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9年, 5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9-11-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胡兆量, 李燕茹, 阮学金
    1999, 54(6): 481-486.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16 世纪中叶到20 世纪末叶, 澳门的城市性质和城市功能发生多次急剧变化。人地关系规律的一些要点在澳门的发展和变化中都有反映。澳门在浙、闽、粤沿海众多的港口中脱颖而出反映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澳门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反映自然环境在人类需要时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的要素。澳门港口的衰落反映航海技术的进步、船型大型化导致人地关系的演变。澳门经济转型艰难反映人文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澳门的城市形象和空间格局有抹不掉的自然印记,反映人地关系的发展是利用自然和利用自然规律的深化, 不是人类可以离开自然、离开自然规律。
  • 论文
    赵大英
    1999, 54(6): 487-49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90 年代以来, 澳门经济发展缓慢并持续衰退。作者指出澳门先天不足与后天经济结构单一及外部竞争加剧是其经济衰退的原因。文章并由此对澳门所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评估, 从发挥澳门独特优势避开劣势的角度, 认为澳门经济应定位于区域性、国际性的综合服务中心, 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步骤及措施。
  • 论文
    陆大道, 刘毅, 樊杰
    1999, 54(6): 496-50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 在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宏观背景下, 区域开发与发展问题愈来愈成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和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针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开展系统研究, 并每两年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跟踪全国及各地区国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动态,分析各地区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对经济增长、结构改善及生态环境产生的效果, 揭示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地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与变化趋势, 并对地区资源开发与保护、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等提出分析性的建议。本文重点分析评价 “八五”和 “九五”初期国家及各地区实施的区域政策及效果、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区域发展政策的建议。
  • 论文
    刘毅
    1999, 54(6): 509-517.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部沿海地区面向21 世纪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等突出矛盾, 其中能源供需保障是关系到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能源供需特点、问题及需求预测基础上, 提出下世纪初能源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应当是强化煤电运系统的能力建设, 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保障能源的有效供给; 合理的开发本地能源资源, 保持能源供给的支持能力, 缓解能源供需的紧张状况。
  • 论文
    黄镇国, 张伟强, 赖冠文, 罗少彤, 范锦春, 江沛霖
    1999, 54(6): 518-52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珠江三角洲2030 年海平面上升幅度约为30 cm .按此,由水力学模型计算了24 个站最高洪潮水位的升幅, 以5 cm 和25 cm 等值线划分出影响很小区、影响较大区、影响最大区。由水文学方程计算了17 个站4 种重现期的最高洪潮水位升幅, 得知现有堤围的防御标准在影响较大区将降低半个等级, 在影响最大区将降低一个半等级。受影响的堤围长度为2 608 km, 维护工作量为1 752×104m3, 需投资21 亿元。
  • 论文
    蒋业放, 张兴有
    1999, 54(6): 526-53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分析河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流-含水层相互作用水力耦合模型的建模思路、数值解法及应用实例。河流模型采用忽略河槽调蓄作用的圣维南连续方程,含水层模型为潜水二维渗流方程, 二者通过动态水量交换机制实现耦合; 模型的水量交换机制可以分别模拟含水层顶托排泄、河流压力渗漏和淋滤渗漏等不同方式的水量转换过程。河水模型和地下水模型分别用欧拉法和三角网格差分法来求解。
  • 论文
    齐玉春, 董云社
    1999, 54(6): 534-542.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CO2、CH4、N2O 等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是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 对于温室气体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 其中, N2O 又以其增温潜势大、滞留大气时间长、破坏臭氧层等特点受到格外的关注。对于N2O 等温室气体源与汇、产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相应减排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论文
    秦小光, 刘东生, 谭明, 王先锋
    1999, 54(6): 543-549.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石花洞石笋微层是北京地区气候变化最好的高分辨率地质记录之一。为了研究北京地区近1 千年来气候演化历史中蕴含的周期性规律, 我们采用滑动谱分析的方法提取了石笋微层厚度曲线包含的气候变化周期信息, 发现石笋微层厚度变化最主要的周期成分是2 年、3.3年、5 年~6 年、10 年~12 年、16 年~18 年、133 年和194 年等几个周期, 包含了与现代气候年际振荡相同的准3.5 年周期、准5~6 年周期和11 年周期。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导周期,在微层厚度大的时期 (W 阶段), 各种周期成分强度大。
  • 论文
    Bruno Menegatti
    1999, 54(6): 550-55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here are m any reasons for interest in the northw estern Adriatic coastalplain, such as subsidence, beach erosion, industrialpollution, increasing seaside conurbation, and environ- m entalpreservation. The region as defined has an innerborder thatis both a m orphologicaland historicallim it of perm anent settlem ent. The progressive exploitation of this space has dem on- strated that itis a region organized into parallelstrips w ith hom 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thatco- incide w ith the differentphases ofthe hum anization ofthe coastalarea. How ever, since the Sec- ond World War, there has been a rem arkable differentiation, because ofreclam ation, polarized industrialdevelopm ent, the construction of a tourist conurbation and, especially, the adm inis- trative division of the entire coastalstrip, a division thatinfluences the policies ofterritorialor- ganization. Thus, to date, the various coastalsubareas have no com m on teleology that renders the entire region a system ic whole.
  • 论文
    宋长青, 冷疏影, 吕克解, 赵楚年, 郭廷彬, 吴关琦
    1999, 54(6): 559-562. https://doi.org/10.11821/xb199906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专家们充分讨论后确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在“十五”期间对地理学的6 个领域研究优先资助: ①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 ②地球表层系统的地理过程和环境效应; ③水土资源形成的理论及其合理利用; ④环境演变、灾害形成与污染防治; ⑤区域可持续发展; ⑥对地观测技术、遥感理论和探测机理及空间数据分析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