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恩朴, 蔡建明, 林静, 郭华, 韩燕, 廖柳文. 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20, 75(2): 332-347. |
[2] |
方创琳, 王振波, 刘海猛. 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与评估方案探索[J]. 地理学报, 2019, 74(4): 619-632. |
[3] |
黄晓军, 王晨, 胡凯丽. 快速空间扩张下西安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多尺度评估[J]. 地理学报, 2018, 73(6): 1002-1017. |
[4] |
马凌,李丽梅,朱竑. 中国城市舒适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J]. 地理学报, 2018, 73(4): 755-770. |
[5] |
史文娇, 胡云锋, 石晓丽, 王宗, 闫慧敏, 任博, 匡文慧, 徐新良, 陈延, 武东波, 徐自为.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转型区划研究[J]. 地理学报, 2015, 70(12): 1884-1896. |
[6] |
赵岩, 王治国, 孙保平, 张超, 纪强, 冯磊, 赵乾坤. 中国水土保持区划方案初步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 68(3): 307-317. |
[7] |
王强, 伍世代, 李永实, 汤晓华, 陈国子. 福建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J]. 地理学报, 2009, 64(6): 725-735. |
[8] |
李小玉,肖笃宁,何兴元,陈玮,角媛梅,宋冬梅,胡志斌. 中国内陆河流域绿洲发育度的综合评价[J]. 地理学报, 2006, 61(8): 855-864. |
[9] |
戴全厚, 刘国彬, 刘明义, 王跃邦.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J]. 地理学报, 2005, 60(2): 209-218. |
[10] |
柳长顺,刘昌明,杨红. 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分区研究[J]. 地理学报, 2004, 59(3): 349-356. |
[11] |
李国平,玄兆辉,李方. 中国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类型[J]. 地理学报, 2002, 57(4): 469-478. |
[12] |
王英杰, 余卓渊, 严虹, 张燕. 中国区域发展电子地图集设计[J]. 地理学报, 2001, 56(7s): 64-72. |
[13] |
陈毓芬, 廖克. 中国自然景观综合信息图谱界线的确定与指标体系[J]. 地理学报, 2001, 56(7s): 26-31. |
[14] |
许学强, 张俊军. 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 地理学报, 2001, 56(1): 54-63. |
[15] |
冷疏影, 李秀彬.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国际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理学报, 1999, 54(2): 177-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