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6年, 51卷, 第s1期
    刊出日期:1996-12-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李克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1995年IPCC的评估报告、世界气做计划政府间会议──气候议程的报告等,概要介绍了全球气似变化及其影响的最新进展,其中也包括了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全球气候变化国家研究项目中的部分新成果。最后介绍了由7个国际组织在气候议程中为响应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建议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需求共同讨论提出的未来4个方面的主攻方向和行动计划。
  • 论文
    陈述彭, 邵宇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变化研究是当今地学领域的热点,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核心之一。全球变化侧重研究地球系统各个圈层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与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地理信息系统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资源与环境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初期阶段,作为一个地域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在深层次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在全球变化研究中,依托各种尺度的对地观测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自然模拟;二是人地关系研究;三是预测预报,以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和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
  • 论文
    陈育峰, 李克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作者研制的“中国气候-植被响应宏观静态模型”,研究了2×CO2情景下中国主要植被类型面积、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变化。
  • 论文
    李克让, 陈育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中国森林的脆弱性作了初步研究。首先讨论了适应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其次介绍了中国森林脆弱性的评价指标。脆弱性的分析通常包括适应性和敏感性,或现实的脆弱性及未来的脆弱性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分析现实影响森林生态系统自身调节与恢复能力的各种因素,后者主要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可能造成的脆弱性。现实的脆弱性指标主要包括林地质量、林龄结构、薪材供应以及森林灾害四类指标。未来的脆弱性指标主要包括类型变化、生产力变化以及森林火险三类指标。将各类指标综合,即可得到综合指标;最后,根据所能获得的资料初步计算分析了中国森林的脆弱性分布。
  • 论文
    邓慧平, 吴正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未来二氧化碳加倍环境条件下,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日雨量的变化是评估气候变化对各类极端事件影响工作的基础。本文应用随机模拟技术及GCMs预测的未来气候情景,随机模拟了中国七个台站1×CO2和2×CO2条件下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日雨量。结果表明:在未来CO2加倍条件下,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般增加5℃~10℃左右。相应的极端高温事件将明显增加而低温事件将大大减少。日雨量则变化不大。
  • 论文
    陈育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我国西部特有树种之一,紫果云杉(Piceapurpurea)为例,采用林窗模型(FOREC),初步探讨了气候对森林群落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1)林窗模型对紫果云杉的林分结构以及演替过程的模拟与实际状况基本吻合;(2)森林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十分敏感的,并主要体现在气候基准和变率两个特征指标上。
  • 论文
    朱志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北京模型研究了我国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分布,给出了各植被区NPP的大致范围,并用图解模型揭示了气候因子、植被生产力功能和地带性结构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净辐射和辎射干燥指数的函数组合既是确定植被NPP的主导因子,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植被地带性结构的有序排列。在研究植被分布和分区时引入NPP指标可以更简捷地阐明有关规律。另外,如将净辐射表示为生物温度或潜在蒸散,北京模型则可用于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的研究,还可与Holdridge的生命带方法进行比较。
  • 论文
    陈育峰, 李克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我国四川西部特有树种之一紫果云杉(PiceaPurpurea)为例,采用林窗模型(FOREC)研究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群落演替方向和生物量施加影响的大小主要取次于全球气候变化增量与基准气候变率之间的差异性。
  • 论文
    吴正方, 邓慧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的生长度日(Growing degree-days)和潜在蒸散率(PER)建立水-温影响函数(f(PER,GDD))评价阔叶红松林分布区的气候适宜性,结合GCMs气候变化情景分析阔叶松林分布对气候变化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阔叶红松林分布范围将缩小,南界北撤,分布区适宜性下降。同时,运用林窗模型(ForestGapModel)模拟不同气候情景下云冷杉阔叶红松林的动态变化。模拟显示:不同的气候变暖幅度在决定阔叶红树林结构组成和生物量上起重要作用。GISS和OSU情景下,云冷杉阔叶红松林将逐渐向枫桦紫椴阔叶红松林演变,而GFD和UKMO情景下,云冷杉阔叶松林向蒙古栋、紫椴、裂叶榆等阔叶树种组成的阔叶林演变。
  • 论文
    吴祥定, 邵雪梅
    1996, 51(s1): 92-10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树木径向生长的基本特征,本文采用吉林长白山和四川贡嗄山二个地点的树木年轮宽度资料,建立了差值年表,揭示了它们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程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树木年轮宽度指数为分析对象,有利于提高分辨率,研究逐年气候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同时,当全球增暖分别为1℃、2℃和3℃时,我国长白山区的树木径向生长量和材积增加量分别为92%与24.4%、15.7%与44.7%和22.3%与66.3%;在贡嘎山区增加量则分别为5.3%与13.9%、10.1与27.3%和14.7%与41.6%.增加量在东北地区高于西南地区。
  • 论文
    吴正方, 邓慧平
    1996, 51(s1): 102-10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活动积温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热量资源的重要指标。在未来二氧化碳加倍的环境条件下,全球气温将明显增加,我国各地的活动积温及持续日数也将有所增加。由于目前大气环流模式只能提供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月时间尺度气温变化,这给评估气候变化对活动积温及其持续日数的影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评估活动积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工作均基于当前积温计算经验公式在CO2加倍情景下仍保持不变的假定上。本文应用随机模拟技术,随机生成了二氧化碳加倍前后逐日平均气温,以此方法计算活动积温与其持续日数的变化。最后讨论了积温与持续日数相关方程系数变化问题。
  • 论文
    李克让, 陈育峰, 刘世荣, 郭泉水, 袁嘉祖
    1996, 51(s1): 109-119.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缓及适应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减缓和适应由于温室气体浓度和气溶胶增加导致的未来中国气候的可能变化,本义提出了6项中国林业对策。它们分别是扩大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及灾害的速度与幅度,选育良种,营造喜光温暖性耐旱树种:加强对原始林和天然次生林的管理与保护;改进间伐和轮伐期经营管理;发展薪炭林;防治森林火灾及病虫害。
  • 论文
    董云社, 彭公炳, 李俊
    1996, 51(s1): 120-12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静态箱式方法,对温带落叶森林土壤排放CO2、CH4和N2O进行了长周期测定,结果表明,这些气体年排放总量分别为2800g/m2、-0.64g/m2和0.05g/m2,此结果与同类型研究接近,具有代表性。文中详细分析了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环境因素,不同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等。
  • 论文
    刘世荣, 郭泉水, 王兵
    1996, 51(s1): 129-14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综述了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植物和生态系统影响的实验技术方法和细胞、叶片和个体水平对CO2反应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细胞水平上酶的变化;叶片水平的生理反应;个体水平的生长、碳氮分配及相互作用。
  • 论文
    刘世荣, 王兵, 郭泉水
    1996, 51(s1): 141-15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综述大气CO2浓度增加对植物种群生长与竞争: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大气CO2和水汽通量交换测定和模拟预测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强调了实验研究与建模预测相结合的重要性,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植物和生态系统影响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 论文
    邓慧平, 张翼, 唐来华
    1996, 51(s1): 151-16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水文线性模型现有的研究基础,探讨了可用于气候变化研究的日流量随机模拟方法。又通过分析月流量与日流量的统计关系,提出了按月流量的大小分组,分别建立模拟日流量的随机函数。这样不仅考虑了月流量对季节周期项的影响,也包含了月流量与日时间尺度事件的统计关系。因此,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包含更多的气候变化对日尺度水文事件影响的信息。
  • 论文
    邓慧平, 吴正方, 唐来华
    1996, 51(s1): 161-170.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己有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气似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 论文
    李军
    1996, 51(s1): 171-17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球科学数据研究的初步探讨地球科学数据是研究地球形成演化、探讨人类生存环境及其变迁、减轻自然灾害、合理开发资源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依据,是宝贵的社会和科学财富。
  • 论文
    子君
    1996, 51(s1): 172-172.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S1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球科学数据产品的开发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部门对地学数据的需求迅速增加。发达国家,数据己形成产业。美国覆盖全国的1:100万至1:2.4万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己进入市场,并以高共享性和价格低廉等特征被各部门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