国土的开发与整治工作,从生态观点来讲,也就是要把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正确地协调好人及其与之所依存的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庐山“冰川遗迹”质疑
    谢又予, 崔之久
    1983, 38 (3):  298-308.  doi: 10.11821/xb198303010
    摘要 ( )   PDF(1870KB) ( )  
    自“冰期之庐山”发表以来,第四纪古地理、冰碛沉积相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我们对庐山地区和天山等山地的地貌和沉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特撰写此文,对庐山“古冰川遗迹”进行再认识,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相文与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萌芽——纪念张相文逝世五十周年
    曹婉如
    1983, 38 (3):  309-314.  doi: 10.11821/xb198303011
    摘要 ( )   PDF(439KB) ( )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萌芽时期。这一萌芽,是以张相文对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为标志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几本最新出版的英国地理书籍
    李旭旦
    1983, 38 (3):  315-318.  doi: 10.11821/xb198303012
    摘要 ( )   PDF(301KB) ( )  
    英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自60年代以来,它的社会经济地理情况,诸如人口、都市、工农业、交通运输以及地理环境都有了显著的改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筹委会正式成立
    吴宁
    1983, 38 (3):  319-319.  doi: 10.11821/xb198303013
    摘要 ( )   PDF(95KB) ( )  
    一九八七年一月五日是我国国土考察的先驱者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