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赵成双苹, 莫多闻. 长江中游江汉—洞庭盆地全新世以来水文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J]. 地理学报, 2020, 75(3): 529-543. |
[2] |
郭媛媛, 莫多闻, 毛龙江, 王守功, 李水城. 山东北部地区聚落遗址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变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13, 68(4): 559-570. |
[3] |
吴立, 朱诚, 郑朝贵, 李枫, 马春梅, 孙伟, 李溯源, 水涛, 王鑫浩, 邵仕训, 周曜, 何婷婷. 全新世以来浙江地区史前文化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12, 67(7): 903-916. |
[4] |
侯光良; 许长军; 樊启顺.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三次扩张与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2010, 65(1): 65-72. |
[5] |
侯光良,刘峰贵,刘翠华,方修绮. 中全新世甘青地区古文化变迁的环境驱动[J]. 地理学报, 2009, 64(1): 53-58. |
[6] |
毛龙江,莫多闻,蒋乐平,贾耀锋, 李明霖, 周昆叔, 史辰羲. 浙江上山遗址剖面记录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2008, 63(3): 293-300. |
[7] |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关中西部漆水河全新世特大洪水与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2007, 62(3): 291-300. |
[8] |
朱诚, 钟宜顺, 郑朝贵, 马春梅, 李兰. 湖北旧石器至战国时期人类遗址分布与环境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7, 62(3): 227-242. |
[9] |
黄润, 朱诚, 郑朝贵. 安徽淮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5, 60(5): 742-750. |
[10] |
朱立平,王君波,陈玲,杨京蓉,李炳元,朱照宇,HiroykiKitagawa,G?ranPossnert. 藏南沉错湖泊沉积多指标揭示的2万年以来环境变化[J]. 地理学报, 2004, 59(4): 514-524. |
[11] |
杨建强,崔之久,易朝露,张威,刘克新. 云南点苍山全新世以来的冰川湖泊沉积[J]. 地理学报, 2004, 59(4): 525-533. |
[12] |
全华,陈田,杨竹莘. 张家界水环境演变与旅游发展关系[J]. 地理学报, 2002, 57(5): 619-624. |
[13] |
乌云格日勒, 刘清泗. 岱海湖心沉积物分析及其600年来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1998, 53(s1): 76-82. |
[14] |
邓辉. 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J]. 地理学报, 1997, 52(1): 63-71. |
[15] |
崔之久, 洪云, 高全洲, 陈怀录. 青藏高原东北部古喀斯特过程与环境[J]. 地理学报, 1996, 51(5): 408-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