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武亚群, 李双双, 延军平, 汪成博. 中国高校地理研究发展与态势[J]. 地理学报, 2020, 75(2): 302-317. |
[2] |
葛全胜, 廖小罕, 高星, 封志明, 刘卫东, 廖晓勇, 诸云强.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80年回顾及展望[J]. 地理学报, 2020, 75(12): 2537-2546. |
[3] |
闫小培, 林彰平. 近期西方城市地理研究动向分析[J]. 地理学报, 2004, 59(7s): 77-84. |
[4] |
王守春. 西安与关中地区历史地理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西安历史地图集》[J]. 地理学报, 1997, 52(4): 382-384. |
[5] |
《地理学报》. 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 地理学报, 1997, 52(1): 89-90. |
[6] |
范今朝. 历史地理学理论建设的初步成果—评《历史地理学概论》[J]. 地理学报, 1994, 49(2): 188-189. |
[7] |
苏时雨. 中国1:100万地貌图出版发行[J]. 地理学报, 1989, 44(1): 3-3. |
[8] |
陈永宗. 加强区域地貌研究——评《深圳地貌》[J]. 地理学报, 1985, 40(3): 276-277. |
[9] |
林超, 李昌文. 阴阳坡在山地地理研究中的意义[J]. 地理学报, 1985, 40(1): 20-28. |
[10] |
《地理学报》. 笔谈:2000年的地理水文研究[J]. 地理学报, 1985, 40(1): 70-76. |
[11] |
郭扬. 五十年来的《地理学报》[J]. 地理学报, 1984, 39(3): 234-239. |
[12] |
吴传钧, 陈鹄, 傅抱璞, 黄锡畴, 杨利普, 景可, 詹远一, 李孝芳, 赵昭昞, 李邦贵, 徐樵利, 黄远略. 笔谈:我国山区的综合开发和整治[J]. 地理学报, 1984, 39(2): 125-140. |
[13] |
郭敬辉, 刘昌明. 水文学的地理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J]. 地理学报, 1984, 39(2): 206-212. |
[14] |
黄秉维. 竺可桢同志与农业地理研究,特别是华北农业地理研究[J]. 地理学报, 1984, 39(1): 1-10. |
[15] |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化学地理研究室环境与地方病组. 我国克山病病带与非病带发硒分布的地理规律[J]. 地理学报, 1982, 37(2): 136-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