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鞠洪润, 左丽君, 张增祥, 赵晓丽, 汪潇, 温庆可, 刘芳, 徐进勇, 刘斌, 易玲, 胡顺光, 孙菲菲, 汤占中. 中国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刻画方法研究[J]. 地理学报, 2020, 75(1): 143-159. |
[2] |
杨俊, 国安东, 席建超, 葛全胜, 李雪铭. 城市三维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以大连市中山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7, 72(4): 646-656. |
[3] |
李志强, 李维泉, 陈子燊, 朱雅敏. 华南岬间弧形海岸平面形态影响因素及类型[J]. 地理学报, 2014, 69(5): 595-606. |
[4] |
张文超, 李春海, 鹿化煜, 田先华, 张红艳, 雷昉, 唐领余. 南洛河流域洛南盆地表土孢粉与植被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13, 68(3): 398-413. |
[5] |
鲁鹏, 田燕, 杨瑞霞. 环嵩山地区9000 aB.P.-3000 aB.P.聚落规模等级[J]. 地理学报, 2012, 67(10): 1375-1382. |
[6] |
廖邦固, 徐建刚, 宣国富, 祁毅, 梅安新. 1947- 2000 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J]. 地理学报, 2008, 63(2): 195-206. |
[7] |
曹小曙, 林强. 世界城市地铁发展历程与规律[J]. 地理学报, 2008, 63(12): 1257-1267. |
[8] |
彭剑峰, 勾晓华, 陈发虎, 张永香, 刘普幸, 张永, 方克艳. 阿尼玛卿山地祁连圆柏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J]. 地理学报, 2007, 62(7): 742-752. |
[9] |
骆剑承, 周成虎, 梁怡, 张讲社,黄叶芳. 多尺度空间单元区域划分方法[J]. 地理学报, 2002, 57(2): 167-173. |
[10] |
张耀光
. 黄海北部长山群岛海洋农牧化分区探讨
[J]. 地理学报, 1991, 46(1): 47-56. |
[11] |
陶澍, 崔军, 张朝生
. 水生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
[J]. 地理学报, 1990, 45(4): 484-489. |
[12] |
许学强, 胡华颖, 叶嘉安. 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J]. 地理学报, 1989, 44(4): 385-399. |
[13] |
周一星, R.布雷德肖. 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理论、方法和结果[J]. 地理学报, 1988, 43(4): 287-298. |
[14] |
周诚虎, 汤奇成. 河川径流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新方法——二阶有序法[J]. 地理学报, 1986, 41(4): 360-369. |
[15] |
李文彦. 煤矿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J]. 地理学报, 1978, 33(1): 6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