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王思远, 刘纪远, 张增祥, 周全斌, 赵晓丽
    2001, 56(6): 631-639.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近5年来土地利用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模型、垦殖指数模型等对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年间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比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地区,特别是东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比较剧烈,而西部变化相对缓慢;土地利用各类型中面积增加的有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而林地、草地面积减少;耕地增加的区域位于东北部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耕地面积增加最多;林草地以及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主要发生在新疆、内蒙和黑龙江等地区,其它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 土地利用
  • 土地利用
    许学工, 陈晓玲, 郭洪海, 林辉平
    2001, 56(6): 640-64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在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变化尤能反映人类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运用遥感信息土地分类和植被指数提取、土壤定点采样实测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数年至20余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质量变化。其在区域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在内部地段间存在着差异和不平衡。盐渍土改造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地力下降的隐患不可忽视。进而分析了变化的驱动力并提出土地持续利用对策。

  • 论文
  • 论文
    王黎明, 杨燕风, 关庆锋
    2001, 56(6): 649-6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正在三峡库区逐步实施。然而,坡耕地退耕将减少退耕地区的耕地数量,特别是坡耕地集中分布的区域,从而引发环境移民问题。利用GIS技术建立了基于GRID的坡耕地退耕压力指数模型及环境移民模型,并对三峡库区坡耕地退耕引发的潜在环境移民的数量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坡耕地退耕引发的潜在环境移民数量较大。在退耕压力指数为40%时潜在环境移民数量高达89万人,相当于三峡水库淹没需要安置的水库移民数量。环境移民压力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
  • 论文
    徐勇, Roy C.Sidle
    2001, 56(6): 657-66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和概括了1966~2000年期间燕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过程及其基本特征: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成因;总结了1997年以来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控的主要特点:评价了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控后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性。籍此希望揭示出黄土匠陵区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调控所具有的一些共性特点和规律。
  • 自然环境变化
  • 自然环境变化
    孙睿, 刘昌明, 朱启疆
    2001, 56(6): 667-67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8 km分辨率Pathfinder NOAA-NDVI数据, 对黄河流域1982~1999年地表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序列变化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计算不同时段降水量与年最大NDVI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了降水对流域植被覆盖的影响。结果发现近20年来黄河流域平均植被覆盖度有增加趋势, 但青藏高原上有所减小; 汛期降水量的多少对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起主要作用, 其中草原地区影响最显著, 而在森林植被区及部分灌溉农作区, 降水的年际变化对地表覆盖的影响比较小。

  • 论文
  • 论文
    张科利, 蔡永明, 刘宝元, 彭文英
    2001, 56(6): 673-681.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回顾己有的研究成果,分析评价了现有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可蚀性评价指标的优缺点,提出了建立适用于土壤侵蚀预报的可蚀性评价指标的原则。并运用野外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我国黑土、黄土,以及日本火山灰土等土壤可蚀性的季节变化规律,深入研究了土壤可蚀性随次降雨强度、不同强度段降雨组合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单位降雨侵蚀力所对应的土壤流失量是反映土壤性质与流失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最好指标,但不能把目前使用的土壤可蚀性指标直接移植于次降雨模型中。土壤可蚀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其变化规律还存在地域差异性。采用最大30分钟雨强大于25~30 mm/hr降雨的侵蚀产沙资料,计算的土壤可蚀性值比较稳定且接近这土类可蚀性的多年平均值。
  • 自然环境变化
  • 自然环境变化
    杜军
    2001, 56(6): 682-6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西藏1961 ~ 2000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近40年高原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西藏大部分地区四季和年平均气温为升温趋势,尤其是秋、冬季; 高原上普遍存在气温非对称变化现象, 以Tmax、Tmin显著上升, 但Tmin上升幅度大于Tmax为主要类型。Tmax上升主要表现在夏季, 增暖以冬季最为明显, 气温日较差除夏季外均显著减小。在各纬度带上均表现为升温, 春、秋季升温最大, 冬季次之。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升温强。近40年来西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以0.26oC/10a的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气温的增长率。20世纪60年代多异常偏冷年, 90年代多异常偏暖年。

  • 论文
  • 论文
    钱征寒, 倪晋仁, 薛安
    2001, 56(6): 691-699.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72年以来有关黄河断流的观测数据,选择与断流特点有关的特征因子组合,给出了能够反映断流状况的综合指标。并据此结合聚类分析得出了关于黄河断流严重程度的分类结果,指出了相应的分级原则,基于断流级别与河流径流量及其年内径流变差系数之间可能存在的密切关系。建立了反映三者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以判别已知河流来水特性条件下的黄河下游断流严重程度。
  • 自然环境变化
  • 自然环境变化
    黄富祥, 牛海山, 王明星, 王跃思, 丁国栋
    2001, 56(6): 700-71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风蚀输沙率实地观测数据, 借鉴国外最新的建模思想, 采用Matlab5.3软件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建立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率与风蚀输沙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 比较系统地考察了植被覆盖对沙粒起动风速和风蚀输沙率的影响, 确定了不同风速下的有效植被覆盖率。结果表明, 在毛乌素沙地要有效减少和防治风蚀, 植被覆盖率必须达到40 ~ 50 %的水平, 而要保证在最高风速下风蚀输沙得到有效控制, 植被覆盖率必须达到60 ~ 70 %的水平。

  • 论文
  • 论文
    樊杰, 曹忠祥, 张文忠, 许豫东
    2001, 56(6): 711-721.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了对中国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西部开发的重大问题,就国家-地方-个人利益的协调、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以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等进行经济地理学理论层面的思考,论证了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而提出了“富民”优先、缩小社会发展差距、建设特色经济、非均衡开发、东西合作等西部开发战略创新的基本思路。
  • 区域开发
  • 区域开发
    童昕, 王缉慈
    2001, 56(6): 722-729.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地方产业群理论出发,探讨全球联系和本地联系对地方产业群内部企业网络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对东莞3镇的PC相关制造业的实地考察,指出随着中国沿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一些外向型制造业地方产业群,其发展过程中,本地生产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格局已经发生了转变,原来为“三来一补”的出口加工贸易服务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逐渐变成了地方产业群进一步发展的制度瓶颈。区域持续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制度创新,以充分发挥本地已经形成的产业集聚优势。

  • 论文
  • 论文
    王英杰, 陈田, 余卓渊, 成夕芳
    2001, 56(6): 730-739.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6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城市公用地理信息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阐述城市公用地理信息应包含的对象、范围、内容和特点。根据城市公用地理信息具有类型多、系统复杂、重复性多、关联度强、动态变化性强的特点,建立了信息分类的原则和4级分类体系,并按确立的规则对其进行分类和编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其指标体系分类和代码表以及编码方案,共包括5个门类、49个大类、247个中类和531个小类以及它们的编码体系。为实现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对城市地理信息进行有效地采集、处理、查询、检索、分析和管理,并实现城市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