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磊,叶思源,袁红明,薛春汀. 黄河三角洲利津超级叶瓣时空范围的再认识[J]. 地理学报, 2019, 74(1): 146-161. |
[2] |
李一鸣,张国安,游博文,李占海. 长江河口河槽近期沉积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1): 178-190. |
[3] |
夏非, 张永战, 王瑞发, 张振克, 彭修强. 苏北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范围研究述评[J]. 地理学报, 2015, 70(1): 29-48. |
[4] |
刘小喜, 陈沈良, 蒋超, 胡进, 张林.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脆弱性评估[J]. 地理学报, 2014, 69(5): 607-618. |
[5] |
罗娅, 杨胜天, 刘晓燕, 刘昌明, 宋文龙, 董国涛, 赵海根, 娄和震.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1): 42-53. |
[6] |
刘艳霞, 黄海军, 丘仲锋, 陈纪涛, 杨曦光. 基于影像间潮滩地形修正的海岸线监测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J]. 地理学报, 2012, 67(3): 377-387. |
[7] |
彭俊, 陈沈良, 李谷祺, 刘锋, 陈广泉. 黄河三角洲岸线及现行河口区水下地形演变[J]. 地理学报, 2012, 67(3): 368-376. |
[8] |
连煜, 王新功, 黄翀, 刘高焕, 王瑞玲, 张绍锋,刘月良,Bas Pedroli, Michiel van Eupen. 基于生态水文学的黄河口湿地生态需水评价[J]. 地理学报, 2008, 63(5): 451-461. |
[9] |
董志文, 李忠勤, 王飞腾, 张明军. 天山东部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的沉积特征[J]. 地理学报, 2008, 63(5): 544-552. |
[10] |
欧先交,李保生,靳鹤龄,吴正, 温小浩,董光荣,曾兰华,欧阳椿陶,杨艺,刘宇飞. 萨拉乌苏河流域萨拉乌苏组沙丘砂沉积特征[J]. 地理学报, 2006, 61(9): 965-975. |
[11] |
王红, 刘高焕, 宫鹏. 利用Cokriging提高估算土壤盐离子浓度分布的精度——以黄河三角洲为例[J]. 地理学报, 2005, 60(3): 511-518. |
[12] |
李安龙,李广雪,曹立华,张庆德,邓声贵. 黄河三角洲废弃叶瓣海岸侵蚀与岸线演化[J]. 地理学报, 2004, 59(5): 731-737. |
[13] |
黄海军,樊辉. 黄河三角洲潮滩潮沟近期变化遥感监测[J]. 地理学报, 2004, 59(5): 723-730. |
[14] |
岳天祥,叶庆华. 景观连通性模型及其应用[J]. 地理学报, 2002, 57(1): 67-75. |
[15] |
许学工, 陈晓玲, 郭洪海, 林辉平.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质量变化[J]. 地理学报, 2001, 56(6): 640-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