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区域产业发展
  • 区域产业发展
    韩增林, 徐丹, 郭建科
    2010, 65(8): 899-90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东北三省1993-2006 年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区位商、状态概率分布与各态历经概率的分析,得出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发展存在梯度差异并在个别行业中有继续扩大趋势,地区专业化正在形成;辽宁省总体发展态势好于吉林和黑龙江省,吉林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本地区乃至全国的优势产业;总体看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状态很不稳定,虽然是传统工业基地,但迁移性仍较大。

  • 区域产业发展
    吴文斌, 唐华俊, 杨鹏, 周清波, 陈仲新, Ryosuke SHIBASAKI
    2010, 65(8): 907-91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合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因子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基础上,选择了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空间显性评价全球粮食安全状况。为此,本研究构建了3 个模型,即空间EPIC 模型、作物选择模型和IFPSIM 模型,分别模拟作物单产、作物播种面积和作物价格。利用构建的评价框架和模型,以网格大小为6 分弧度的地理单元为评价对象,选择水稻、 玉米、小麦和大豆等4 类全球主要作物类型,以2000 年为初始年份,对未来2020 年的全球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到2020 年,多数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由于其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值都显著降低,粮食供应不足和贫困一起将可能导致该区域存在 粮食危机和饥饿风险。对于其他区域,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可以通过本区域的粮食生产自给予以满足,或通过外部购买或粮食进口得到满足,总体上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为保障未来粮食安全,一方面要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防止土壤退化、增加资本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加大农业补贴,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增强农业购买力。同时,大力改善粮食流通和农产品贸易体制,通 过外部市场来调节粮食供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

  • 区域产业发展
    赵媛, 郝丽莎, 杨足膺
    2010, 65(8): 919-92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能源效率是江苏省突破能源困局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在全要素生产力分析框架下,测度2007 年江苏省各地级市能源利用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3 类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并根据3 类能源效率的关联关系划分能源效率的地域类型;进而采用变异系数(CV)、单位GDP能耗和大中型 企业集中指数(CI) 等指标,结合各地级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分析江苏省能源效率地域分异成因;最后,根据DEA模型的投入产出优化目标值(Targets),探讨提高各地级市能源效率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 江苏省能源效率总体上呈南高北低、东西分化的分布特征,并存 在轻工业型和重工业型两大“DEA有效”极核;② 能源规模效率是制约江苏省能源综合效率的主要方面;③ 单位GDP能耗可以集中反映区域能源技术效率水平,大中型企业集中指数可以集中反映区域能源规模效率水平;④ 高耗能产业比重高的区域其能源技术效率相对较低, 居于经济区过渡地带或边缘区位的区域其能源规模效率相对较低;⑤ 全省普遍存在生产要素投入冗余现象,可通过优化投资环境、产业结构高级化、突出特色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提高劳动力素质及提高产业集中程度等途径来提高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

  • 区域产业发展
    吴淼, 杨兆萍, 张小云
    2010, 65(8): 929-937.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疆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地理位置毗连,广泛开展双方的地区间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中俄共同繁荣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巩固本地区乃至中亚的安全与稳定。根据本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条件,本文借鉴点—轴发展理论,采用城市首位度、 引力模型以及其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和交通基础 设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以第一和第二亚欧大陆桥为主要经济发展带,打通新西伯利亚市和乌鲁木齐市两个区域发展核心之间的直接陆路通道,建立乌-新经济发展轴,培育起新-西跨境区域合作的“一轴两带”的“工”形空间发展结构。在此基础上,辅以相应的合作模式,整合 跨境区域资源,形成新—西地缘经济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 城市地理
  • 城市地理
    薛领, 翁瑾
    2010, 65(8): 938-94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垄断竞争、规模经济、交通成本、消费者多样化偏好以及商品和服务差异化的大都市两区域商业空间结构模型。提出了经济学演绎模型与基于agent 的计算实验相结合的研究路径,通过对商家、消费者等大量微观自主体(agent) 的相互作用来“动态地”观察和讨论大都市新、老城区宏观商业空间结构的微观基础、影响因素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商品和服务替代性、购物交通成本设定的情形下,新、老城区商业固定成本投入差距越大,则商业空间分布越不均衡,越易形成核心-边缘结构。② 由于居民的消费存在多样化偏好,因此强化区域间的差异性有助于改变商业的市场份额。③ 商业往往集聚在具有区位优势、人口规模优势以及固定成本优势的地区,而且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加速商业的空间集聚。研究认为,空间经济学演绎模型与推导→基于agent 的地理计算→实证分析与计量检验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技术路线。

  • 城市地理
    刘望保, 闫小培, 曹小曙
    2010, 65(8): 949-96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和科层分配体制来获取个人住房,获取稀缺的住房资源的途径和机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住房不平等和社会分化。处于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城镇,制度、市场和家庭因素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选择。以覆盖全国88 个城镇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 年城镇部分) 调查资料为基础,本文分析了转型背景下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类型分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改革 开放30 多年以来,中国城镇的住房自有率大幅度提高,其主要原因从1998 年前的公房房改政策向1998 年后住房市场化政策转变。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收入、户籍、单位性质、职业等变 量显著影响住房选择,体现市场与制度对住房资源分配的双重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住房资源紧缺、住房价格高,居民住房承受能力差异较大,工作单位性质、户籍和家庭生命周期变量对住房选择的影响更显著。随着住房市场化进一步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地方政府应逐步放宽社会住房的享受标准,尤其是户籍限制条件;开发商应更关注社会经济快 速转型背景下的家庭结构变化及其对居住偏好的影响。

  • 城市地理
    赖世刚, 韩昊英, 于如陵, 柯博晟
    2010, 65(8): 961-972.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幂次法则是一个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界的现象,在都市体系中亦可观察到此一现象。过去的文献仅仅对于幂次法则现象进行了观察和解释,并未能完整地解释其形成的机制。本研究尝试由复杂理论中“递增报酬”的观念来探讨幂次现象的成因,采用计算机程序来仿真都市聚落体系形成的过程,并观察递增报酬与幂次现象之关系。该仿真包含了3 种不同的区位发展吸引模式,分别为相邻关系、规模吸引以及同时考虑规模与相邻的混合模式。计算机仿真显示:① 规模吸引与混合两种模式比相邻吸引模式能够更好地解释都市聚落的成长;② 依照递增报酬法则而仿真形成的都市聚落,与幂次现象呈高度相关。随后的数理仿真演算显示,幂次法则为一统计上的普遍现象,但在递增报酬等经济因素驱动下的都市聚落体系结构与真实的状况较为吻合。因此我们推测,递增报酬极可能是形成真实世界幂次现象的机制之一。

  • 城市地理
    吴一洲, 吴次芳, 贝涵璐
    2010, 65(8): 973-982.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转型期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以及信息经济的发展壮大,写字楼经济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文明的象征,并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运用GIS空间密度分析、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探讨了转型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写字楼空间容量密度分布呈由中心向外围梯度递减格局,并出现多中心融合集聚的形态;写字楼规模容量特征呈现显著的内外围差异性,内城开发密度大而强度小,外围开发强度大而密度小;而规模容量的等级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第三级区块发展规模的滞后;写字楼内部企业类型中,基础性依赖行业在空间上的分布较为离散,而生产性服务业则趋于集簇式分布;写字楼内部企业存在较大的区位熵差异,即出现一定的地域专业化特征,同时,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块一般具有较高的综合服务能力,而处于发展中的区块则呈现出功能的单一性。总体上看,政治、经济和企业微观主体等各种要素,通过相互交织的综合作用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写字楼及其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时空演化进程,其中显著表现在城市经济形态转型、城市郊区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以及政策与政府行为等方面。

  • 城市地理
    燕华, 郭运功, 林逢春
    2010, 65(8): 983-9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CO2排放量不断增加,研究中国各大城市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减缓CO2的排放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利用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CO2排放量与人口、富裕度、城市化水平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并经岭回归拟合发现人口数量、人均 GDP、城市化水平和技术进步每发生1%的变化,将引起CO2 排放总量相应发生0.618%、 (0.178+0.009lnA)%、0.816%和0.264%的变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为例,通过设 置10 种不同的发展情景,分析了在何种情景下最有利于减缓CO2的排放。结果表明,当经济、人口保持中速增长,城市化率进程放缓而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较大进步时,上海市最有利于减缓CO2排放量,此时上海市2010 年、2015 年和2020 年CO2排放量分别为17053.57 万t、19286.64 万t和20885.69 万t。

  • 旅游地理
  • 旅游地理
    朱竑, 韩亚林, 陈晓亮
    2010, 65(8): 991-1003.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形象感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且相关研究视角日趋多样化。已有研究多集中在视觉感观方面,鲜有从听觉角度分析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随着通讯技术及便捷音响设备的发展,音乐与旅游的结合越发紧密,迫切需要对音乐影响旅游地形象感知和形象 构建的作用过程进行分析,以弥补感知研究中对听觉关注的空缺。以西藏为案例地,以广为传唱的藏族歌曲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形象的两个层面探讨了歌曲对西藏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影响,并论证了藏族歌曲与旅游决策的相关关系。同时,还对藏族歌曲的传通有效性及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歌曲感知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西藏旅游形象具有多元性的 特点。藏族歌曲能够影响旅游者对西藏的形象感知,强化对西藏的向往。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和建构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不同的旅游环节和角色中,歌曲发挥的影响作用不同。藏族歌曲对西藏旅游地的诠释以自然风景为主,人文信息为辅,对宗教文化涉及不多。 此外,音乐传播旅游形象的实现依赖于音乐本身传播的成功,并非“造歌运动”之效果,而 藏族歌曲却突破了语言约束,表现出以汉语为感知媒介的独特特点。另外,歌曲还对旅游者理性认识旅游地,触及旅游本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旅游地理
    陶卓民, 薛献伟, 管晶晶
    2010, 65(8): 1004-1012.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测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自1999-2006 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效率特征。研究表明:① 1999-2006 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效率偏低,未能充分挖掘出现有资源的潜力,旅游投入总量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态。② 1999-2006 年旅游业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658,现有技术使用的有效程度较低,技术进步的潜力较大。③ 各省区旅游业的发展存在后发优势,技术效率低的省份技术进步效率增长较快。④ 中国各省份TFP增长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呈现出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依次降低的格局,区域之间旅游业发展效率存在明显差距并呈现扩大趋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投入要素比例,整合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业的创新体系,加快技术进步,制定相应的区域发展倾斜政策等建议,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中国旅游业持续高效发展。

  • 旅游地理
    刘法建, 张捷, 陈冬冬
    2010, 65(8): 1013-102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8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旅游流的内在联系特性入手,分析了入境旅游流网络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采用基本特征描述、密度分析及EI 指数检验、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展开研究,然后运用QAP分析模型对旅游者流动矩阵和各省市旅游供给要素差值矩阵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 中国入境旅游流规模上呈现东部强,西部、东北次强,中部弱的态势,整体结构比较松散而且不均衡,空间结构上出现一定的集群 现象;② 东部一些省市不仅中心度指数高,结构优势明显,占据网络的核心位置,而且内部联系紧密,另外西部个别省份的网络重要性有所增强,旅游发展的不均衡态势有所改善;③ 自然资源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联系度、空间距离是制约入境旅游者流动的因素,而国际旅行社数、飞机起降架次为代表的高档次旅游服务水平、及是否同一地区是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重要因素。文章旨在为探讨入境旅游流空间特征和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力求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进而为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和各省市旅游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