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5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5-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周一星, 史育龙
    1995, 50 (4):  289-301.  doi: 10.11821/xb199504001
    摘要 ( )   PDF(761KB) ( )  
    本文总结了我国在城市的行政地域与景观地域严重背离的情况下,继续使用行政地域区分城乡的种种弊端,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合中国特点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城市实体地域概念,以此作为城乡划分及统计的地域基础,文章提出以下限人口规模、非农化水平和人口密度三个指标定义城市实体地域,并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城市空间形态的分类,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划分实体地域的方法和工作程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重要工程设施与城市发展的可能影响
    杨桂山, 施雅风
    1995, 50 (4):  302-309.  doi: 10.11821/xb199504002
    摘要 ( )   PDF(526KB) ( )  
    由于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作用,21世纪前半期中国沿海平原地区相对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达到全球平均值的2-3倍,由此将给沿海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未来相对海平面上升50cm对中国沿海重要的海岸防护、水利与港口码头工程以及城市供水、防洪与滨海旅游业的可能影响方式与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珠江三角洲生物埋葬群与环境变迁
    黄镇国, 张伟强, 陈俊鸿
    1995, 50 (4):  310-323.  doi: 10.11821/xb199504003
    摘要 ( )   PDF(746KB) ( )  
    本文将珠江三角洲第四纪环境与现代环境的生物埋葬群进行对照,重建晚更新世中期和全新世中期的古沉积环境,划分出两期的海侵区、海侵波及区、海侵影响区,并对中更新世海侵期表示存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元代中国的建制城市
    韩光辉
    1995, 50 (4):  324-334.  doi: 10.11821/xb199504004
    摘要 ( )   PDF(632KB) ( )  
    中国古代城市市政建制出现于公元12世纪中叶,发展成熟于13至14世纪前半期。其主要标志是都市警巡院和城市录事司的兴起。对城市实行专门行政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规模扩大及其职能完善的结果。本文就中国元代城市市政建制的职能及建制城市的规模和性质等城市历史地理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漫滩地生态系统影响下的河型转化──以红山水库上游河道为例
    许炯心, 师长兴
    1995, 50 (4):  335-343.  doi: 10.11821/xb199504005
    摘要 ( )   PDF(528KB) ( )  
    将地生态学概念与方法用于水库修建后河床调整过程的研究。以老哈河红山水库上游为例阐述了河漫滩地生态系统影响下的河型转化过程。由于水库上游河漫滩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导致了河漫滩淤积过程的改变,使河岸组成物质变细,抗冲性增强,因而促使建库前的游荡河型逐渐转化为弯曲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奶业空间结构的演变及优化
    郭柏林
    1995, 50 (4):  344-352.  doi: 10.11821/xb199504006
    摘要 ( )   PDF(536KB) ( )  
    圈层分布、奶流系统、收发网络是上海市奶业空间结构的三个层次。它们的演变具有同步性,圈层外移是关键,它推动奶流系统的再组和收发网络的重构,规模扩大和区域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是奶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优化上海市奶业空间结构必须因层次而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
    保继刚
    1995, 50 (4):  353-359.  doi: 10.11821/xb199504007
    摘要 ( )   PDF(451KB) ( )  
    喀斯特洞穴在我国分布广泛,数量多,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本文阐述喀斯特洞穴资源和旅游生命周期特点,划分出孤立的、组合的、镶嵌的、介入机会的4种类型,探讨喀斯特洞穴的旅游开发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起沙风速
    陈渭南, 董治宝, 杨佐涛, 韩致文, 张甲坤, 张民力
    1995, 50 (4):  360-367.  doi: 10.11821/xb199504008
    摘要 ( )   PDF(277KB) ( )  
    起沙风速根据观测高度、风速时距以及流体或冲击起动性质分别确定。本文建立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肖塘地区不同高度、不同时距的流体起动与冲击起动风速的相关方程。结果表明:该地天然沙的瞬时冲击起动风速(2m高度)5.0m/s,流体起动风速6.0m/s;1分钟平均流体起动与冲击起动风速为5.2m/s和4.3m/s。气象站观测高度(11.4m)瞬时流体起动和冲击起动风速为7.8m/s和6.6m/s;10分钟平均值为7.4m/s和5.97(≈6.0)m/s。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极东部拉斯曼丘陵区的地貌
    李栓科
    1995, 50 (4):  368-376.  doi: 10.11821/xb199504009
    摘要 ( )   PDF(566KB) ( )  
    拉斯曼丘陵地处极地永久冻土带,风力作用频繁。各种冰缘过程主宰了现代地貌特征的形成,无冰区历史短暂及南极东部古老结晶地盾的相对稳定性,使风化微弱,并以寒冻风化为主。风力地貌、冰缘地貌、冰川地貌、湖泊地貌、海岸地貌和构造地貌组成本区主要的地貌类型,各种堆积地貌形态均不发育。西部地区地貌形态相对年轻,残存的冰碛物地表分布特征指示冰盖后退依东北到西南方向进行,海岛、半岛及冰陆过渡带构成该丘陵三个差异明显的地貌单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滹沱河上游水系变迁问题的讨论
    潘懋
    1995, 50 (4):  377-384.  doi: 10.11821/xb199504010
    摘要 ( )   PDF(512KB) ( )  
    本文着重讨论了滹沱河上游水系变迁的三个争议较大的问题。研究表明:(1)阳武河袭夺问题是不存在的,其干、支流分别沿NW和NE两组性质不同的构造发育而成;(2)奇村宽谷在更新世期间曾长期作为滹沱河汊道与界河铺峡谷并存,后因西部山地河流的超补偿堆积而最终断流。(3)滹沱河是一条先成河,自上新世末形成以来,其总的流路并未改变。石岭关风口早于盆地而形成,可能是一条更古老的河流所造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