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0年, 4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0-04-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任美锷
    1990, 45(2): 132-13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近十年来中国地理科学的最重要进展有: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平衡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研究,遥感的应用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自然地理定位观测,青藏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与城市规划,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等。最近,并已开始研究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对中国的影响,使我国地理科学研究紧紧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 论文
    胡焕庸
    1990, 45(2): 139-145.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第一台阶为湿润的平原和丘陵,人口稠密。第二台阶分布在中部和西北部,大部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人口稀少。一条分界线东北起于黑龙江省的黑河,西南至云南省的腾冲。此线以东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以西居住着4%的人口。作者把全国分为八大人口区。在未来岁月里,我国人口分布的总格局不会有很大改变。
  • 论文
    周立三, 佘之祥
    1990, 45(2): 146-15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十余年来,中国农业地理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农业地理丛书的编写,完成了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和21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区域地理著作;承担全国综合农业区划、自然区划、农业各部门与农业技术条件区划,进行了农业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农业发展战略与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研究;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进行农业各部门生产布局研究;1/100万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上述研究是持续而广泛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 论文
    赵其国
    1990, 45(2): 154-162.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与世界土地资源的对比,详细论述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问题及利用途径。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土地资源与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我国地力减退,土地承载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碱化及沼泽潜育化,耕地侵占等问题较为严重。为合理开发利用我国的土地资源,本文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并将全国分成8个土地利用区,进行扼要说明。
  • 论文
    沈道齐, 崔功豪
    1990, 45(2): 163-17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兴盛时期始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进入历史以来最旺盛的发展时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城市体系、城市化、城市地域结构与具体的大小城镇。其重要的实践领域则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特别是70年代中期借助于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复兴,为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基础。
  • 论文
    谭其骧, 葛剑雄
    1990, 45(2): 172-177.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五年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几乎在各个分支都取得了坚实的进步。《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图集的完成显示了历史地图编绘的成就。政区地理研究和地名考释论著丰富,但对其意义的认识尚显不足。人文地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必将成为最有希望、最繁荣的分支。自然地理研究较集中在气候、地貌、水文方面,深入挖掘文献资料与新手段的运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 论文
    章申, 唐以剑
    1990, 45(2): 178-186.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水体、大气与土地污染的现状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由于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环境污染的变化也是存在着很强的区域分异特征的。为此,必须按照我国自然、经济的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环境对策,以便有效地利用环境本身的自净功能,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并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改革生产流程,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途径,改进环境管理措施与立法功能。
  • 论文
    谭见安, 李日邦, 朱文郁
    1990, 45(2): 187-201.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我国医学地理学的历史发展,60年代以来是我国医学地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特别在地方病、癌症等疾病的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流行特点、生态学特性、环境病因、病区环境改善和地理制图等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并综合国内外的发展略述了医学地理的性质和任务。本文依医学地理的主要研究领域:疾病地理、健康地理、保健地理、医学地理制图等扼要地阐述了所获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中有些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 论文
    唐邦兴, 吴积善
    1990, 45(2): 202-209.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是一个山地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尤其是泥石流、滑坡灾害。八十年代以来山地自然灾害频繁,泥石流、滑坡所造成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本文分析了灾害成因、分布特征以及山地自然灾害的预报和防治。
  • 论文
    谢家泽, 陈志恺
    1990, 45(2): 210-219.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水资源的总量约2810×109m3,相当人均水量2730m3,亩均水量1870m3。人均、亩均水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组合不相适应。近年来对水的需求增长十分迅猛,水源开发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供需矛盾突出。本文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剖析,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若干建议。
  • 论文
    程国栋
    1990, 45(2): 220-22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南极和青藏高原发现了多种成因的厚层地下冰。冰土的水分迁移、冻胀、成冰机制、强度和蠕变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冻土改造和利用兴起,在寒区砂金矿开采、热桩利用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
  • 论文
    黄秉维, 左大康, 陈发祖
    1990, 45(2): 225-23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叙述了我国地理学界在沙漠、冰川湖沼、地表热量和水量平衡、积雪和雪崩、泥石流、滑坡和坡地侵蚀等方面十多个野外定位试验站的工作和成就,并对今后进行了展望。
  • 论文
    郑度, 李炳元
    1990, 45(2): 235-244.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述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诸如晚新生代以来高原剧烈抬升引起的自然环境巨大变化,上新世的古地理环境和高原隆起,湖泊和水系的演变,第四纪冰川作用,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化以及高原隆起对自然环境和过程的影响等。指出了青藏高原具有的独特自然环境类型和特征,阐述了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类型的比较研究,三维空间的地域分异,自然区划以及对独特地生态现象和区域的研究成果。
  • 论文
    钟功甫, 黄远略, 梁国昭
    1990, 45(2): 245-252.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季风气候和海陆分布的影响,中国热带不如其他热带国家那样典型,热带界线也不够规则和明显,大致有如下特点:(1)热带地区分散,不连续;(2)东西跨度大,从台湾到滇南热带的跨度长达2500km,而面积只有80000km2;(3)北部热带界线从形态上呈断续和凹凸状;(4)东段和西段自然条件差异大,东部为丘陵、台地、海岸带、岛屿、半岛、海洋,橡胶主要种在丘陵、台地上;西部为内陆、高山、深谷、坝子,橡胶作物主要种在山坡和坝子上。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将中国热带从东到西分为四个区:(1)台湾南部;(2)海南和雷州半岛;(3)滇南;(4)南海诸岛。
  • 论文
    傅成义, 俞锦标, 王赐银, 严正富, 尹琳, 胡志宏, 李旭平, 傅国飞
    1990, 45(2): 253-256.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太湖三山岛击变岩,宏观特征表现为崩解裂理;微观特征出现石英颗粒的晶体弯曲、多组微页理的面型特征、机械双晶、震变玻璃、焦石英及柯石英相变产生的放射状裂隙等,是陨石撞击地表的一种特殊地质现象。它的发现,是太湖成因研究中的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