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 1980, Vol. 35 ›› Issue (3): 219-231.doi: 10.11821/xb198003004
韩清
出版日期:
1980-07-15
发布日期:
1980-07-15
Han Chin
Online:
1980-07-15
Published:
1980-07-15
摘要: 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流域(指叶尔羌河、和田河及阿克苏河汇流口以下)幅员辽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优良,为古、今农业开发的重要基地并曾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
韩清. 塔里木河流域农垦后水质的变化及其控制途径[J]. 地理学报, 1980, 35(3): 219-231.
Han Chin . ON THE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ITSCONTROL AFTER LARGE-SCALE RECLAMATIONIN THE TARIM BASI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0, 35(3): 219-231.
[1] | 杨卫,张利平,李宗礼,张艳军,肖宜,夏军. 基于水环境改善的城市湖泊群河湖连通方案研究[J]. 地理学报, 2018, 73(1): 115-128. |
[2] | 田原, 余成群, 雒昆利, 武建双, 张宪洲, 倪润祥, 田兴磊. 西藏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和元素特征[J]. 地理学报, 2014, 69(7): 969-982. |
[3] | 温兆飞, 张树清, 白静, 丁长虹, 张策. 农田景观空间异质性分析及遥感监测最优尺度选择——以三江平原为例[J]. 地理学报, 2012, 67(3): 346-356. |
[4] | 杨宇, 刘毅, 金凤君, 董雯, 李莉.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城镇发展与水土资源效益分析[J]. 地理学报, 2012, 67(2): 157-168. |
[5] | 张守红, 刘苏峡, 莫兴国, 舒畅, 孙杨, 张春. 阿克苏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潜在蒸散量影响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11): 1363-1370. |
[6] | 刘昌明, 刘晓燕. 河流健康理论初探[J]. 地理学报, 2008, 63(7): 683-692. |
[7] | 李红军, 江志红,刘新春, 杨青. 阿克苏河径流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8, 63(5): 491-501. |
[8] | 戴向前, 刘昌明, 李丽娟.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J]. 地理学报, 2007, 62(9): 907-916. |
[9] | 赵金, 陈曦, 包安明, 段远斌. 土地利用监测适宜尺度选择方法研究 ———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07, 62(6): 659-668. |
[10] | 杨青,孙除荣,史玉光,毛纬绎,李扬. 阿克苏河流域的面雨量序列及其与径流关系[J]. 地理学报, 2006, 61(7): 697-704. |
[11] | 刘晓燕, 张建中, 张原锋. 黄河健康生命的指标体系[J]. 地理学报, 2006, 61(5): 451-460. |
[12] | 蒋勇军, 袁道先, 谢世友, 李林立, 张贵, 何绕生. 典型岩溶农业区地下水质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06, 61(5): 471-481. |
[13] | 郝兴明, 陈亚宁, 李卫红. 塔里木河流域近50年来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 地理学报, 2006, 61(3): 262-272. |
[14] | 王西琴,刘昌明,张远. 基于二元水循环的河流生态需水水量与水质综合评价方法——以辽河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06, 61(11): 1132-1140. |
[15] | 李彦,王勤学,马健,渡边正孝,张小雷. 盐生荒漠地表水、热与CO2输送 的实验研究[J]. 地理学报, 2004, 59(1): 33-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