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
    田汉勤
    2002, 57(4): 379-38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陆地生物圈是一个通过能量、水及各个化学要素与大气及物理气候系统进行交换而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由于生物圈平衡模式有很多局限性,目前迫切需要发展新一代模式—生物圈动态模式,用来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评价和预测陆地生物圈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陆地生物圈动态模式的目的是模拟自然和人类活动扰动导致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动态变化,以及陆地生物圈与大气之间能量、水和碳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发生物圈动态模式的关键差距并不在于我们没有构建模式源代码的能力,而在于不能很好地描述经验与构建模式所应用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缺乏构建模式所必需的数据,以及对陆地生态系统复杂机理的认识尚不完整、对如何提高和扩展我们已有的知识以及如何对模式进行验证缺乏了解。数据、模式结构、参数库和预测不确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会推动生物圈动态模式的进步与发展。

  • 生态系统
    梁涛,张秀梅,章申,于兴修,王浩
    2002, 57(4): 389-39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最有代表性的5种土地类型,模拟天然大暴雨,通过3次重复实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随暴雨径流及径流沉积物的迁移过程,估算氮素在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条件下的损失率。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氮素的流失速率和流失量随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类型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流失量桑林最大,水田最小。水相不同形态的氮素流失量亦有所不同,悬浮颗粒态氮占地表径流水相总氮的70 %~90 %,水相溶解态氮的流失量以松林为最高,竹林、桑林和水田接近而且较低,不同类型的水相溶解态氮也随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表现出各自的特征。各土地类型单位面积、表层10 cm土壤氮素流失高达4.66~9.40 gm-2,其中随径流沉积物相迁移的氮素占绝大部分(90 % 以上)。估算出的各土地利用类型总氮流失速率,地表径流水相为2.68~14.48 mgm-2min-1,径流沉积物相高达100.01~172.67 mgm-2min-1

  • 生态系统
    刘敏,侯立军,许世远,欧冬妮,张斌亮,刘巧梅,杨毅
    2002, 57(4): 397-40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研究了长江口滨岸潮滩表层沉积物对上覆水体中磷酸盐 (PO4-P) 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沉积物吸磷过程主要发生在0~10小时 (h) 内,尔后基本上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过程,但在0~0.5 h内沉积物对PO4-P的吸附速率最大,达到10.40~56.40 mg/kg h,且其吸附速率受细颗粒物含量影响明显。沉积物对PO4-P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据Langmuir方程计算, PO4-P的吸附容量达26.32~204.08 mg/kg,且吸附容量与Fe3+和总有机碳 (TOC) 含量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PO4-P的吸附效率达21.55~248.30 L/kg,且吸附效率主要取决于TOC含量。此外,环境因子 (温度、pH和盐度等) 对沉积物吸磷作用影响显著。

  • 生态系统
    高效江,张念礼,陈振楼,许世远,陈立民
    2002, 57(4): 407-41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长江口南翼上海滨岸带3个站点潮滩上覆水、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的3态无机氮的含量分布的年度季节性监测研究表明:潮滩上覆水中溶解无机氮以NO3-N为主;表层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无机氮以NH4-N为主,约占70%~85%;沉积物间隙水中主要无机氮为NH4-N 和 NO3-N。潮滩水体中NH4-N的季节性变化幅度不大,而NO3-N和NO2-N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在冬季含量明显降低;但沉积物和间隙水中氨氮和硝态氮的浓度在冬季则有较大增加。初步探讨了潮滩水和沉积物中无机氮分布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估算了潮滩表层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的扩散通量,指出NH4-N的扩散释放对滨岸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

  • 环境变化
  • 环境变化
    李元芳, 朱立平, 李炳元
    2002, 57(4): 413-421.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null

  • 环境变化
    陈晓玲,李毓湘,李志林
    2002, 57(4): 422-42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香港海域7个水环境控制区在1988 ~ 1999年期间每月或每半月定位连续取样的37个水质测站,每个测站选用17个水质参数,研究香港海域海岸带水体叶绿素-a浓度及其相关因子的时空分布规律。对37个测站17个参数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港海域东部由半封闭海湾组成的水域控制区,其赤潮发生频率较高;西部水域属于河口环境。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BOD5对叶绿素-a浓度普遍存在显著性影响,氮和光照条件在东部海域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比西部海域更显著,而磷以及包括盐度、温度、溶解氧和pH在内的海洋物理化学条件在西部海域有更显著的影响。在整个香港海域,年内平均最高叶绿素-a浓度主要出现在冬末春初和夏末秋初,东部海域的年平均叶绿素-a浓度一般高于西部海域。香港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普遍存在一个8~10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 环境变化
    陈晓宏,陈永勤
    2002, 57(4): 429-43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数十年来的人类活动和水文特征资料,通过分析人类活动的水文响应特征,发现该地区近10年多来水文情势发生了显著异变。主要表现在河道人工采沙以及大洪水冲刷导致河床下切,部分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异变。部分河段冲淤特征倒转,汊河分水分沙比发生变化。围垦、桥梁、码头建设以及水闸的不合理调度使得水量集中,蓄滞洪能力减小,河道流量增加。三角洲上部河床剧烈下切,汇流速度加快;而口门多呈淤积状态,加之海平面上升,潮流顶托阻水,三角洲腹地水位抬升,洪涝威胁加剧。剧烈人类活动是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文与地貌特征变异的直接原因。

  • 环境变化
    周自江,王锡稳
    2002, 57(4): 437-442.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54~2001年60个站的气象实测资料,探讨了西北地区东部群发性强沙尘暴的认定标准,建立起该地区近48年较完整的群发性强沙尘暴序列,并初步分析了该地区群发性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近48年西北地区东部共出现了99例群发性强沙尘暴;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及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地区是强沙尘暴的主要多发区;强沙尘暴的多发季节为3~5月,约占全年的78.8%;强沙尘暴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和覆盖范围以20世纪90年代最少、最短和最小,但是1997年以后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 环境变化
    刘彦随,Jay Gao
    2002, 57(4): 443-450.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陕北长城沿线农牧交错区为例,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1985~1998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及土地退化时空规律、趋势和机制等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土地退化的主导类型是土地沙漠化。从成因分析,土地沙漠化主要是长期以来的人口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高强度的土地开发行为激发了地表自然过程的退化性演替,致使潜在的自然环境脆弱性转化为现实的破坏。过去13年土地退化程度总体上在不断加剧,而且退化类型正向多样化发展。最后,依据评价与分析结果,进一步对该区土地退化防治和沙漠化土地生态恢复的措施与对策进行了讨论。

  • 区域开发
  • 区域开发
    许学工,后立胜,林辉平
    2002, 57(4): 451-45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相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比较优势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划。首先建立了具有农业资源、农业发展、环境生态、农村社会、科教管理5个支持系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总能力指标体系,共选择源指标95个, 采用相对资产/负债评估方法,对省 (市、区) 级各支持系统和总能力的相对净资产 (比较优势) 进行了评估,并用GIS与图形库联结显示空间分布。然后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划原则将中国分为9个农业发展地区 (一级), 22个农业发展副区 (二级), 一级地区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问题治理的方向,二级副区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从而建立起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划系统。

  • 区域开发
    李小建
    2002, 57(4): 459-46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河南西部山地丘陵区10个县 (市) 332家农户的调查分析,欠发达农区制约区域发展的农户行为包括:①农户生产经营信息来源具很大局限性;②农户收入严重依赖自然条件;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意识障碍,农民对非农业参与意识不强;④农户贷款积极性不高且贷款多为维持日常生活需要;⑤农户更加期望用新增加的收入改变家庭生活状况,而不是发展生产。进一步的量化模型分析,揭示了农户收入在山区、丘陵和平原环境下受相关变量影响程度的差异,以及自给性与商品性生产不同比例农户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文章讨论了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区域发展问题,并基于对农户行为的分析,对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提出相关建议。

  • 区域开发
    李国平,玄兆辉,李方
    2002, 57(4): 469-47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国外关于夕阳产业地域的研究以及中国的实际,提出了夕阳产业地域的4大典型特征,分别为区域内产业结构失调,区域主导产业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末期,曾经持续繁荣但现在正在衰退,区域内居民生活水平低且社会问题比较严重。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确立了划分中国夕阳产业地域的4项标准及12项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评分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以省级地域单元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我国省级地域单元的5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为夕阳产业地域、弱夕阳产业地域、未实现工业化地域、正常发展地域以及快速发展地域。黑龙江、山西、辽宁、吉林4省是目前这一研究层面上的夕阳产业地域。

  • 区域开发
    韩增林,安筱鹏,王利,王成金,王丽华,李亚军
    2002, 57(4): 479-488.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及集装箱网络构成的基础上,指出在海上集装箱运输发展过程中枢纽港与支线港的分离、干线航线与支线航线的形成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陆上,集装箱中转站的形成及分级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集装箱运输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运输网络体系。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合理布局与优化整个集装箱运输网络,在建立了中国集装箱运输GIS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集装箱港口及集装箱中转站的优化布局,同时提出了在港口与中转站布局基础上形成的中国集装箱运输几个重要运输通道。最后从经济发展对集装箱运输的客观要求出发,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选择典型地区对集装箱运输通道进行不同约束条件下的评价。

  • 区域开发
    许学强,王欣,阎小培
    2002, 57(4): 489-49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技术流是一个与人流、物流、信息流相并广泛使用的词汇,但学界极度缺乏对技术流概念、机制、渠道以及模式等基本理论的探讨。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通过城市、交易会、企业三个层次的多案例实证研究,提出了技术流的概念、技术流动力机制—深圳新二元结构、技术流的新型渠道—高交会的复合嵌套平台模式,以及企业间技术流模式与空间模式。

  • 区域开发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
    2002, 57(4): 497-504. https://doi.org/10.11821/xb200204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西方经济学家又开始对经济地理学产生兴趣,“新经济地理学”或“地理经济学”应运而生。首先介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 理论框架和方法,综述西方地理学家对所谓“新经济地理学”的评价,最后概述经济地理学最近的发展以及地理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