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1年, 5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1-05-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朱会义, 李秀彬, 何书金, 张明
    2001, 56(3): 253-26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 1 985和 1 995年 2期 TM影像资料,运用遥感影像机助解译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全面分析了环渤海地区 3省 2市 1 985~ 1 995年间分类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揭示了该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和区域差异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和区域方向。
  • 论文
    陈云浩, 李晓兵, 史培军
    2001, 56(3): 261-26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陆面区域蒸发散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利用遥感资料求取地表特征参数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了 2种极端条件下 (裸露地表和全植被覆盖 )的裸土蒸发和全植被覆盖蒸散计算模型,然后结合植被覆盖度给出非均匀陆面条件下的区域蒸发散计算方法。实测资料验算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 论文
    高俊峰, 张琛, 姜加虎, 黄群
    2001, 56(3): 269-277.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测的 1 974,1 988,1 998年 1∶ 2 .5万地形图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洞庭湖 2 4年来的冲淤规律,得到了 2个时期 (1 974~ 1 988,1 988~1 998)洞庭湖冲淤量和冲淤区域的空间分布位置。研究表明,洞庭湖近 2 4年来总的趋势是淤积的,局部有冲刷,但总体上淤积量大于冲刷量,湖盆平均淤高 0 .43m。 2个时期年均冲淤厚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为 0 .0 1 7m/ a。以两期冲淤变化的趋势预测了 2 0 1 0年三峡工程全部完工时洞庭湖的冲淤变化状况,结果表明,1 998~ 2 0 1 0年间洞庭湖将平均淤高 0 .33m。
  • 论文
    李恒鹏, 杨桂山
    2001, 56(3): 278-28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野外滩地长期水准详测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 GRID和 TIN模块产生潮滩高程、坡度、二维剖面、侵蚀与堆积分布图,并获取测点所在位置的高程、坡度和侵蚀量。对获取的数据及空间分布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侵蚀主要发生在 - 7m以上的岸坡和潮滩,堆积主要出现于广阔的深水岸坡和部分高滩,侵蚀速率以滩前深槽岸坡最快,年侵蚀率达 1 7.9cm/a,并呈加速趋势,海岸线向陆后退速率为 31 m/a,侵蚀、堆积的闭合深度约为 - 9.5m。
  • 论文
    赵茂盛, 符淙斌, 延晓冬, 温刚
    2001, 56(3): 287-29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 1 982~ 1 994年 NOAA/ AVHRR的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资料和 587个气象台站的数据对我国不同类型植被生态系统和气候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将我国的植被类型划分为2 1类,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和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多年平均状态下,植被生态系统 NDVI水平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 ;年内变化上,温度对植被生态系统季相变化起着比降水略大的作用,年降水量造成了植被季相响应的差异。在年际变化上,分别研究了 4个季节和整个生长期尺度上的关系,一般情形为温度和降水对植被的年际波动起着大致相反的作用,不同植被类型在不同的生长时期 (季节 )对气候的变化响应方式也不同。
  • 论文
    曹燕丽, 崔海亭, 刘鸿雁, 戴君虎, 王高建
    2001, 56(3): 297-30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 TM数据和 GIS技术,通过气候参数插值、地形三维分析、气候参数和景观图与 DEM的叠加、景观参数计算,从不同空间尺度分析了五台山高山带的景观特征。研究认为 :将气候参数插值图和景观组分图叠加在 DEM上,能更好地反映山地景观的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五台山是华北地区半湿润 -半干旱背景上一个寒冷、湿润的中心 ;海拔 2 890 m以上存在气候上的林线,应划入高山带 。
  • 论文
    李宝林, 周成虎
    2001, 56(3): 307-315.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好的沙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尤其是南部的科尔沁沙地,沙质荒漠化已十分严重,已经超过与其相邻的西部环境条件更差的沙区。利用 RS和 GIS,根据 NOAA/ AVHRR数据建立的沙质荒漠化监测指标,对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现代过程进行了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利用 TM数据对沙质荒漠化的发展方式与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域沙质荒漠化的防治对策。
  • 论文
    邱新法, 曾燕, 缪启龙
    2001, 56(3): 316-32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 1 971~ 1 996年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系统分析了我国沙尘暴的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沙尘暴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 :1 971~ 1 996年,除青海、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及北京等地外,我国各地沙尘暴发生的总次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沙尘暴的起源,可将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沙尘暴 2类 ;外源型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主要包括北路和西路 2条,其中北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西起新疆东部的哈密,东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中蒙边境,西路沙尘暴入侵我国的范围在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 ;我国沙尘暴源地主要集中在南疆和北疆的沙漠及其周边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古干燥沙漠及青海柴达木盆地等。
  • 论文
    赵景波
    2001, 56(3): 323-331.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确定了长武和西安地区第 5层古土壤的 Ca CO3和 Fe2 O3已迁出了古土壤,该层古土壤为酸性淋溶土壤。长武和西安第 5层古土壤剖面构型分别为 Bts- Cs- Cl-Bk- C型和 Bts- Cf- Cs- Cl- Bk- C型。该层古土壤底部之下发育了有 Fe2 O3淀积的深部风化层,表明当时风化作用至少已开始进入铁铝氧化物迁移的化学风化中期阶段。 Fe2 O3、 Ca CO3迁移特征、孢粉、粘土矿物和深部风化层等 6项指标显示距今 50 0 ka BP前后亚热带气候迁移到了黄土高原中部,当时年均降水量显著增加。
  • 论文
    张宇红, 李保生, 靳鹤龄, David Dian ZHANG, 阎满存, 祝一志, 李后信, 姚春霞, 罗开利
    2001, 56(3): 332-34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 1 50 ka BP以来古流动砂丘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在粒度上具有多次显著的粗细韵律交替变化,粒度参数 - Mz、σ、Sk、Kg和 SC/D亦随之响应为多波动峰谷交替的态势。同时,粒度特征值 - Φ5、Φ1 6、Φ2 5、Φ50、Φ75、Φ84、Φ95相应地表现为非常有节奏地跳动。
  • 论文
    钟巍, 熊黑钢, 塔西甫拉提, 高村宏毅, 舒强
    2001, 56(3): 345-35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尼雅剖面记录多指标的综合研究,结合南疆地区其他地质记录和历史资料,恢复了南疆历史时期 (近 40 0 0年 )以来气候与环境演化的特征与序列,共划分出 3个相对冷湿期和 3个相对暖干期。结果表明,此地区气候环境的演化在冷暖变化序列上基本吻合于我国东部地区,而在干湿波动上则具较为显著的西风型环境演变特征。
  • 论文
    张强, 朱诚, 姜逢清, 刘兴林, 郭立新
    2001, 56(3): 353-36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重庆巫山张家湾西汉遗址 T91 1剖面进行粒度、磁化率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代该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使人们盲目砍伐树木,使该区植被严重退化,使生态环境恶化,降水集中、坡地表面松散沉积丰富、缺乏植被保护等使流水侵蚀、坡地径流发育,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该区的人类文明因此而衰落。同时研究发现,该区在竺可桢划分的中国 4次温暖期与 4次寒期中的第 2次寒冷期 (公元初至公元 60 0年 )仍为温暖期,这是由于该区西北面与东南面均有高大山脉包围,一定程度上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进入本区的缘故。该区气候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至少该区在汉代气候演变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某种相关关系。
  • 论文
    毛汉英, 余丹林
    2001, 56(3): 363-371. https://doi.org/10.11821/xb200103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渤海地区目前资源环境负荷已处于过载状态,成为制约今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采用定量方法研究该区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并对其今后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提高区域承载力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