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航切换
地理学报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按栏目浏览
下载排行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1962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62-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我国季风进退及其日期的确定
徐淑英, 高由禧
1962, 28 (
1
): 1-18.
doi:
10.11821/xb196201001
摘要
(
)
PDF
(1064KB) (
)
我国位于亚洲大陆东南部,东滨太平洋,南临南海,一年中由于海陆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不同,温压场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半年盛行着从极地大陆来的干冷的冬季风,夏半年则由暖湿的夏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珠穆朗玛峰、腾格里峰、祁连山团结峰附近第四纪冰川发展的比较
刘泽纯, 刘振中, 王富葆
1962, 28 (
1
): 19-33.
doi:
10.11821/xb196201002
摘要
(
)
PDF
(2177KB) (
)
在我国西部广大的高山高原地区,有许多山峯高耸在雪线以上,终年白雪皑皑,发育多种类型的现代冰川。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南冬半年降温的特征
王懿贤
1962, 28 (
1
): 34-43.
doi:
10.11821/xb196201003
摘要
(
)
PDF
(639KB) (
)
华南气候特征是雨量牢沛、气候温暖,这是大家知道的。根据张宝堃以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上定为冬季,南岭以南的东南沿海及华南广大地区基本上没有冬季。农作物四季都能够生长,热带作物也可以栽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华北平原地区土壤中热量交换
左大康, 徐兆生, 王继琴
1962, 28 (
1
): 44-54.
doi:
10.11821/xb196201004
摘要
(
)
PDF
(683KB) (
)
土壤中热量交换是指土壤表层与土壤深层间热量传递而言的。当表层与深层的温差越大时,则流入土壤深层,或相反,从土壤深层流出来的热量就越多。在一年中,当暖季地表温度高时,热量从地表流向土壤深层;冷季则相反,热量从深层流向地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洞庭层泥炭的孢粉分析及其地质时代和古地理问题
李文漪
1962, 28 (
1
): 55-72.
doi:
10.11821/xb196201005
摘要
(
)
PDF
(4292KB) (
)
1960年作者参加湖南省洞庭湖综合考察,担任第四纪孢粉分析工作。野外取样工作由本所孙崇友同志和湖南地貭研究所刘树霖同志及湖南冶金公司有关人员协助下共同完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省明清时期干旱情况的分析
唐锡仁, 薄树人
1962, 28 (
1
): 73-83.
doi:
10.11821/xb196201006
摘要
(
)
PDF
(673KB) (
)
这篇文章是企图通过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河北省历史上干旱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关“南亚热带季雨林砖红壤化红壤地带”划分问题
唐永鑾
1962, 28 (
1
): 84-89.
doi:
10.11821/xb196201007
摘要
(
)
PDF
(497KB) (
)
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草案)中,在亚热带范围内曾划出三个自然地带: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与黄褐土地带(以下简称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和黄壤地带(以下简称中亚热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分级单位系统的几点意见
邱振民, 徐伦虎
1962, 28 (
1
): 90-93.
doi:
10.11821/xb196201008
摘要
(
)
PDF
(780KB) (
)
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综合体,按照地表自然综合体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划分为一系列的自然区。根据划分出来的区域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分布的规律性,这就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因此在解决区划原则问题以后,制定一个合理的区划分级单位系统,是开展综合自然区划的首要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生产中心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