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祥征, 梁立, 吴锋, 王振波, 何书金. 发展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区域均衡发展[J]. 地理学报, 2021, 76(2): 261-276. |
[2] |
陈发虎, 吴绍洪, 崔鹏, 蔡运龙, 张镱锂, 尹云鹤, 刘国彬, 欧阳竹, 马巍, 杨林生, 吴铎, 雷加强, 张国友, 邹学勇, 陈晓清, 谈明洪, 王训明, 包安明, 程维新, 党小虎, 韦炳干, 王国梁, 王五一, 张兴权, 刘晓晨, 李生宇. 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20, 75(9): 1799-1830. |
[3] |
方创琳. 博台线—中国区域发展均衡线的重要功能与建设构想[J]. 地理学报, 2020, 75(2): 211-225. |
[4] |
邓祥征, 金贵, 何书金, 王成新, 李兆华, 王占岐, 宋马林, 杨庆媛, 张安录, 陈建成. 发展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20, 75(2): 226-239. |
[5] |
陈乐, 李郇, 姚尧, 陈栋胜. 人口集聚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 地理学报, 2018, 73(6): 1107-1120. |
[6] |
林雄斌,杨家文,陶卓霖,宋金平,任颋. 交通投资、经济空间集聚与多样化路径——空间面板回归与结构方程模型视角[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970-1984. |
[7] |
张学波,于伟,张亚利,宋金平,王振波. 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时空分异与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8, 73(10): 1985-2000. |
[8] |
李佳洺, 张文忠, 孙铁山, 张爱平. 中国城市群集聚特征与经济绩效[J]. 地理学报, 2014, 69(4): 474-484. |
[9] |
鲍超.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及用水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J]. 地理学报, 2014, 69(12): 1799-1809. |
[10] |
龚胜生, 周军, 张涛. 湖北省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与空间意象[J]. 地理学报, 2011, 66(8): 1101-1110. |
[11] |
陈东, 樊杰. 区际资本流动与区域发展差距——对中国银行间信贷资本流动的分析[J]. 地理学报, 2011, 66(6): 723-731. |
[12] |
杨春. 台资跨境生产网络的空间重组——电脑企业从珠三角到长三角的转移[J]. 地理学报, 2011, 66(10): 1343-1354. |
[13] |
刘卫东; 刘红光; 唐志鹏; 王亮. 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4): 407-415. |
[14] |
王伯礼, 张小雷. 新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12): 1522-1533. |
[15] |
李娜, 石敏俊, 袁永娜. 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 地理学报, 2010, 65(12): 1569-1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