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2003, Vol. 58 ›› Issue (2): 247-254.doi: 10.11821/xb200302012
许炯心1, 孙季2
收稿日期:
2002-05-08
修回日期:
2002-11-16
出版日期:
2003-03-25
发布日期:
2003-03-25
作者简介:
许炯心 (1948-), 男, 四川绵阳人。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河流地貌研究工作。共发表论文130余篇。E-mail:xujx@igsnrr.ac.cn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9890200);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CXIOG-A00-05-01)
XU Jiongxin1, SUN Ji2
Received:
2002-05-08
Revised:
2002-11-16
Online:
2003-03-25
Published:
2003-03-25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59890200;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ject of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No.CXIOG-A00-05-01
摘要:
采用沉积学方法提取沉积速率的记录,利用历史文献研究的方法提取气候与人类活动变化的信息,对黄河下游2300年以来的沉积速率的变化及其与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黄河流域地貌系统对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地貌系统中的下游沉积带对于中游侵蚀带的响应是灵敏的,流域植被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导致下游河道沉积加速的主导因素;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人类活动,同时与气候的变化也有一定关系。在沉积加速的过程中,公元7世纪至10世纪以及18世纪中叶以来,表现为两个突变时期。
许炯心,孙季. 黄河下游2300年以来沉积速率的变化[J]. 地理学报, 2003, 58(2): 247-254.
XU Jiongxin, SUN Ji. Sedimentation Rate Change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in the Past 2300 Year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58(2): 247-254.
|
[1] | 程亦菲, 夏军强, 周美蓉, 王英珍. 黄河下游游荡段排沙比对水沙条件与断面形态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21, 76(1): 127-138. |
[2] | 刘清兰, 陈俊卿, 陈沈良. 调水调沙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冲淤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1, 76(1): 139-152. |
[3] | 董广辉, 仇梦晗, 李若, 陈发虎. 探讨过去人地关系演变机制的“支点”概念模型[J]. 地理学报, 2021, 76(1): 15-29. |
[4] | 李哲, 丁永建, 陈艾姣, 张智华, 张世强. 1960—2019年西北地区气候变化中的Hiatus现象及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845-1859. |
[5] | 许珺, 徐阳, 胡蕾, 王振波. 基于位置大数据的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时空模式[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06-1417. |
[6] | 左其亭, 崔国韬. 人类活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影响评估[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83-1493. |
[7] | 王彦君, 吴保生, 钟德钰. 黄河下游主槽断面形态对水沙变化响应过程的模拟[J]. 地理学报, 2020, 75(7): 1494-1511. |
[8] | 金凯, 王飞, 韩剑桥, 史尚渝, 丁文斌. 1982—2015年中国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DVI变化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61-974. |
[9] | 李双双, 汪成博, 延军平, 刘宪锋. 面向事件过程的秦岭南北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5): 989-1007. |
[10] | 张俊华, 李国栋, 王岩松, 朱连奇, 赵文亮, 丁亚鹏. 黄河泥沙冲/沉积区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空间特征及变异机制[J]. 地理学报, 2020, 75(3): 558-570. |
[11] | 田晶, 郭生练, 刘德地, 陈启会, 王强, 尹家波, 吴旭树, 何绍坤.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径流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307-2318. |
[12] | 萧凌波, 闫军辉. 基于地方志的1736-1911年华北秋粮丰歉指数序列重建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777-1788. |
[13] | 李双双, 延军平, 武亚群, 汪成博. 秦岭—淮河南北供暖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9, 74(9): 1866-1877. |
[14] | 佟彪, 党安荣, 许剑. 300 BC-1900 AD无定河流域城镇时空格局演变[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508-1524. |
[15] | 刘娟,姚晓军,刘时银,郭万钦,许君利. 1970-2016年冈底斯山冰川变化[J]. 地理学报, 2019, 74(7): 1333-1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