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丽烨, 程善俊, 马宁, 郭军. 海河流域夏季降水关键区季内演变及其环流配置的定量化分析[J]. 地理学报, 2020, 75(1): 41-52. |
[2] |
陆福志,鹿化煜. 秦岭—大巴山高分辨率气温和降水格点数据集的建立及其对区域气候的指示[J]. 地理学报, 2019, 74(5): 875-888. |
[3] |
靳建辉, 李志忠, 胡凡根, 张辉, 王贤立, 夏菁, 姜锋, 邓涛, 靳姝豫, 刘秀铭. 全新世中晚期福建海岸沙丘记录的海岸环境与人类活动[J]. 地理学报, 2015, 70(5): 751-765. |
[4] |
张威, 董应巍, 于治龙, 贺明月. 气候和地貌对晚第四纪冰川发育差异性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13, 68(7): 909-920. |
[5] |
李育, 王乃昂, 李卓仑, 周雪花, 张成琦. 河西走廊盐池晚冰期以来沉积地层变化综合分析——来自夏季风西北缘一个关键位置的古气候证据[J]. 地理学报, 2013, 68(7): 933-944. |
[6] |
李林, 戴升, 申红艳, 李红梅, 肖建设. 长江源区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趋势预测[J]. 地理学报, 2012, 67(7): 941-950. |
[7] |
贺晋云, 张明军, 王鹏, 王圣杰, 王兴梅. 近50 年西南地区极端干旱气候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 2011, 66(9): 1179-1190. |
[8] |
李林, 申红艳, 戴升, 肖建设, 时兴合. 黄河源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未来趋势预测[J]. 地理学报, 2011, 66(9): 1261-1269. |
[9] |
李茜, 魏凤英, 李栋梁. 近159 年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与中国东部旱涝分布[J]. 地理学报, 2011, 66(1): 25-37. |
[10] |
明庆忠, 苏怀, 史正涛, 董铭, 张文翔. 云南小中甸盆地湖相沉积记录的最近5 次Heinrich事件[J]. 地理学报, 2011, 66(1): 123-130. |
[11] |
蒋兴文, 李跃清. 西南地区冬季气候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地理学报, 2010, 65(11): 1325-1335. |
[12] |
安文玲,刘晓宏,陈拓,徐国保,侯书贵,孙维贞. 云南丽江树轮δ18O记录的大气环流变化信息[J]. 地理学报, 2009, 64(9): 1103-1112. |
[13] |
施小英1, 施晓晖1, 毛嘉富2. 夏季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9, 64(7): 861-870. |
[14] |
于淑秋, 林学椿, 施晓晖. 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化及其与环流和降水的关系[J]. 地理学报, 2008, 63(7): 751-760. |
[15] |
张永, 陈发虎, 勾晓华, 靳立亚, 田沁花, 王有生, 彭剑峰. 中国西北地区季节间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 ———基于PDSI 数据[J]. 地理学报, 2007, 62(11): 1142-1152. |