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6年, 第5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6-05-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分析
    宋迎昌
    1996, 51 (3):  193-201.  doi: 10.11821/xb199603001
    摘要 ( )   PDF(562KB) ( )  
    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外资、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沿海地区出现了外资中进北移的趋势,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也逐渐增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为沿海地区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将为沿海地区的不同区域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
    蔡运龙
    1996, 51 (3):  202-212.  doi: 10.11821/xb199603002
    摘要 ( )   PDF(631KB) ( )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虽然还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但已得到广泛认同。对气候条件颇为敏感的农业将受影响,主要效应可概括为:①农业地理限制的变动;②作物产量的变化;③对农业系统的冲击。中国农业对气候变化与波动尤其敏感,加之人口压力进一步加大和农业资源已很紧缺,粮食自给的能力将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充分重视适应和调整对策的研究。变动性与不确定性是气候的固有特征,在评价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时应该认识到这点。本文还提出了减少农业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港对大陆投资的区位变化与公司空间行为
    李小建
    1996, 51 (3):  213-223.  doi: 10.11821/xb199603003
    摘要 ( )   PDF(661KB) ( )  
    本研究通过对统计数据和公司调查结果分析表明,香港在大陆直接投资(本文主要采用工业投资数据)的省际差别很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划分
    庞庭颐
    1996, 51 (3):  224-229.  doi: 10.11821/xb199603004
    摘要 ( )   PDF(389KB) ( )  
    我国热带、亚热带西部地区山多、高原广,垂直地带性的影响,给热量带的划分带来了困难。因为垂直气候都是在该地区纬向气候带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因此,亚热带西部地区热量带的划分也应以纬向地带性为主,基带气候为中亚热带的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河谷仍应归属于中亚热带。青藏高原破坏了纬向地带性规律,其东侧应有一条亚热带西界,这一界线应是北、中、南亚热带遇到青藏高原后的中断界线,而不是北、中、南亚热带与青藏高寒气候大区的过渡界线。本文提出了西界的划分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垫面因子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数值试验
    钱云, 钱永甫
    1996, 51 (3):  230-239.  doi: 10.11821/xb199603005
    摘要 ( )   PDF(594KB) ( )  
    本文用球带范围的耦合模式,研究了地球从均一陆地地表到有海陆分布,全球陆地从平坦到真实地形,陆地从一类土壤到几类土壤并存过程中大气环流的演变和气候变化状况。发现没有海陆分布时气候要素场呈纬向带状分布,大气中流场和风场表现为三圈环流和行星风系特征。当有海陆分布后,北半球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环流形势均具有和海陆分布相一致的纬向两波结构,海陆分布是形成现代大气环流格局的根本因子。高原地形使高原上空的气压系统加强,并增强了东南亚的季风强度,引起高原地区降水增多,对大气的热源作用增强。土壤沙漠化使大陆上的气压系统加强,地面和大气温度上升,其影响程度和大陆面积有关。地形和地表类型在气候形成过程中有同等量级的作用,但它们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大气环流形势。气候系统内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对其它因子的敏感性程度产生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60万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貌图:板块构造地貌分类例析
    刘锡清, 马道修
    1996, 51 (3):  240-250.  doi: 10.11821/xb199603006
    摘要 ( )   PDF(689KB) ( )  
    本文论述了新近出版的1:860万《中国海区及邻域地貌图》采用的板块构造地貌分类的总体思路及分类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拉斯加巴罗地区AB-67钻孔的微体动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
    李元芳, 张青松
    1996, 51 (3):  251-259.  doi: 10.11821/xb199603007
    摘要 ( )   PDF(520KB) ( )  
    根据对AB-67钻孔岩芯中微体动物群的分析,本文讨论了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过去450年的气候环境变迁历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藏高原积雪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李培基
    1996, 51 (3):  260-265.  doi: 10.11821/xb199603008
    摘要 ( )   PDF(332KB) ( )  
    根据60个地面基本气象台站1957-1992年逐日雪深观测记录,用统计模式检验了青藏高原积雪变化趋势。证明近36年来高原积雪变化呈普遍增加趋势,并且与北半球冬季气温呈正相关。高原积雪的增加与北半球温带低地春季积雪面积自80年代后期的减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两个大陆冰盖雪积累率的增加相一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
    马蔼乃
    1996, 51 (3):  266-271.  doi: 10.11821/xb199603009
    摘要 ( )   PDF(374KB) ( )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是作者在地形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型。本文概述了地理遥感信息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江三角洲南部“大城市圈振兴”理论的质疑
    温哥华
    1996, 51 (3):  272-282.  doi: 10.11821/xb199603010
    摘要 ( )   PDF(716KB) ( )  
    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传统理论,对亚洲的某些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且还在发展中的“大城市圈”不能充分地解释。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南部空间经济转变的“大城市圈振兴”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地评论,根据最新的现场调查结果,从根本上对“转变过程”的假说提出质疑,并且提出了更适当的区域发展战略。此外还证明:关于亚洲大城市带的一般结论,必须建立在对地方性经济变革认识的基础之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