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气象学方法对极端干旱区荒漠绿洲小气候进行了观测,分析我国极端干旱区荒漠绿洲的微气象特征并与林地外进行了对比。同时讨论晴天、阴天和沙尘暴天气的PAR的差异,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荒漠绿洲具有改变太阳辐射、调节近地层地表及地下温度、缩小温差、降低风速、提高土壤及大气湿度等重要生态作用。绿洲内部的太阳总辐射比林冠层顶部减少49.3%~49.83%;生长季胡杨和柽柳林内的气温均低于林地外,胡杨林平均比林外低1.62 oC,柽柳林比林外低0.83 oC,而且森林覆盖率越高降温作用越明显;群落上层气温高于群落下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林内大气相对湿度均高于林地外,生长期,胡杨林内比林地外高8.5%,柽柳林高4.2%;胡杨林地平均风速为0.33 m/s,比林地外低2.7 m/s;柽柳林平均风速为0.72 m/s,比林地外低2.31 m/s。在沙尘暴日,PAR明显小于阴天日和晴天日下的值,而φ浊Q非常大,且变化不稳定,该结论对研究大气层的稳定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